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攀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互聯網+”也慢慢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互聯網+”的普及對于人們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對于正在處于改革時期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電子商務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 教學模式
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及其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領域都有涉及互聯網的使用。尤其是伴隨著我國對人才教育的重視,各個高校教育模式都在不斷進行改革,“互聯網+”也已成為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模式改革中的關鍵環節。也應引起各個高校及老師的重視。
一、“互聯網+”與中職電子商務專業
(一)互聯網時代的背景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且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使得一些傳統得到更好的傳承。在當今這個網絡時代,各個領域對于“互聯網+”的需求都不斷增加,并且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導產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由此可見,“互聯網+”作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必然趨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
電子商務專業作為一種技術性的學科,它的技術性非常強。它的課程不僅涵蓋范圍廣而且設計范圍也相對廣泛。它不僅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而且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基礎知識,對行業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其次,它的教學內容較為繁瑣。它將計算機操作作為學習的重要部分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具有一定的反復性。
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課程涉及范圍較廣,教學內容較為復雜,主要以計算機操作為主,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但同時它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自身專業知識及其相關行業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要求,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學習重點,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影響該專業的發展進程。
(二)缺乏一定的師資力量
由于“互聯網+”是近幾年才逐漸普及并運用的,而目前各個高校的任課教師在入職教學時,由于社會背景的不同,對互聯網操作技術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目前學校的老師對于互聯網在教學模式中的使用也相對較少,而正在面對改革的“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則需要學生和老師都要有一定的電子商務的相關知識及一定的實踐經驗。這就給教學改革模式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
(三)學校的教學設施不完善
根據調查,我國目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大多分為“計算機”和“商務”兩大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二者進行結合。而當今社會的大部分學生則是精通操作性技術,對于相對枯燥的商務專業知識則并沒有興趣。所以老師在教學時并沒有很好的利用網絡技術將兩者結合起來,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也沒有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而導致學生的計算機課相關知識沒有商務專業知識基礎牢固,沒有做到均衡發展。
三、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一)明確電子商務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老師應盡量多的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小組任務要求小組同學之間共同討論完成。對于組內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學生提出來進行師生共同解決。最后根據各個組內的討論結果,老師再對重點內容進行補充、講解。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所學的知識,還能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在各大高校教學模式改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了解、關注社會發展的趨勢,不斷對于原本的師資力量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對互聯網的操作技能,或招聘有一定網絡技能的教師進行授課。除了學好專業課知識外,學校還應要求并多鼓勵學生多多進行該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職學校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更好地識別網絡信息內容,了解該行業的相關流程并多多參與其中,同時學校也應于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機會。
(三)完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相關設施
各個高校在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合理的利用網絡,并將軟件教學平臺與硬件教學平臺相結合,進行網絡教學。這是“互聯網+”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樣,學生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課下還能在網絡上再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鞏固。此外,學生還能與他人在線上進行溝通交流,拓展知識,有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在線上請教老師,從而使專業知識和創新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結語:由此可見,“互聯網+”對于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中職電子商務的教學中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對于其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應該得到各個高校的重視。各個高校也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使其更好地促進教學模式的發展,從而也使學生的電子商務專業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