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梅
(邵陽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英語是大學教學中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英語體現的是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是他們表達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英語學習過程是一個人智力發展和完善的過程,通過學習英語能夠讓他們去發現世界,更好地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當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一方面,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閱讀教學中去。同時,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對教學難以激發興趣。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之間缺乏相應引導,學生英語學習評價和反饋不夠完善。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自信心不夠、主動性不足、積極性較少,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方法不當缺乏整體知識結構和完整內容連貫性,存在學習上困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下的英語教學對于先進技術應用較少,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在新課標要求的情況下,要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此,我們在思維導圖的教學上通過思維訓練重視學生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認知思維,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效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完善學生思維品質和認知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研究意義
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教學能夠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師生合作水平,創設良好課堂氣氛。同時,從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出發,設計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案例能夠有效提升教師對于學生知識習得過程中思維認知及語言水平優化。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思維導圖本身屬于放射思維和左右腦思維。借助頭腦風暴能夠充分激活學生興趣,挖掘大腦潛能,提升思維模式和認知能力,提高創造性思維。在寫作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策略,提高英語成績。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研究法。根據研究主題,本文在中國知網等相關數據檢索平臺上輸入英語、思維導圖課程等關鍵詞,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共收集到學術論文2237篇,剔除報刊資料以及會議論文等與當前研究關聯性較低論文,共收集到有效論文2028篇。同時,通過搜集和整理思維導圖方面文獻,了解當前國內外在思維導圖與英語教學相關性的研究現狀,為后續研究提供扎實文獻基礎。第二,調查研究法。本文在實驗過程中采取了對比研究的方法,將所在的大學班級分成兩個班次,也即實驗班和對照班。其中,實驗班在教學中引入了思維導圖訓練,對照班中則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通過比較發現,二者在英語學習態度、英語習得能力和英語習慣養成、知識能力提升等方面差異,對本文研究得出分析結果。第三,數據分析法。針對研究中出現的數據,本文采用SPSS17研究方法,試圖分析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將思維導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予以明確。
(三)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是以湖南某學院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之所以將他們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在于該學校是筆者曾經教學生活過的學校,學校教育情況、教師教學狀況了解程度較大。第二,大學生能夠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他們對新教學方法充滿著好奇和未知,引導他們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寫作水平。
(一)學生對于寫作現狀的結果與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法,我們討論了學生對于英語寫作態度以及寫作中的問題和對思維導圖認知,并將結果呈現在數據表格中進行有效對比。
1.學生對于寫作英語寫作態度有明顯變化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于寫作興趣、寫作困難、寫作畏懼,寫作自信心等方面數據呈現出不同特點。調查顯示,學前與學后對比發現同意和完全同意“寫作有困難”和“存在寫作畏懼”人數分別下降了15.2%和17.3%,減少了9人和10人。可以看出,基于思維導圖英語寫作對于學生英語寫作方面起到積極正向作用。對他們來說,寫作不再是一種困難的英語任務,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構思題目,借助思維導圖醞釀結構,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同時,“寫作興趣”增長了32%和“寫作自信心”數據增長了18.1%。思維導圖激發了學生英語寫作興趣,增強了他們自信心。可以發現,使用導圖之后學生思維認知特點和智能能力發展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從過去害怕寫作、被動寫作轉變為積極性去寫作、自信心有了較大提升。
表1 學生對于寫作英語寫作態度變化
2.英語寫作中存在問題結果與分析
在分析過程中,我們考查了學生對于“自己想法表達”、“不知道寫什么”、“寫作課枯燥”、“發表意見”等方面四個問題討論和交流。據調查顯示,清楚知道自己表達想法和寫作課上愿意發表意見交流,分別上升了12.9%和17.3%。換言之,有8人和16人分別表示愿意表達自己想法、對寫作意見降低。同時,對于英語課不知道寫什么和覺得英語課寫作枯燥數據分別下降了12.3%和14.8%。這說明思維導圖英語教學之后,學生感覺英語寫作課不再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不需要再更換模板,背誦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他們開始借助于思維導圖,不斷提升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理清寫作思路,積累寫作方法。
表2 英語寫作中存在問題結果與分析
3.學生對于思維導圖認知結果與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在教學之前有62.3%學生沒有聽說過思維導圖,近一半的學生聽說過思維導圖,但是大多數都不了解思維導圖基本內容,考慮到學生英語寫作方面態度和基礎的內容,我們對于思維導圖并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和講述。通過調查之后,我們發現學生在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生學習之后,他們產生了濃厚的寫作興趣。改變了過去害怕寫作微距表達的狀態,能夠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有效地進行謀篇布局,內容填充和機構完善。他們對于思維導圖的認知也逐漸的深化,從過去停留在一知半解到逐漸的能夠有效地進行應用。
(二)學生英語寫作成績的結果和分析
調查顯示,實驗班、對照班平均成績教學分別是12.45分和14.66分,班級中最高分是20分,最低分是零分,這說明在教學之前兩個班的教學水平相對一致,并沒有較大的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和可行性。在思維導圖教學之后,我們發現實驗班平均分數為14.634分,對照班的平均分數為12.021分。其中實驗班漲幅達到了2.345分,對照班漲幅為0.387分。可見,思維導圖對于英語寫作的成績提升有較大指導意義,實驗班提升較大,對照班提升幅度較小。
(三)學生個性性單項寫作能力的結果分析
我們通過分析發現各項均值和平均分,發現在謀篇布局內容構成和連貫性上有較大的提高,寫作中運用思維導圖開始進行頭腦風暴,形成了清晰直觀印象,寫作的話題得到激活,寫作思維有所拓展,提升了謀篇布局的水平,銜接度和連貫度以及內容方面成績。
(一)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激活英語學習背景。英語寫作是一個動態的思維過程,建構文本學習思維結構圖,學生根據話題來完形填空,思維導圖能夠激活學生背景知識,讓他們表達觀點上有更多頭腦風暴,從而產生更多觀點,避免陷入寫作畏懼和寫作困難中不知道如何下筆。換言之,對于學生來說繪制思維導圖能激活背景知識,確立寫作框架,理清寫作思路。
(二)思維導圖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思維導圖是一個世界化認知工具,用圖形、色彩和關鍵詞來整合信息,讓復雜信息更具有邏輯性。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認知水平處于不同的階段,可能會出現認知超負荷。因此,我們在教師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寫作現狀,設計思維導圖教學,向他們避免不必要的認知負荷。
(三)要用思維導圖創造輕松愉快英語寫作教學課堂。調查問卷中發現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英語寫作是困難的,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認為英語寫作教學難度較大,學生接受能力困難較多。借助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創設較為輕松英語寫作課堂,讓學生積極調動他們興趣,讓他們參與到英語寫作過程中來,提高他們謀篇布局填充內容能力,從而使他們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