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長華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建筑工程工程實施階段的造價控制方法,討論BIM技術的優勢,可視化三維立體實物有效降低各項建設指標誤差。分析在招標階段如何實現有效的造價控制,應確保承建單位各項資質符合標準。運用BIM技術,準確調取各項建設指標,讓造價估算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運用BIM技術,精準估計工程量,提高造價控制的有效性。
關鍵詞:BIM技術 招標階段 電子數據
引言:項目開發商需要對整個項目的建設投資總額進行估計,這便是投資估算的過程,從項目開始籌備,到整個項目完成交付,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全部費用,投資估算要盡可能地全部覆蓋。在造價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包括招標文件的編制仍然不夠合理,招標控制價編制不合理。為了達到良好的造價控制管理效果,應該有效消除這些不足之處。
一、BIM技術的優勢
在工程的實施階段,結算價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參考數據。房地產公司的相應部門完成相關的對接任務,在圖紙會審的環節中,施工方、設計方、建設單位都要參加。在此環節中,需要審查各種各樣的圖紙,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具體的操作步驟也十分繁瑣。期間可能會出現大量的設計變更。事實上傳統的會審模式并不能滿足要求,不能讓造價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達到良好的水平。在此方面BIM技術有一定的優勢,能夠準確審核并跟蹤進度款的支付情況、材料的供應和使用情況。BIM技術在面世之后很快就被應用在了建設工程中,與建筑業傳統的應用軟件相比,該技術的優勢十分突出,而在造價管理方面也有十分明顯的優點,在實質上打破了信息孤島的局限性。BIM技術連續經歷了3D、4D、5D之后,成功引領國家工程界。可視化功能實現了對每個構建信息的探知,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是三維立體實物圖。傳統的展示方式比較抽象,也容易產生誤解,而三維立體實物圖就完全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此外管理層和決策層也能在此條件下做出更加準確的決定。
二、做好招標階段的各項工作
在招標的環節中,對于招標代理人來說,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全部的投標單位中選擇出最適合承建的單位。如果選擇的投標單位資格不達標,那么到了實際的施工階段,就有可能出現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而且還有可能要延長工期,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這樣整個工程的造價也會發生改變。因此在招標階段要嚴格審查投標單位的相關資質,包括的內容有投標單位的社會信譽和合法地位。具體的審核內容是投標單位最近三年之內的工程施工業績、獲獎情況、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要切實保證投標單位施工技術達到合格的水平,以保證工程能夠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更要保證施工的質量。在此條件下降低施工成本才能成為可能,進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要充分理解招標圖紙,為此應該到施工的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以考察的情況記錄為依據,認真閱讀招標圖紙。全面直觀地了解招標工程,發現工程中存在的重點難點施工部分,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
三、調取項目指標,完成造價估算
項目方案性價比的高低,決定了投資估算的可靠程度。往年的真實案例,能夠為投資估算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估算計算的準確度。運用BIM技術進行投資估算,其中的造價指標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完成價格估算。比如在確定項目的功能類型時,就能使用BIM技術分析其中的優勢,將某項指標要求固定,找到產品組合的最優選擇。在數據庫中可能已經存在與待建項目類似的項目,此時就可以直接調用歷史的BIM模型。這種方式與傳統的估算模式相比,有著更加準確、更加科學的優勢。傳統模式下工程數據只能以圖紙的形式存在,想要獲取某項指標也只能在圖紙中逐一抽取,應用起來十分不便,而在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之后,過程數據就能夠以電子數據的形式保存,形成電子數據庫,項目指標的調取也更加便捷。
四、運用BIM技術,精準估計工程量
以某工程為例,使用BIM技術完成了工程量的計算,與此同時也委托第三方的造價咨詢公司按照傳統的模式計算項目的工程量。對比并分析兩種方式所得出的工程量結果。本文具體分析兩項指標,分別是防滑地磚樓面、內墻面磚墻面。對比結果如表l所示。分析預估結果,可以發現BIM技術的預估值更加接近工程實際量,誤差率也更小。由此可見使用BIM技術對工程進行造價控制管理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結:綜上所述,造價控制管理工作需要在招標階段就有效開展,造價控制工作會對工程經濟效益產生重大影響,關乎到建筑項目能否盈利。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進行造價控制管理的工作中,應該重視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現問題,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手段,從而提高工程造價控制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