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斌
(普蘭店區第十九中學,遼寧 大連 116200)
作為職能部門,政教處的工作側重于對在校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學校秩序的維護,目的是為了保持學校良好的管理風氣、樹立學校形象。政教處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瑣碎而且復雜,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極其嚴苛,政教處老師必須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并且要擁有忘我的奉獻精神,這些都是一位合格政教處老師必備的素質和條件。
政教處工作主要圍繞學生開展,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讓工作內容更加復雜多變,這不僅要求老師擁有扎實的知識素養和獨立開展的工作能力,還需要擁有極高的道德修養和處世公允的工作態度,如此才能確保政教工作的順利開展。一位政教處老師的人品、責任感以及處理事情是否能一碗水端平,將會成為影響處理實際事務中的重要因素。第一,我們要把政教工作看作是一項良心工作,它肩負著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和管理,有管理就有相應的抵觸情緒,矛盾和摩擦就會隨之而來,政教處一定要有自己的管理底線,在此基礎上要對所有同學一視同仁的愛護,特別是對問題學生要給予更多的包容。第二,政教工作因瑣碎和雜亂,需要老師付出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所以責任心在工作中同樣重要。要正視政教工作的性質,用百分百的恒心和責任心來對待工作。第三,政教處工作人員處理工作時要公平公正,因為公平公正的工作態度不但可以更高效的處理問題,也能讓學生和班主任信服,尤其在原則性問題的處理上。
很多老師認為所謂政教工作無非就是處理學生斗毆及出現的安全和衛生問題,這就把管理工作想的過于簡單,政教處的定位一定要明確,否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就無法取得理想的結果。所以要提高政教工作的效率,職責劃分必須要明確。政教處的主要工作職能應該是對在校學生的品德教育,以及對校風校紀的規范管理,打造獨特的校園文化以及校園內的衛生和安全問題維護等等。一定要對工作職能和目標進行清晰劃分和定位,才能有助于政教工作順利的展開。唯有此才能快速高效的樹立學校正面形象,形成良好的校風,并且讓校風在學生中間盛行,發揮更大價值和作用。
政教處的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肩負著整個校園學生的思想品德管理。中學生剛剛脫離小學生的稚氣,但依然處于青春期早期,心智各方面發展都不成熟,此時是其身心發育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特別容易被不良風氣侵害。所以說,政教處老師一定要把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的教育作為主要工作方向。第一,要采用正面教育,把正能量的知識和道理教給學生,幫們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前預防工作;第二,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孩子教育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三者一定要有機結合起來,學校和家長要隨時保持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故事和家庭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價值觀;第三,要經常進行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宣傳。比如宣傳社會中積極正能量的典型,用講座、展覽、征文等形式展開,還可以利用文體方面的比賽,增加學生積極主動的加入集體活動的興趣,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塑造他們的集體主義觀。
一套行之有效的準則是管理的前提。政教工作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建立具有校園特色的學校管理規章,以便約束學生的日常。
學校校園作為師生們學習和生活的公共場所,打造一個清潔衛生、環境優美的校園對每一位同學都大有好處,所以每個學生都有要保持校園干凈整潔的義務。要培養同學們優秀的衛生意識和勞動意識,一定要有完善的衛生條例和標準,做到每周每月都有相關的評比和獎懲,讓每個班級都養成主動打掃的好習慣,同時也能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
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文明公約,告訴學生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嚴明規章制度的紀律性,讓同學們在一點一滴的事情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政教處工作不能靠簡單粗暴的方式,完成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并且要追求一定的法則和技巧。政教處工作人員責任重大,學校的紀律和風氣都是我們一手來管理和打造的,必須有矢志不渝的努力和堅持,在工作中總結經驗,才可以讓學校政教工作穩定而高效的開展。
1.無論什么管理工作,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政教工作也不例外,要依據實際來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出發,進行他們容易接受的講解和規定,讓同學們能夠統一思想認識,認真執行規定。
2.新生入學要讓他們在第一節課就接受校風教育。讓新生清楚如何才是做一名新學校合格的學生,這可以對以后的具體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從進入新校園的那一刻,就能從氛圍中感受學校對哪些方面有什么具體要求。
3.開好主題班會,完善德育體系。
每個班級的主題班會是一周課程中的特別存在,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學期,政教處都應該結合班級情況,做出班會主題計劃并設計新穎的班會活動,把主題班會變成讓學生們最期待的課程,讓同學們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創新傳授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在災害和事故中的逃生方法。
4.細化管理過程,人人參與管理。
學校的管理工作,除了各級領導、班主任和老師之外,也要發揮學生的作用,學生對班級和同學比老師更加了解,學校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管理當中,讓每個人都有責任心,細化管理的措施和內容,使學校的管理更加細致化。
1.打造學校的校園文化,比如校風、勵志目標,利用校園的空間和教學樓走廊等地方,張貼和學校理念一致的名言警句、日常守則等,利用圖畫或者美術字體的形式來突出重點,還可以舉辦黑板報和校報,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宣傳正能量,不僅彰顯了大家的才華和個性,也是對創作能力的一種鍛煉。
2.對校園內一切不安定的因素進行檢查和管理,并且聯系轄區治安部門對周圍環境進行整頓。
3.經常開展班級和學校的各種評選先進活動,例如優秀學生獎勵、學雷鋒先進個人、優秀主題班會等等;營造一個管理清晰、處罰有度、校園清潔美觀的文明學校氛圍,讓學生在其中學習、娛樂、鍛煉都有滿滿的安全感和舒適感,在健康有序的校園中成長。
1.很多學生都有這樣那樣的壞習慣,比如垃圾隨手亂丟、說不文明的話、吃垃圾食品等等,學校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主題班會,比如寫環保有關的作文評選,舉辦辯論會討論吃垃圾食品的利和弊等等,每期一個專題,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接受教育,養成文明的好習慣,讓養成教育成為常態。

2.專門設立檢查組,每天常規檢查學生的衣著儀表、衛生區、是否抽煙、是否早退遲到等等,然后在下周周一利用班級排名的形式進行評比,培養學生的榮辱心,以便改正不良行為。
1.班主任是學校管理的關鍵,要重點抓班主任的培訓,形成一支可持續的后備力量。學校要盡最大努力為班主任的成長提供時間和空間,尤其是年輕沒經驗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給予班主任盡可能的指導。
2.班級里面的班干部,以及學校學生會的成員,是學校管理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學校要組織學生干部參加培訓活動,培養通過分配任務來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來,建設更加美好的校園環境。
要循序漸進地展開農村中學的政教工作,萬不可操之過急。每個學校都應該結合農村教育機構的特點和基礎,把握新時代中學生的情況,根據本校的具體特點來實施管理,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在工作中把政教處的事情做到高效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