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干
摘 要:課堂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渠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場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教師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從現實問題、模擬場景以及時事熱點中挖掘與經濟學有聯系的部分,并且注重逐步引導,讓中職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使其轉化為學生的情感認同與行為習慣。
關鍵詞:中職經濟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擬場景教學;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08-02
在中職經濟學教學中,除了對經濟學理論的介紹外,教師應注重經濟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結合,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用視頻、圖片和故事說明道理,并注重對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教師還要善于強化價值觀念引領的核心作用,以中職經濟學基本原理知識為依托,深入淺出地剖析經濟學知識與核心價值觀的聯系,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中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與社會生活接軌,將“知”與“行”結合。筆者聯系《經濟學基礎(中等職業教育通用基礎教材系列)》中“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教學內容,根據消費者偏好與消費者行為理論設計了一個超市的銷售管理部門,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運用消費者行為理論分析并解決問題。每一個小組所面對的問題有所不同,但是筆者都圍繞消費者的行為理論進行設計,如問題“為何消費者對發卡的購買欲望相對比較低”,讓這些小組成員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剖析。下面,是其中的對話場景。
S1:發卡太小了,不顯眼,很多顧客來到我們超市根本就看不到這些東西,又如何買呢?
S2:那我們是不是調整一下貨架的設置,把小東西放在超市付款處旁邊的架子上,顧客就比較容易看得到?
S3:我認為不是貨架的問題。因為顧客在外面露天擺攤的小攤販那里很容易就能買到梳子、發卡這一類的小塑料制品,所以他們來到這里(超市)也就不需要買了。
S4:我看會不會是我們發卡的定價太高了,比外面的小攤販還高出很多?
S5:是不是我們可以以搭配贈品的方式把發卡銷售出去?
T:其實在超市經營中,我們應該以“平等”“公正”的價值理念去衡量經營策略,如果我們完全以經濟利益為核心,那么消費者自然也就放棄了到我們這里來購買商品。
從上述對話可以看出,在經濟學教學中,實現理論知識的具體運用并不困難,但是要實現核心價值觀的導入則需要教師適時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往往趨于逐利,但只要堅持“平等”的核心價值觀,依然可以在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取得平衡。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應該以學生需求為核心,并以學生容易理解的場景為依托,從而開展更為細致、全面的教學。
在中職經濟學教學中,國際經濟及其相關知識是相對難以理解的部分,但是教師只要抓住時事熱點進行分析,不僅能夠讓中職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增強其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時事政治熱點教學以國內外形勢及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為重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動、現實的國情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讓學生了解世界形勢及我國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能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祖國的強大,從而產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例如,在《經濟學基礎(中等職業教育通用基礎教材系列)》中的“國際經濟基本知識”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以“中美貿易戰”為專題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讓他們選出各專題小組代表,圍繞國際經濟的基本知識進行分析。下面,是其中的對話場景。
S1: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所采取的是反傾銷的策略,但是它所形成的這種保護機制是不公平的,因為它只是保障了美國生產者的權益。
S2:在貿易中的贏家和輸家并不是一時一地的得失就可以看出來的,美國太看重具體時間段內的利益,因此才采取了反傾銷策略,實際上這是被動的。
T:上面兩個小組發言的代表都講得不錯,那么大家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平等”或者“友善”的體現嗎?
S3:不是。平等是不應設置限制的,而是平等交流、平等貿易。
在這個小組專題學習里,筆者引導學生從中美貿易戰這一時事熱點進行分析,以美國的貿易政策作為反面教材,學生通過對經濟學知識的學習,以及長期積累的愛國思想,很容易對美國的貿易政策持否定的態度。但是,在具體的分析中,教師應善于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核心價值觀衡量、判斷這一行為的是非對錯,這樣才能夠以植入性教學的方法,加強學生對于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所以,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教師要善于挖掘時事熱點中與其相匹配的知識點,以循序漸進、逐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認知與行為。
“教育是一種導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導向。”因此,中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應當與社會生活接軌,充分考慮社會生活的導向作用。在中職經濟學教學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基礎的經濟學概念,如“需求”“供給”等概念從原始社會出現經濟活動開始就一直存在并延續到現在。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公正”等價值取向,也在人類社會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筆者嘗試通過“以古知今”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核心價值觀與經濟行為之間的聯系。以《經濟學基礎(中等職業教育通用基礎教材系列)》中的“供給與需求”為例,筆者設計了一個模擬原始社會的場景,分別讓學生采取“以物易物”“以貨幣易物”等模式開展小組場景互動。下面,節選其中的部分內容。
場景一:以物易物
S1:你這頭牛我用5只雞跟你換。
S2:為什么?你前天是用10只雞換一頭牛。
S1:我就是要這么換。
場景二:以貨幣易物
S3:我用10文錢買你一只雞。
S4:不賣!
(學生哄堂大笑)
T:為什么他們不換或者不賣呢?
S5:因為他們覺得不平等。
T:沒錯,做生意要講究平等,社會也要平等,平等就是一個普遍的價值理念。
在上述的場景模擬里面,學生直接接觸到“供給”“需求”“貨幣”“價值”等不同的概念,同時他們也能理解“平等”這個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如果不在具體的場景里面去體會,中職學生很難理解什么是“平等”,但是在市場經濟中,“平等”是非常普遍的,“誠信”是最為寶貴的,任何貿易活動都不能夠打破這些基本原則。因此,在場景化模擬教學中,中職經濟學教學能夠有效地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具體的場景體會具體行為,從而將核心價值觀轉變為自覺的情感認同。
總之,在中職經濟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剖析學生的需求,在關鍵知識點上進一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立德樹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廣大教師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中職學生面對未來就業以及職場有著比較強烈的求知欲望,中職教師在開展經濟學教學時應針對學生情況,設計更符合學生就業發展需求的模擬場景,或者細心挖掘學生較為關注的時事熱點,適時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崢,劉新庚.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引體系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03).
[2]郝會娟,高繼威.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培養[J].價值工程,2015(07).
[3]郝連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