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
【摘要】本文以黨校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為研究視角,從黨校教育的基本特色出發,提出進一步提高黨校教育工作水平的建議。期待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黨校? 黨員? 教育
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黨員干部的陣地,是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養與工作能力的平臺,在全新的歷史時期中,各級黨校應該進一步彰顯黨校教育在目的、內容以及時代等多維度特色,通過內容創新、內涵創新、方法創新不斷提高培訓教育工作時效性,為黨培養優秀干部隊伍。
一、彰顯黨校教育特色
(一)目的特色:黨員隊伍“對正看齊”
黨校培訓教育的對象來自四面八方,黨員干部在工作實踐中的諸多問題都會在黨校這一陣地匯集,這在無形當中為黨校的培訓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驅動著黨校要進一步強化理論研究。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一個領導隊伍是不是整齊劃一的,關鍵在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不是經常高呼看齊。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講,看齊是一項基本原則,但是黨員干部也是個體,他們在生活上、工作中必然存在個性與偏差,為了建設效率高、作風好的黨員干部隊伍,必須要將“對正看齊”作為目的。針對新時代黨建工作做出明確指示,要經常性的將黨員干部集中到黨校實施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鞭策與鼓勵全體黨員干部向中央看齊,這是新形勢下黨校培訓教育的主要目標和歷史使命。從教學目標的維度來看,黨校屬于學校的范疇,但是從目的這一維度來看,黨校又不是普通的學校,高標準的政治要求是黨校教育培訓的目的特色。
(二)內容特色: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始終強調馬克思主義思想是黨的指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應用到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學會的、必須歷練的本領。從民主革命到三大改造,從過渡時期到改革開放,無數實踐經驗已經證實馬克思主義思想是經得起時間、歷史、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體系。結合新時代、新要求,針對黨員干部培訓教育工作指出: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黨性修養是其立身、立德的基礎,黨性教育始終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必修的課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中,選拔干部的標準始終都是德才兼備。而黨性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道德。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如果中國社會出現了問題,那么就表明共產黨的領導出現了問題,問題的根源在于黨內,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在于培養優秀的黨員干部,將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作為培養黨員干部的標準,打造一支作風優良、能力極強的干部隊伍。”就目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黨員干部所出的問題基本都是在德上,這就意味著現階段黨員干部群體的黨性薄弱,亟待加深廣大黨員干部對于黨性的認知。基于此,各級黨校在開展培訓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都將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作為主體內容,將黨史教育、國史教育、宗旨教育、傳統教育、品行教育、思維教育、反腐教育作為途徑,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核心素養。
(三)時代特色:正本清源、滌蕩思想
新時代、新發展,新常態、新要求,萬象更新的歷史時期中對于黨員干部的培訓教育必須要彰顯時代特色。如今,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共產黨正在經歷全新的歷史考驗,面對瞬息萬變的形式環境、艱巨的改革任務、新時代的新矛盾,黨員干部也正在接受全新的考驗。面對這一宏觀背景,我黨必須要培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黨校是培養黨員干部的搖籃,肩負著提高黨員干部思想道德素養、政治素養、理論與文化素養的重大歷史使命。所以各級黨校培訓教育中必須要凸顯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跟緊中共中央的戰略步伐,竭盡全力的做到面對重大節點需要發出聲音、面對重大問題需要表明觀點、面對重大時段需要搭建平臺,切實為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知與深化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精神指示提供理論基礎。與此同時,各級黨校在開展黨員培訓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認清社會發展形勢,一定要立足新時代、新思潮,強化對社會意識形態與輿論、輿情的解析與引導力度,有效發揮宣傳資料與宣傳平臺的功能,及時修正模糊不清、模棱兩可的認識,積極抵制錯誤的思想觀念,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傳播新時代的正能量,這不僅是執政為民思想的升華,更是中央賦予各級黨校的歷史使命。
二、提高黨校教育時效性路徑
(一)夯實內容基礎
針對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問題提出:無論多么有素質的部隊,都要經常性的訓練,都要每天喊看齊。所以在培養與提升黨員干部水平的過程中,必須要將看齊意識的養成常態化。各級黨校開展培訓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與督促黨員干部始終跟隨黨的領導。黨校開展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教研活動帶動教學水平的動態提升。具體來講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夯實黨員培訓教育工作的內容基礎:第一,黨校在構建黨員干部培訓教育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凸顯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所以各級黨校在安排黨員培訓教育課程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實保證馬克思科學理論教育以及黨性教育的課時,與此同時應該盡量減少那些生硬、刻板的純理論課教育,將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使其可以集中到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兩個方面,從而彰顯黨校培訓教育的內容特色,使得黨校教育始終姓“黨”,為進一步提高黨校培訓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奠定堅實的內容基礎。第二,要始終堅持教研與教學的整合。在傳統的培訓教育工作中,存在教學內容同質化、教學方式程式化的問題,很難激活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黨校培訓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必須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激活全體學員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黨校師資隊伍的教研能力,為廣大黨員干部帶去適用、生動的課程,使得全體學員都能夠從之前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最終達到高效培訓教育的目標、
(二)凸顯內涵特色
馬克思主義思想是推動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淵源,同時馬克思主義思想是一個開放性的理論體系,在社會實踐逐漸深入的歷程中,其也會實現動態性的豐富升華、華美蛻變。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已經進入新時代,全體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政治經歷一場歷史變革,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法制建設的歷程中面臨著嚴峻的風險挑戰。基于這一現實環境,各級黨校必須要充分發揮出科研、教學的雙重職能,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理論指導,立足國情有效應用科學理論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全面武裝,并且要結合人民群眾的價值訴求、黨員干部的發展愿望對中國社會面臨的歷史性轉折給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與釋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這些理論成果的社會性傳播。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層面發揮黨校培訓教育正本清源的價值,才能彰顯黨校教育工作的內涵特質,才能助力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的組建,才能實現黨員干部核心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動態提升。
(三)創新手段方法
教育培訓內容同質化、教育培訓手段單一化是現階段黨校培訓教育工作時效性提升的最大瓶頸,這一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校教育特色的彰顯就無從談起,黨校的功能與價值就難以發揮。所以各級黨校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現代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教學模式與手段的變革創新。例如,在教育實踐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學法,其可以有效打破傳統黨校教育課堂上“我講你聽”的尷尬現狀,凸顯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與主體性地位,激活黨員干部參與培訓教育的內在驅動力,最終達到培養黨員干部自主學習能力與主動學習習慣的目的。另外,黨校應該積極利用互聯網資源,借著“互聯網+”時代的東風,積極構建“互聯網+黨校教育”的新模式,打破傳統黨員培訓教育工作受到時間與空間雙重制約的尷尬局面,使得黨校培訓教育工作在時空雙維度中得到延伸。
三、結語
進一步提高黨校培訓教育工作水平,是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思想意識與工作能力的需要,是推進黨建工作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希望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各級黨校認清自身使命、發揮功能價值,積極探索教育培訓工作的創新路徑。
參考文獻:
[1]吳兆華,吉媛.新時代如何增強黨校教育特色[J].黨政研究,2018,(05).
[2]潘俊才.健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制度的幾點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8,(11).
[3]鄧秀華.依托黨校培訓加強黨員干部 廉潔從政教育[J].智庫時代,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