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惠芳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加上水環境污染、水質災害等形勢日益嚴峻,新時期做好水文統計工作日益重要。本文對水文統計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簡要概述,重點分析了新時期做好水文統計工作的具體對策,以期為不斷提升國家水文統計工作整體水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水文統計 方法 實踐 基礎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國家對水利行業發展越來越重視,現代治水已經從基礎性理念向著綜合性理念轉變,只有不斷提高水文統計水平,才能更好地發揮水文統計數據在水利工程建設、防洪防災、水資源保護以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的服務指導職能,為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民生穩定等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新時期水文統計工作范疇不斷擴大,統計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對統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水文統計工作研究,才能切實保證水文統計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發揮數據應有的功能。
一、水文統計理論及方法概述
水文統計是指通過利用概率論、數理統計學等原理和方法,對水文事件發生規律進行總結分析的過程,水文現象的發生本身帶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基本的因果關系,同時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和不同事件發生情況也不同,帶有很大的隨機性,所以需要通過選擇科學的方法對水文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才能更好地加以預測,為工程建設、經濟發展等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新時期水文統計理論體系不斷豐富,水文統計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做好水文統計工作,需要結合形勢變化,不斷擴大統計范疇和統計效率,才能更好地滿足現實需求。水文統計理論也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變化不斷豐富和得以延伸,為更好地推動水文統計工作有序開展提供指導。
水文統計工作的開展,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或者技術支撐,如果方法不匹配或者不科學,將會直接影響水文統計工作質量,通常開展水文統計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四種,分別為:
1.頻率分析法。水文現象的發生本身帶有一定的規律性,所以可以通過一定的測量和調查手段,對相關的水文現象進行研究,同時還可以利用歷史水文資料等,對獨立的資料進行一致性分析,將水文資料按照相應的規則進行排序,進而研究總結某一個數值的發生頻率,將數值與頻率之間的關系進行關聯分析,進而找出不同階段的水文特征。通過應用頻率分析法對水文現象進行研究,可以提煉出相應的水文要素值,這樣可以為工程規劃設計等領域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持。
2.回歸和相關分析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兩個或者多個水文變數實測系列之間的統計關系進行研究,從而找出變數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分析相應的密切程度,進而研究判斷水文現象發生的規律,如果發現兩個數值之間的差距較大,關聯系數較高,可以進一步借助回歸分析方程的方法進行深度計算,進而判斷關系屬于線性還是非線性,這種方法需要有完善的水文統計理論進行支持,才能提高關聯分析深度和質量。
3.資料生成統計法。水文現象的發生,雖然帶有一定的規律性,也兼具一些隨機性,但是總體上看可以應用歷史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同時還可以根據和水文系列統計特征相似的原則,利用統計實驗的方式進行數據生成,這樣可以對相應的頻率和特征進行相似性分析,這種方法稱之為資料生成統計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生成單站或者多站的方式,這樣可以為工程長期建設和管理等提供一些指導或者參考。
此外隨著統計技術不斷升級,統計法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將會有更多的統計方法應用于水文統計工作中,為水文統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持。
二、新時期做好水文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水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存基礎,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水利工程建設是民生項目,關系到社會穩定,做好水文統計工作,對水文要素進行中數量、質量以及時空分布情況分析和研究,能夠對洪水、旱情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預報,為水資源科學配置和利用,有效防范各類災害發生等發揮重要的服務指導作用,具體而言,做好水文統計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有助于為防汛減災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開展水文統計工作,對水文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對水情進行精準判斷和預測,科學調度水庫水源開發利用情況,提前對需要加固或者撤離的堤壩制定防范措施,從而減少洪澇災害產生的不良影響。
2.有助于提高水資源科學管理水平。長期以來公眾對水資源保護利用方面的意識相對淡薄,認為水資源是用之不盡的,隨著水資源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水資源短缺、污染等問題目益凸顯,加強水資源保護,提高全民節約意識成為當下掛住的重點。通過開展水文統計工作,能夠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數量和質量等進行全面了解,進而為水資源科學管理提供指導,同時還可以通過統計和觀測土壤墑情和枯季徑流情況,對水質、水量、旱情等要素進行全面分析,開展深度水利普查工作,對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為國家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決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促進經濟有序穩定發展。
3.有助于提高水生態保護水平,提高工程建設成效和服務效能。一方面開展水文統計工作,對水質、水體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了解供水水源地及行政區域邊界水體和斷面、入河排污口等情況,為水體科學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重要參考,以此為基礎完善水質監測指標和標準,加快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修復,促進民生穩定。另一方面水文統計數據可以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各地區通過設置水文站、水文站以及雨量站等,對水資源數據進行動態管理,為橋梁建設、道路規劃設計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國家有關部門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平臺對水雨情信息、大型水庫蓄水情況、供水水源地的水質狀況、農業灌溉用水水質等進行發布,更好地滿足地區經濟發展需要,也有助于提高全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三、新時期做好水文統計工作的具體對策
為了不斷提高水文統計工作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加強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水文統計人員的綜合技能。開展水文統計工作,需要有穩定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所以要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專業化水文統計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同時要加強對現有統計人員的能力、素質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政治意識,轉變思想觀念,深刻認識到新形勢下做好水文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設置專項資金用于培訓管理,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方法,引導水文統計人員充分研究國家政策、地區實際以及水文統計理論,通過實踐探索掌握更多的經驗、技巧和方法,深入研究做好新形勢下水文統計工作的新路徑、新方法,提高崗位勝任力。
2.加強技術創新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水文統計效率和質量。水文統計理論體系日益豐富,水文統計技術也需要不斷升級和創新,水文統計涉及到水文現象考察、水文數據資料關聯性分析、現場測量、規劃管理、方案編制以及具體落實等多個方面,所以需要不斷進行方式方法創新,不同地區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一方面要加強技術投入,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外在水文統計方面的經驗和方法,結合實際為我所用,不斷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文統計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強基礎管理,完善相應的政策體系,盡快出臺水文統計方面的政策,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各級有關部門水文統計工作的職權、流程,完善水文統計指標體系,夯實水文統計基礎,這樣才能確保水文統計工作基礎資料完善,為開展數據深度分析和應用等奠定基礎。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關聯開發應用,構建大統計格局,不斷提高水文統計綜合信息管理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推動水文統計數據實現更大范圍的應用。
3.加強水文統計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斷提高現代化統計成效。水文統計工作與地質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所以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融合,從切實提高水文統計效率和綜合分析水平的角度入手進行關聯分析,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技術,切實提高水文統計效率,減輕基層統計負擔,更好地發揮統計數據應有的價值。
總之,新時期做好水文統計工作,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開展過程中需要立足實際,優化方法、加強技術創新,夯實基礎,才能提高整體成效,提高水文統計綜合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