張曉丹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1)
教學實踐中發現,公文寫作教學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寫作思路的問題。眾所周知,黨政機關公文有著非常顯著的程式化特點,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要求公文的撰制者能夠按照固定的寫作思路正確運用公文語言和特定詞語成文;而公文的閱讀者則能夠透過特定的寫作思路迅速把握公文的核心主旨,充分領會和把握公文意圖,更好地實施管理決策分析應用。公文寫作教學就好比畫一棵大樹,有了樹干和樹枝,樹葉就有所依托;寫作思路就是樹干和樹枝,公文的語言和特定詞語就是樹葉。教會學生正確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基本可以解決公文中出現的寫作思路混亂的問題。
思維可視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或圖示組合把本來不可見的思維(思考路徑及思考方法)呈現出來,使其過程清晰可見,這是一種高效工作和學習的策略。思維可視化可以把一個人混亂的思維規律化,形成系統化、層次化的清晰結構;被可視化的“思維”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思考效率、信息加工儲存效率,使記憶更加深刻。思維可視化工具中最為著名且應用廣泛的就是英國科學家東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除此之外,魚骨圖、邏輯圖、層次結構圖、流程圖、矩陣圖等也都屬于思維可視化工具。
近年來,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實踐中都逐漸應用并廣泛普及。華東師大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的學者劉濯源在國內率先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總體看來,將思維可視化工具應用于教學領域始于2003年。2003年到2006年研究者更多關注思維可視化工具作為認知工具的作用,2006年至2013年研究者則更多地關注的是其作為提高思維能力的作用。2013年至今,思維可視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中國知網檢索“思維可視化”主題:2014年18篇,2015年41篇,2016年54篇,2017年58篇,2018年73篇。這些文章研究的領域多為思維可視化與各學科教學過程的融合,偏重實踐研究,理論研究較少。在教學實踐中,全國已有近100所中小學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進行課程改革,而高校進行思維可視化的專業訓練則較少,中國知網檢索“思維可視化 公文寫作”則沒有相關的研究資料。我國思維可視化研究不同學科的關注程度有很大差別,理工類學科較多,社科類較少涉及。由于社科類學科知識沒有理工類學科知識結構系統、邏輯緊密,使得思維可視化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黨政機關公文是黨和國家政治意志的集中體現和治國安邦的施政工具,是文科人才必備的寫作類型。在公文寫作的教學中,初學者很容易出現結構缺失、邏輯混亂的情況。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方式可以重新審視我們的高校公文寫作思維教學活動,為高校人才培養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思維,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知活動,包括邏輯思維、抽象思維、頓悟思維等。如果我們能夠把“看不見的”思維的過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現出來,就能更好地理解、記憶和運用。相關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93%的交流是靠非言語行為,人腦50%的精力是在進行視覺處理,通過使用悅人眼目的、恰當的顏色在可視化信息中,人們更容易去閱讀,更愿意去閱讀。當信息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個人的效率普遍提高17%,且減少20%的腦力資源。
用思維可視化的方式去研究公文寫作的思路,這對于公文寫作思路的把握和公文寫作技巧的掌握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公文寫作教學中,作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文種辨析的錯誤、格式錯誤、結構缺失、邏輯不清、文法失誤等問題,將有望通過思維可視化的方式得到解決。思維可視化工具的運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是腦科學、心理學、認知理論的多學科融合。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學生認知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每一階段都是前面階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對前面階段進行改組而形成的一個新系統。高校大學生通過以往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有能力在認知能力和水平上得以提升,而這也為我們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創新發展公文寫作理論成為可能與現實。
