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一卓
摘 要:當前,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幼兒健康,幼兒園應主動并堅持開展健康主題活動,確保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深入進行健康主題活動探討,并以健康主題為重點推進幼兒園綜合課程開發。文章就開展幼兒健康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及策略進行分析,為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71-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力發展的內容不斷更新,情感培養的內容不斷豐富。在幼兒階段開展健康主題活動,能培養幼兒健康意識,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將幼兒的健康教育當作幼兒教育的重點內容,培養幼兒正確的健康觀念,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本文對幼兒健康主題活動的開展意義及開展策略進行論述。
首先,以健康為重點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給教師發揮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提供了機會,能讓教師能將綜合教育以及學科教育緊密銜接,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師以健康為主題開展活動,結合生活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能使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幼兒生活,最大程度地發揮教育對幼兒成長的促進作用。最后,開展幼兒健康主題活動能有效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以及健康意識,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在開展活動時,結合主題活動,能讓幼兒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
在開展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時,教師應將健康教育與環境教育有效結合,采取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教育方法,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使幼兒在主題活動中形成健康意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1.將健康教育與環境教育有效結合
幼兒每天都生活在家庭、幼兒園這兩個特定的環境中,因此幼兒教師應該主動為幼兒創設健康的生活環境,發揮環境教育功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與效果。教師可以開展各項與保護環境有關的主題活動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如以“整潔的家園”“保護環境”等為主題的活動,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習慣,讓幼兒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教師還可以開展多樣化的體育主題活動,為幼兒創造參與鍛煉的環境,激發幼兒的鍛煉興趣,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球類運動、繩類運動,在戶外設置一些滑梯、輪胎、飛鏢等,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想要玩一玩。健康教育與環境教育結合,能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樹立健康意識,對幼兒成長產生有利影響。
2.采取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教育方法
教師在開展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時,要采取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教育方法。首先,重視幼兒的感知體驗。例如,教師開展了以“食物的旅行”為主題的健康主題活動,即在幼兒們吃水果、喝牛奶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讓幼兒說出自己吃下的食物可能會經過身體的哪些器官。同時,幼兒在吃東西時也要感知東西在自己的口中慢慢變碎的過程,進一步增強對食物在身體各個器官內變化的了解。此外,在設計健康主題活動時,教師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基礎進行,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教師還可以運用生活實例對幼兒開展健康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
3.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
幼兒園活動評價的重要準則就是以幼兒為主體,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能起到激勵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活動的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教師若隨意評價或者是比較權威地進行小結,會讓幼兒產生錯覺,認為參與活動就是為了獲取表揚。為此,教師要讓幼兒主動參與評價。在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玩了哪些游戲,這些游戲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玩法,玩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怎么解決等。教師讓幼兒參與到評價中,能讓幼兒逐漸形成獨立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了解其他幼兒都喜歡玩哪些游戲,這些游戲是否安全等。這樣能有效激勵幼兒參與到評價中,讓幼兒養成更加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形成創新思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總之,開展健康主題活動能有效培養幼兒健康的行為習慣,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感受與體驗。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是科學開展幼兒健康主題活動的關鍵,是確定幼兒各年齡階段發展目標及具體活動目標的依據。教師要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基礎開展健康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正確認識與理解何為健康行為,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從而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素平.幼兒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討[J].成才之路,2018(18).
[2]胡萍.探究幼兒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7).
[3]孫桂玲.幼兒體育健康教育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6(13).
[4]謝霜.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的變化及原因分析——從各類教育法規看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的變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5]寧玲,陳華.教育理念的轉變對幼兒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J].甘肅教育,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