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摘要】互聯網+在教育行業的廣泛應用為高校的外語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也為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網絡環境如何能更好地為高校外語教學服務,并在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實現教師課堂的引導地位,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外語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并且能夠不斷地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以滿足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外語;教師發展
一、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
教師的素質、水平和能力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為了剛好的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不斷滿足信息化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除掌握學科專業理論和知識外,要具備課程建設的意識、選擇教學內容的能力、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能力,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意識、教學改革的意識、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等。”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既需要學校和院系的支持和政策保障,也需要教師自身的追求和努力。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平臺,學校和院系要加強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與指導,采取各種形式保障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發展。作為教師個人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將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素養、研究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績效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目標。
二、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性
(一)應對教育改革,實現教學目標的需要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學習理念,教師的地位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逐漸向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的分享者以及學習效果的評價者過渡。網上教學平臺的出現改變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教學設計、課堂互動、教師輔導、學生練習、作業反饋、學習評估等環節,并且具備易操作、可移動和可監控等優勢。教學手段的改變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新技術的發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并能夠在具體的課堂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融入以及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元素。此外,互聯網+教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匯集了海量的教學資源,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但一方面也對教師的信息識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琳瑯滿目的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亦或是走馬觀花式的淺嘗輒止。因此教師發揮其引導功能,經過親身體驗并細致的考察然后推薦給學生若干個適合他們的應用軟件作為自主學習的內容。
(二)滿足學生需求,提升自我素質的需要
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實現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而學生更是想通過四年大學英語的學習達到自身出國、就業、考研的目標。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定制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而且能夠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作好學生英語學習的“領路人”。可以說,教師自身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以及他們跨專業整合知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校的教學質量。
三、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就目前狀況來看,高校外語教師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院系領導們的高度重視。無論是教師的科研能力、教學能力、思想道德水準以及專業能力方面都可以通過繼續教育、進修、培訓等方式得到一定的提升,以適用新形式下大學外語教學的發展需要。
(一)繼續教育
除了具備堅實的語言文化知識,教學法的不斷創新和先進教學理念的領受與應用是高校外語教師發展的另一重要指標。一個合格的高校外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化知識、語言交際技能、外語教學法知識、教學設計知識、課堂管理知識等。其中語言文化知識和語言交際技能作為基本條件,是大學外語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而外語教學法知識、教學設計知識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來獲得,但課堂管理知識則需要教師的系統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報考各大高校的碩士生、博士生來進行繼續教育的學習,進而提高個人的學歷和學位。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可以選擇英語語言相關的專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也可以進行跨專業學習,吸取其他學科的專業理論,為今后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自我進修
個體外語教師除了在學歷、學位上的自我提高以外,還要通過進修和參加學術會議等形式主動和系統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借此機會將外語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工作和枯燥的科研任務中解放出來,將他們帶到一個新的社會、文化和學術氛圍里,使教師有機會與新環境中的積極因素互動,不斷地接受新思想、學習新方法,其結果不僅僅是專業上的“充電”效應,也深深地影響著教師的人生價值取向和看待事物的角度。
(三)境內境外研修
境內、外研修幾乎是每所高校都享有的教師發展計劃,教育部、省教育廳、高校每年都會提供各種形式的國內外高訪進修的機會。外語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抓住這樣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先進教學思想零距離接觸的機會。開闊自己眼界的同時,也學習國外高校和國內名牌高校的外語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法、外語教學方法、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等。最好能將國內外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帶回到高校,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得以應用。
(四)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是高校外語教師進行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具有耗資低、時間靈活等特點。外語教師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在線學習國內外專家的專業培訓。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高校內部的網絡平臺來查閱不同學科的在線文獻資料庫,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確定自己的科研方向。
在互聯網+背景下,各大高校必須認清和順應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抓住教師這一關鍵要素,在政策上鼓勵外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教師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合適的平臺和機會。作為外語教師本人,更應該及時調整教學觀念,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提高信息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信息化技術與課程的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耿敬北.“一帶一路”倡議下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應策略[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1).
[2]楊春會,王靈玲,陳梅.大學外語教師教育創新能力發展途徑[J].理論觀察,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