通過深入分析黨政機關公文文種寫作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寫作的全局,用思維導圖繪制行文脈絡,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如黨政機關公文共有15種,每種類型都有特定的寫作規律和技巧,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判斷所應用的文種類型、分析應表達的內容和方式,抓住問題的實質,鍛煉思維的周密性和嚴謹性。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訓練,學生能夠掌握多種思維可視化工具,提高認知能力,獲得寫作思維方式鍛煉的實際經驗。思維可視化工具是公文寫作的創新形式,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而教學目的在于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由于課時有限,不可能對所有文種的可視化思維工具方式一一講解,也不能面面俱到全部加以練習,因此,學生在熟練掌握部分文種的寫作思路和格式后,應對非重點的文種具有自學能力和應用能力。一旦掌握這種能力,就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將來的實際工作當中,解決現實工作中復雜多變的問題,提高應對信息化社會的能力,這也符合未來社會對職業人素養的要求。
思維可視化是公文教學理論的深化,是對公文寫作實踐的有益補充,長期以來在公文寫作教學中的教條式講法和單一枯燥的講評方式急需改變。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精講的難點是結構的分析和確立,而教師常常無法把抽象思維具體化,從而導致學生接受效果不理想。因此,激活學生寫作的思維、提高成文能力的重要抓手就在于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應成為教師備課中的重要環節。注重寫作思維訓練是公文寫作教學中大力倡導的,對于“應該怎樣寫”和“不應該怎樣寫”應該教學并重,“應該怎樣寫”的教學是正面教學,使學生明確“道路在哪里,應該怎樣走”;而明確“不應該怎樣寫”的教學,則屬反面教學,通過大量的“病文分析”和“病文修改”訓練,旨在使學生明白何處是不能走的“路側懸崖”。讓學生通過明確“不應該怎樣寫”而更好地掌握“應該怎樣寫”。而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反映學生寫作思路存在的問題。教師如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則能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知”這一文種是黨政機關公文中適用范圍最廣、使用頻率較高的公文,可以批轉或轉發文件也可安排日常事務性工作或任免人員,其中發會議通知是秘書必備的公文寫作內容。教學中,在講完例文分析和知識要點后,進入習作練習,題目如下:
遼寧省語言工作委員會將于201X年X月X日至X日,從省內各高校抽調2名中文教師,在丹東五龍背鐵路療養院舉辦第四期普通話測試員培訓班。培訓費1500元,資料費1000元。請你為遼寧省語言工作委員會制作一份會議通知。要求格式規范,事項齊全。
題目解析:這篇公文是大中型會議通知,需要學生結合秘書工作實務的內容來分析,分條列項地把會議時間地點、申報條件、培訓班教學內容、考核方式、交費辦法逐一寫明。如教師沒有仔細分析大中型會議辦會過程,則學生會出現照搬題目、沒有詳細分析題旨的錯誤,病文如下:
關于舉辦第四期普通話測試員培訓班的通知
各高校:
遼寧省語言工作委員會將于2018年8月8日至13日舉辦第四期普通話測試員培訓班,請各高校選派兩名中文教師參加,培訓費1500元,資料費1000元。
特此通知
遼寧省語言工作委員會
201X年X月X日
病文的錯誤就在于把大中型會議混同于一般的小型會議,因此在寫作上有較多的疏漏之處。只要經過教師的啟發和追問,學生就會意識到錯誤原因。
結合秘書工作實務,運用手機App“XMind”,與學生共同分析:如何確定會議的時間與地點?辦會需要如何安排食宿?什么叫主辦單位、承辦單位二者有什么區別?本文中的五龍背鐵路療養院是承辦單位嗎?題目中雖沒有提到培訓的內容和考核方式,但是否需要發布?如何發布?報名條件僅僅是高校教師就可以嗎?如何確定參訓人員的數目和參報條件?辦會前期還需做何準備?通過分析,教師邊講解邊繪制關于辦會的思維導圖如(圖1):
那么,大中型會議(辦培訓班)通知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概況,還需要歸納整理出公文寫作思路圖。所以,在閱讀一些大中型會議通知例文的基礎上,由學生來自行研究和繪制公文結構圖??梢詰檬謾CAPP”思維導圖”進行繪制,老師可給出基本框架圖(圖2)供學生參考,最終學生繪制的文章結構圖(圖3)如下:需要注意的是,XMind繪制的思維導圖和手機App“思維導圖”二者雖然名稱極易混淆,但繪制的圖示還是有區別的。XMind注重頭腦風暴,可以把思維的碎片聯系起來,不強調先后順序,而手機App“思維導圖”繪制的結構圖則強調順序,注重邏輯先后,二者可以在教學中互為補充,綜合運用。XMind用作前期分析,手機App“思維導圖”繪制的寫作思路圖用于后期歸納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的設備資源主要有智能手機或Ipad、投屏設備、WI-FI,手機APP則運用了XMind、思維導圖、微信,教師可以邊繪制思維導圖或其他圖示邊投屏,教會學生使用,然后學生自行在手機端繪制,再截圖發送圖片至班級微信群,再由教師投屏講解,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學效率。通過思維可視化學習,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大提升,對公文寫作思路把握越來越精準,能夠理解公文的程式化特點。由圖三可見,學生基本上了解并掌握了黨政機關公文格式中“通知”文種的大中型會議通知的結構部分,再進行“按圖索驥”地寫作訓練,成功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極大增強,全班90%以上的學生作業都非常完整清晰格式規范,僅需要對個別詞語做以修改和調整。通過思維可視化工具來寫作大中型會議通知,學生能夠領會并掌握了秘書辦會基本流程,做到細致有序,有章法有順序,邏輯清晰、細節周全,能夠達到未來職業素養要求,適應信息化社會工作需要。即使未來不從事秘書工作,也能從思維可視化訓練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