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輝 竇渡
【摘要】當今時代媒體的主要趨勢是新興媒體的不斷涌現,傳統媒體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當前的新媒體技術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相關的編輯者應該努力提升好自己的專業能力,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編輯工作,并對編輯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為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多樣化進行更好地推動。本文就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多樣化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傳媒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事物與發展機遇,新媒體以勢不可當之勢進入大眾視野,融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體呈現飛速發展的態勢。“第三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媒體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環境,而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以廣播電視臺為例,它作為傳統媒介之一,歷史的厚重感也成為阻礙它創新發展的因素,它也不斷受到新興媒體的挑戰,生存環境岌岌可危,而作為傳統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它不得不調整發展的方式,使其適應新媒體的時代浪潮。
一、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多樣化分析
(一)編輯工作思路的多樣化
新媒體的出現,嚴重沖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發展。在新媒體時代中,人們對于各種新聞編輯內容,有了更為便捷的方式,新聞內容不再局限于專業人員的手中,而是緊緊的握在了每一個人手中。在新媒體發展中,人們對于很多新聞內容、背景資料都可以通過網絡查找到,這樣,使得新聞內容編輯的價值逐漸下降。在這種形勢下,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就變得十分必要了,加強對于新聞編輯思想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新聞編輯創新思想,使新聞編輯創新有了新的方向,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新聞的切入點,提高新聞的質量。
(二)傳播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廣播電視臺新聞傳播形式單一,不能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而且傳統的廣播電視臺新聞的播送時間都是固定的,很多人在這個時間段并非空閑,受眾需求與新聞傳播處于相悖狀態,新聞編輯要根據這種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不僅要滿足大眾的新聞需求,還要與現代化技術銜接,運用多樣化的傳播手段,實現新聞信息的更大范圍的傳播。
(三)節目形態的多樣化
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鑒于新媒體環境對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壓縮,傳統媒體的節目形態必然要走上創新的道路。新媒體的傳播已經完全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而隨著媒體傳播人數的不斷增加,信息質量卻在不斷地下降。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媒體的權威型便凸顯了,廣播電視臺的具有嚴肅的權威型,對于新聞類的傳播,也更為嚴謹。因此,要保證廣播電視臺的權威型,為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應用技術的多樣化
單一的圖像和聲音已經無法滿足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因此,廣大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在應用技術上進行更新和升級。工作人員要及時調整節目模式來提高新聞受眾對新聞的興趣,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新聞策劃工作,使得新聞環境與新聞內容相適應。技術上,可以引進國外的新聞節目形式并且進行一定的創新,不要生搬硬套,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
二、新時期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多樣化的途徑
(一)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思路
新媒體時代,新聞行業的創新依托于媒體環境的改變和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已經不受大眾青睞,可見,創新是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一步,只有通過創新變革,才能改變頹勢,順應時代發展。因此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尋找新的突破口,不斷加強對新媒體環境下各種媒體內容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還要加強與新媒體環境下大眾的互動能力,掌握大眾閱讀習慣、閱讀方式,創新新聞語言和新聞表達形式。
(二)編排好新聞的編輯技巧
現如今,很多新聞節目的同質化現象明顯,節目制作形式單一,因此,要想做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就要增強新聞節目的創新性。傳統的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運行的工作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環境,它缺乏競爭的優勢,從技術上就已經落后于新興媒體了,所以要以有內容的、有趣味的新聞內容來吸引受眾,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中,新聞內容已是重要的競爭點,所以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應掌握好新聞的編輯技巧,提高受眾的觀看興趣。
(三)加強對新聞工作現場的氛圍渲染
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因為新聞要建立在事情發生的事實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編輯時,在進行渲染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事實的客觀性、準確性和真實性,保證報道的內容不會偏離事實的基礎上,結合相關的語言表達方式,對事實的關鍵點進行氛圍的渲染和烘托,提高新聞傳播的感染力,加深公眾心中的印象。
(四)拓寬新聞內容的深度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內容為王”的時代也來臨了,傳統媒體相較于新興媒體最大的不同,同時也是最大的劣勢便是傳統的傳播方式,這是傳統媒體顯著的時代特征,而這也是傳統媒體很難改變的問題現狀,所以,內容的優劣就顯得尤為重要。內容深耕時代的到來為傳統媒體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提供了可能,所以傳統媒體應當將信息內容做得凝練有深度,在質量上盡可能不低于甚至高于新興媒體的內容,從而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五)加強與觀眾的互動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新聞媒體行業開始飛速的發展,而廣播電視臺中,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關注更應該是重中之重。在新媒體時代中,新媒體技術加強了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在面對觀眾時,提高了觀眾在新聞節目中的參與度增加觀眾的好感度的好感度。
(六)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者的水平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媒體行業,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這樣才能制作出高品質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只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從人才的角度出發,這是傳媒在“軟件”層次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培養具備適應新媒體環境的新型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廣播新聞編輯出謀劃策。
三、結語
廣播電視臺應積極做出變革,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工作中遇到的挑戰,抓住改革發展機遇。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應保持其真實性和時效性,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完善表現形式,這樣才能從傳統的新聞表現形式中掙脫出來,得到長遠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乘虎.本土化:中國特色電視理論的建構與創新——訪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胡智鋒教授[J].現代傳播,2017(3):64-71.
[2]孫莉,張麗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因素探析[J].東南傳播,2016(7):119-121.
[3]李建芳.淺談電視專題片的策劃和包裝[J].今日科苑,20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