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躍萍
【摘要】隨著鐵路改革的不斷深入,統計分析對企業管理所起的參謀作用日漸明顯。加強統計人員素質,做好統計分析工作,為各級領導的預測和決策服務,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鐵路統計分析;決策參謀
統計分析是統計人員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它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可以幫助決策者管理企業,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鐵路部門的改革也在不斷加強,統計工作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必須提高鐵路統計分析質量,發揮統計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一、統計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一)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統計分析是各級領導預測、決策的依據,統計分析工作能為各級領導提供鮮活的統計數據及其決策所需要的信息。統計分析是統計信息職能的高級階段,是統計信息轉化為決策依據,指導鐵路生產實踐的媒介。
(二)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統計是管理的有效工具,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總結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教訓,促進企業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統計分析是增進社會了解鐵路的重要工具鐵路是國家建設的大型基礎設施,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統計分析得到準確的數據資料,及時向社會輸出鐵路部門的經營指標,這樣可以全面公開鐵路的運營狀況,使社會能更好的了解鐵路。
(四)提高統計工作質量統計分析是統計工作的最后階段,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發現統計工作的薄弱環節,從而促進統計工作改革和統計制度完善,通過統計分析又能檢驗統計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了統計數據質量。
二、提高統計分析水平的策略
(一)創新統計分析管理體系和制度,強化基礎管理企業想提高經濟效益,就要有真實、準確、及時的數據來反映生產經營成果。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統計分析管理體系和制度,實行精益化管理。第一,完善優化統計管理制度。從企業工作實際出發,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統計管理制度。以規范統計口徑、真實反映生產經營面貌為目標,用制度來規范管理,減少隨意性和人為因素,保證工作的連續和規范,促進企業統計管理系統綜合效能不斷提高。第二,加強統計數據的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標準、規范的統計報表管理體系,以利于各級統計部門和人員做好報表的填報工作,提高數據上報、匯總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利用互聯網絡系統,進行數據報送和發布,提高報表報送速度,并通過訪問授權方式,實現數據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
(二)創新統計分析工作方式方法,找準核心問題在統計分析的實際工作中,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不斷改革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將統計的全面性、系統性、可比性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重點、熱點、核心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統計分析研究,從而得出反映客觀真實情況和合乎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第一,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抓住工作重點,發現和捕捉熱點問題,突出重點,選準切入點,加強調查研究。在內容上,側重于各級領導所關心的問題,找出影響全局的核心問題,將主要精力放在最能贏得市場、取得經濟效益的關鍵要素上,全面提升統計分析的創效能力。第二,深化對標管理。進一步完善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動態對標成效機制,按照企業特點和性質提煉關鍵指標,用數據直接反映生產經營情況。通過量化對標,找出差距、找準短板,明確改進目標,制定整改目標措施,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內部技術標準、管理制度標準,推動管理工作由經驗型向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精益化邁進。第三,綜合分析與重點分析相結合。綜合分析要從總體上反映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為把握全局、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結合企業工作重點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熱點、難點、重大問題,搞好調查研究,作好重點調研分析。既要有綜合分析,又要有典型材料,切實提高統計分析的咨詢參謀作用。
(三)創新統計分析成果具體應用,實現新突破、新發展統計分析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終落腳點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具體實現途徑就是科學運用如實、有效、及時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和分析資料,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特點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有效地發揮統計分析的參謀作用,切實將統計分析成果轉化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的動力。
三、提高統計分析水平應具備的素質
(一)扎實的經濟理論功底統計分析是為宏觀調控決策服務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并按其規律辦事。運用經濟學理論來觀察、分析經濟社會現象,尋找科學對策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規律和經濟分析的客觀要求。如果不懂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就不能全面理解統計指標的內在含義和彼此之間的聯系,就不可能在統計數字中發現問題,也不可能在經濟表象中認識本質,更不可能得出科學規律性的結論和觀點。所以,統計分析是在大量統計數據和調查研究基礎上,運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統計分配特有方法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揭示其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
(二)熟悉統計指標的內在含義和相互關系統計報表指標體系是按照經濟學原理建立的一套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報表體系,它是科學的、嚴謹的,指標間具有內在的相互聯系。作為一個統計工作者,必須吃透報表方案,明確每一個指標的含義,全面理解統計指標的關聯性,這樣才能提高統計分析的廣度和深度。
(三)深入了解企業的情況在掌握分析要求、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統計人員要積極參與到單位的經營管理中,通過參加本單位經濟活動分析等相關會議,利用各種時機,進一步了解當前經營形勢,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專業知識,提高其把握大局、統籌分析和綜合協調的能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準確把握分析的方向和角度,能夠通過報表發現與政策、與形勢、與管理要求不符的各類問題和情況,及時提出有質量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意見和建議。
(四)不斷學習的能力統計分析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綜合性工作,要求統計人員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理論學習,學習觀察、分析問題的立場和方法,多看新聞、報紙、企業有關政策、規定等;多了解生產技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生產技術資料;多看別人的分析文章,包括專家學者的理論文章,也包括同行業、同部門的分析文章,從中借鑒分析技巧,提高分析水平。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寫出高質量的統計分析,為各級領導提供建議與對策,為鐵路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