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金融的本質是科技賦能金融,通過智能平臺讓服務更智慧,利用數據分析讓營銷更簡單,優化管理功能讓運營更科學,最終提高綜合金融服務效率。商業銀行實施金融科技戰略是商業銀行適應市場競爭、擁抱科技發展、升級業務模式的必要策略與有效探索。在科技金融時代,商業銀行要實施科技金融戰略,應該加大科技金融資源投入、加速內部決策機制改革、加快科技金融人才培育,最終提高科技金融戰略的執行效果,提升科技金融戰略的實施效率,提振科技金融戰略的落地信心,實現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
【關鍵詞】 商業銀行 科技金融 精準營銷 IT技術服務
一、前言
隨著科技賦能金融進一步加速,目前國內外金融機構都紛紛重視自身科技金融戰略的布局與推進。國際投資銀行巨頭高盛的CEO Lloyd Blankfein直言不諱的說“高盛其實一家科技公司”,這從側面反映了當前科技金融在各大金融機構戰略布局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商業銀行作為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科技金融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更加突顯,因此實施科技金融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從金融經營實體的視域分析,營銷獲客、客戶服務及內部運營是商業銀行經營實體的三大核心模塊,科技金融就是要通過科技手段來更高效、更精準、更專業的表達各經營體自身金融服務的核心優勢與競爭力。即對于經營實體來說,科技金融就是運用科技手段來全面展現每一個金融經營實體的核心競爭力。因而每一個金融經營實體的科技金融的內涵是異質的。本文就科技金融戰略內涵進行探究,并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科技金融戰略的對策,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與實踐意義。
二、科技金融戰略內涵的探討
(一)科技金融讓金融服務更智慧
金融業屬于生產性服務業,服務是商業銀行提升客戶粘性、塑造經營品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就是要通過科技的手段,提升服務的效率、提高服務的效能、提振客戶對自身服務的信心。通過利用智能服務AI、移動服務平臺來擴大自身的服務半徑與服務時限,推動內部服務資源的顯性化。并且,通過智能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黑技術也可以對商業銀行內部的服務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提煉與優化升級,從而給客戶提供更標準、更專業、更方便的廣譜式服務。
(二)科技金融讓金融營銷更簡單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還是以線下網點展業為主,沿著這個傳統模式走下去,必將導致商業銀行的獲取渠道越來越窄,且競爭加劇。眾所周知,營銷獲客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很重要,商業銀行也不例外。鑒于此,商業銀行通過發展科技金融,構建O2O經營模式,創設營銷場景、線上行為分析與線下營銷的“嚙合”、全觸點營銷。通過科技平臺的打造,使得商業銀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讓未來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都可以接收商業銀行所提供的無所不在的“全接觸點的營銷”,并且,隨著未來商業銀行終端網點的加速布局,商業銀行全觸點營銷的實效性與時效性會大幅度提升,這本質上是“O+O”模式的一種探索與實踐。
(二)科技金融讓內部運營更科學
科技金融讓內部運營更科學,其實就是通過科技手段讓各部門的協作更加便捷。隨著業務節奏的加快,商業銀行內部部門的協作效率非常關鍵,這會影響客戶的服務體驗。通過科技來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將大大加強總部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形成服務與營銷支持的合力,解決部門業務支持的“條線困境”,最終切實踐行公司矩陣式管理思路,激活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基層組織的效率。例如無紙化辦公、電子化簽約等都極大的提升了內部協作的效率。
三、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科技金融戰略的對策探究
(一)加大科技金融資源投入,提高科技金融戰略的執行效果
商業銀行要加大科技金融資源投入,提高科技金融戰略的執行效果,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加大科技金融戰略落地的預算投入,并整合商業銀行內部的數據資源、人員資源、業務資源,為科技金融項目的落地與創新嘗試提供物質保障;第二,加強科技金融戰略的項目評估,既要加大投入,也要優化投入,提升科技金融戰略項目的投入產出比,注重考核,提供科技金融項目的實用性,提升科技金融戰略的實施效果。
(二)加速內部決策機制改革,提升科技金融戰略的實施效率
商業銀行要加速內部決策機制改革,提升科技金融戰略的實施效率,具體措施包括:第一,精簡審批流程,并制定明確的審批時限,提高科技金融項目的決策效率;第二,提高科技金融項目執行部門的工作權限,并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權責利相統一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第三,要打破部門協作的藩籬,促進商業銀行內部各部門的協作,提升科技金融項目的應用范圍。
(二)加快科技金融人才培育,提振科技金融戰略的落地信心
人才是商業銀行推進科技金融戰略的最大保障,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加快科技金融人才培育,提振科技金融戰略的落地信心。第一,加大商業銀行IT部門的人力投入,并加強對現有IT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執行科技金融項目的能力;第二,商業銀行IT信息技術部門要加強與券商、保險、信托、量化私募等機構的技術交流,從而進一步加快技術對金融業務的深度賦能,提高效率。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外部人才引進,加強科技金融人才的儲備。
【參考文獻】
[1] 饒艷超,陳燁.企業信息化、知識共享與企業績效[J].財貿經濟,2012,(7):126-132.
[2] 羅超平,張梓榆,王志章.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長期均衡與短期動態關系[J].中國軟科學,2016,(5):21-29.
[3] 劉超.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科技的戰略選擇[J].科技經濟導刊,2018,(20):186-187.
[4] 韓民,高戌煦.產融結合型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6,(3):87-93.
作者簡介:周楊(1998—)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6級本科生,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