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趙穎
針對紡織服裝產業,印尼政府主要聚焦產業的數字化發展
在 印度尼西亞某個海島上居住的一位女性消費者通過3D 人體掃描在線訂購定制服裝,要求產品尺寸準確且快速發貨,能夠穿著參加下周的某個舞會,這幅場景就是“印尼制造4.0”計劃希望實現的一個小目標。
在全球化技術革新的浪潮中,沒有哪個國家愿意甘為人后,包括希望在2030年躋身世界前五大紡織和服裝生產國之列的印度尼西亞。2018年4月,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正式發布“印尼制造4.0”路線圖。路線圖將聚焦5個產業作為優先發展方向,分別是食品和飲料、汽車、紡織、電子和化學產品。該計劃體現了印尼政府對紡織服裝業的重視。
“印尼制造4.0”的背后是印尼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包括數字技術、生物學、硬件設備自動化領域的重大創新,信息物理網絡將在工業4.0 條件下自主決策生產。工業4.0主要由幾大關鍵技術支持,包括物聯網、人工智能、人機界面、機器人、傳感技術以及3D 打印。
印尼工業部紡織、皮革、鞋類工業主管Muhdori 指出,針對紡織服裝產業,印尼政府主要聚焦產業的數字化發展,重點扶持服裝業在虛擬現實、3D 設計、設備自動化和物聯網等方面的發展,并通過實施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到2030年幫助該國躋身世界前五大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國之列。
他還表示,成就印尼紡織服裝工業4.0 的關鍵因素有三個:現代機械、人力技能和投資環境。工業4.0 技術在服裝行業將有哪些應用?具體而言,通過使用二維碼和射頻識別(RFID)等技術,可以遠程監控印度尼西亞相關工廠的紗線和織物生產,人工智能將支持自動識別織物缺陷、圖案檢查和顏色匹配。
在購買服裝方面,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將幫助消費者更快地做出購買決定,而3D 人體掃描將允許消費者遠程訂購定制服裝——在印度尼西亞等群島,這種遠程應用尤其重要,因為群島眾多交通成本高,發貨需要一次性準確完成。
印度尼西亞紡織服裝產業擁有近200 萬從業人員、年出口額接近120億美元,產值及就業規模一直位居該國制造業之首。縱觀其產業發展史,也是歷經波折,從上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印尼政府大力支持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但是自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和1998年大暴動后,許多印尼本土制造商已經停止投資。2015年印尼經濟增長放緩對紡織業產生的消極沖擊接連不斷。從2017年開始,產業顯露復蘇跡象,2017年紡織服裝出口額124 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約75 億美元。
印尼現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約4.6萬家,年產值約130 億美元,主要分布在萬隆、西爪哇及雅加達附近。其中,萬隆是印尼紡織服裝業最集中的城市,其服裝年產值占該國的40%以上,并有不少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外資企業在此投資設廠。印尼憑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逐漸將紡織服裝業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壯大,目前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供應鏈,產品遍銷世界各地。

印度尼西亞服裝制造商PT SRITEX 的后整理車間。
130億美元
印尼現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約4.6 萬家,年產值約130 億美元,主要分布在萬隆、西爪哇及雅加達附近
據了解,目前,印度尼西亞有幾家公司的制造水平已經接近工業4.0的水平,比如經整合的紡織和服裝制造商PT SRITEX 和服裝制造商潘氏兄弟。后者在坦格朗、蘇卡布米、萬隆、博約拉利和斯拉根設有工廠。
印度尼西亞工業部部長哈達托表示,印尼政府為紡織業定下的指標是,2019年的印尼紡織業出口額為150 億美元,比2018年的135 億美元增加11%,所聘用的勞動力將約為311 萬人,比2018年的295 萬人也有增長。此外,“印尼制造4.0”計劃希望吸引更多投資。
為吸引外資,近兩年印尼政府已經對外商投資實行“負面清單”制度。2016年印尼政府發布第十項經濟政策方案,更新了負面投資清單,向外資開放包括顆粒膠、冷藏、醫藥原料、電子商務平臺(與當地中小企業合作,外資投資規模在1000 億印尼盧比以上可100%控股,1000 億印尼盧比以下外資最多控股49%)、電影、收費公路運營、旅游(如運動中心、餐館、酒吧、咖啡廳)等行業。2017年,印尼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當地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比2016年提升19 位。
在貿易利好方面,2018年以前,印尼并無明顯優勢。印尼的紡織品主要出口歐美,此前由于沒有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議,進口稅約在11%~30%之間;而與歐美簽署自貿協議后的越南,同類商品的進口稅只有0.5%。因此,印尼出口商品享有的利好明顯要遜于越南,其引資優勢自然也不及越南。
