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路怡 李偉南
【摘要】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的身心狀況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心理學的研究上,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雖然身體的衰弱不可避免,但精神上的成熟卻會體現在老年期。因此,倡導老后保持身心健康、覺得活著有意義、對生活滿足的自我實現就顯得意義重大。志愿者活動作為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主渠道,無論是對促進老年人自身身心健康發展還是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積極作用。當前,國內居民社區的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也是普遍性的,面對人力資源缺乏的社區管理以及作案方式和作案工具也日益豐富的違法犯罪份子,如何加強社區管理保障社區居民安居樂業就成了當今社會上社區管理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筆者長期生活在Z市,并且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本文通過對Z市老年志愿者活動情況以及社區管理難的問題為例,從居民社區的角度出發構建社區老年志愿者組織參與到社區的管理中來也成為了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老年人? 老年志愿者? 社區管理
一、前言
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2017年,全國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60周歲以上人口和65周歲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之后,老齡化進程進入減速期。
Z市是廣東省轄的地級市,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廣東省西南部,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海陸空交通發達,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是1984年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市面積1.32萬平方公里,轄4個區、3個縣級市和2個縣,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和3個功能區。戶籍人口830多萬人,常住人口727萬人,60歲以上老人數超過百萬,居民社區老年人占比超過15%,居全省第二。
因此,發展老年志愿者隊伍,是促進老年人積極養老、國家推行積極老齡化戰略的必要工作,同時也可以推動社會管理進程。對老年人參與志愿活動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在老齡積極化與老年人資源利用最大化,社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方等方面都是一種積極的推動力量,是有利于國家與人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業。
二、Z市社區老奶奶志愿者服務的現狀
(一)Z市志愿者活動情況
據省內有關志愿服務機構的數據材料可以得知,Z市的志愿者總計為萬人,其中包含黨團志愿者萬人,Z市志愿組織個,市內志愿者的服務時長總共為小時,志愿服務項目共有個,其中老年志愿者占志愿者人數5%。
目前,市內注冊登記的志愿服務組織總共為個,這之中包括政府,學校,事業單位,民間志愿組織與企業協會等志愿服務組織分別為49個,52個,15個,27個,11個。多種多樣的志愿服務組織包括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助殘、以及網絡文明等方面在Z市各地區都有分布。
但目前Z市在居民社區助老志愿者的管理和運用仍停留在初級階段,未能有效理由這一資源達到很好的效果。
(二)Z市社區老年志愿者活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參與率低。Z市現今老年志愿者事業的參與比例仍然較低,老年志愿者在老年人總數中所占比例還不足5%。目前,面對退休后眾多可選擇的老年人休閑娛樂活動諸如老年人大學,再次就業或者幫子女撫養下一代等活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道德素養與思想覺悟較高的老年人還是非常愿意參與到老年人志愿活動中的,而且在社區老年群體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威信,如果可以有效利用起來,使其成為社區助老志愿者,那對于居民社區的管理以及促進社會的和諧會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2)參與領域狹窄。在各類志愿者服務的領域中,有許多適合老年人發揮余熱的地方。然而因為Z市內非政府組織的民間社團自身的特質,以及社區老年志愿者發展緩慢,導致老年群體參與志愿者活動的領域仍比較局限,范圍也比較狹小。Z市目前參與義務講座、保護環境、扶貧幫困、關愛老弱病殘等志愿活動的老年志愿者較多,但在社區內參與鄰里協調類、專業咨詢類、協助管理類以及助老領域的幫扶仍然不多。其實,老年人也存在極大的潛質有待發揮,他們需要的是更廣闊的志愿活動施展空間,希望各部門與機構能夠建立更多的老年人志愿服務平臺,尤其是一些便捷度高,參與渠道直接的小區志愿活動等活動平臺。
(3)服務水平低或效果差。志愿服務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更需要擁有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才能更好貫徹志愿服務。在新興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運用上,一些老年人比較吃力,部分老年人還沒有學會使用電腦,因而缺乏與其參與的志愿活動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而且老年群體還存在體力較差、記憶力減退等問題,提供的服務水平沒有達到標準,無法更好的滿足被服務者的需要。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在進行志愿活動時,組織者并沒有考慮到老年志愿者與其他群體不一樣的特長和優勢,導致既使得人力資源低效率,更無法凸顯出志愿效果。
(4)持續性不強。就現在Z市的老年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的情況來看,除了一些較有經驗的社會志愿的主要領導志愿者,大多數老年志愿者在活動構建時的無規律性,其自身體力的不持續性以及志愿活動類型的不確定性等原因,無法經常性參與活動。可以持續的有固定時間參加活動的老年志愿者人數較少,而起一些老年志愿者活動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導致一些老年人因參與志愿活動時在身體或精神上受到傷害或打擊后,便不再參與志愿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