2018年12月16日,印 尼 與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在印尼雅加達簽署了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CEPA)。印尼貿易部表示,該協議的簽署為雙方帶來共同利益。此外,印尼水產品、咖啡、紡織服裝等商品銷往歐盟市場可享受特別優惠政策;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各成員國的黃金、藥品和奶制品等商品也將更加順利地進入印尼市場。至此,印尼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歐盟將享有更多優惠,印尼紡織服裝產業也將迎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憑借著政府多項產業發展利好政策,印尼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東盟國家,在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印尼更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大量潛在機會。但與此同時,去印尼投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中國對印度尼西亞主要紡織品出口情況 中國自印度尼西亞主要紡織品進口情況類 別 2018年 2018年2017年 2017年同比(%) 同比(%)第11類 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50 章 蠶絲51章 羊毛等動物毛;馬毛紗線及其機織物52 章 棉花53 章 其他植物纖維;紙紗線及其機織物54 章 化學纖維長絲55 章 化學纖維短纖56 章 絮胎、氈呢及無紡織物;線繩制品等57 章 地毯及紡織材料的其他鋪地制品58 章 特種機織物;簇絨織物;刺繡品等59 章 浸、包或層壓織物;工業用紡織制品60 章 針織物及鉤編織物61章 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62 章 非針織或非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63 章 其他紡織制品;成套物品;舊紡織品50.63 0.14 0.67 6.52 0.45 12.48 7.03 1.72 0.54 1.61 4.85 7.33 2.93 2.56 1.80 42.44 0.10 0.52 5.26 0.31 9.92 5.57 1.49 0.38 1.42 4.14 6.17 3.12 2.36 1.68 19.29 42.63 28.34 23.95 45.05 25.83 26.17 15.18 42.89 13.14 17.07 18.80-6.16 8.56 7.52 9.35 0.00 0.00 3.76 0.11 0.25 1.02 0.22 0.00 0.02 0.15 0.07 1.71 2.01 0.03 9.02 0.00 0.00 3.89 0.07 0.27 1.19 0.19 0.01 0.01 0.11 0.05 1.60 1.53 0.12 3.70--96.81 -3.43 54.89 -5.98 -14.08 18.79 -35.66 116.47 37.00 42.93 7.16 31.26 -69.99
根據民銀智庫國別報告分析,赴印尼投資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其公路、鐵路、航空、港口、電力、通訊、供水等以及其他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都較落后,成為經濟發展和引進外資的瓶頸,印尼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不足,正著力改善;二是印尼政策較為多變,缺乏規范和透明的法律體系;三是政府辦事效率低,以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指數中的開辦企業、獲得建筑許可和獲得電力的情況來衡量印尼的行政效率,印尼三項指標的排名分別為第173/189 位、第107/189 位、第46/189 位;四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利,經營正規產品的企業的市場份額受到侵害;五是印尼存在一些投資壁壘問題,如對一些外資投資領域的控股限制,以及很多行業禁止外資進入。

印尼紡織企業應用先進的紡織設備。
中國與印尼貿易互補性較強,中國在機電產品和紡織品行業技術成熟,印尼擁有豐富的礦產和森林資源,兩國雙邊貿易增長勢頭良好。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商品出口總額為432.09 億美元,同比增長24.29%;中國自印度尼西亞商品進口總額為341.62 億美元,同比增長19.65%。
在紡織品貿易方面,2018年,我國對印尼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出口50.63 億美元,同比增長19.29%;我國自印尼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口9.35 億美元,同比增長3.70%。
從紡織品類別看,我國對印尼出口的蠶絲、羊毛、棉花等紡織原料增勢最旺,2018年出口額同比增幅均超20%。而我國自印尼進口的針織物及鉤編織物、非針織或非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增長勢頭較為迅猛,2018年進口額同比增幅超過30%。兩國的紡織品貿易往來具有較高互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