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飛
摘 要:大數據時代知識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知識成為力量。大數據知識服務,在社會各界取得明顯的成效。研究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發展、大數據知識服務于圖書館各個方面、大數據的加工整合、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大數據在圖書館的應用,以強化圖書館建設,提升專業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國內圖書館;服務;發展趨勢
1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趨向
1.1 大數據時代背景
大數據產生于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資源極其豐富,各類信息資源數據量大,其信息資源數據涵蓋了大量的科技知識。由此,大數據是以科技知識、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大數據應用于社會各個層面,各個系統。大數據中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先進的科學文化,數據多元化、數據量極其大,我們也就稱之為大數據時代。
1.2 圖書館服務趨向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趨向起著新穎的、技術服務多樣的變化。中國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北大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以及各有名城市圖書館都早已打造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新模式。目前,各個高校圖書館都在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知名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積極挖掘數據庫信息資源,積極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積極建立大數據信息資源查詢系統,積極為讀者提供各種知識查詢服務,智慧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已是服務發展趨向。
2 圖書館傳統服務與大數據服務
2.1 傳統服務
在圖書館中,多年來都是傳統的服務,對文獻資源的儲存主要是收藏、利用書架存放紙質文獻,對過期刊物進行匯集加工、保存期刊,供讀者查詢;對搜集的報刊等只能簡單分類、登記后上架,為讀者提供一種簡單的服務。主要是為讀者提供一份報紙、一份期刊和一本書。讀者要什么書就拿什么書,服務工作很被動。圖書館對信息的流通程度、資料利用率、讀者借閱滿意度都很少考慮。因此,傳統圖書館的館藏文獻利用率較低,讀者滿意率也很低。受資金、人員限制,服務項目僅僅是簡單借閱服務模式,只是借借、還還、取出、放回。圖書館多年來的服務簡單化、被動化,這是一種傳統的服務。
2.2 大數據服務
大數據的特點是信息量大、科技知識、科學技術含量高,大數據涵蓋的知識內容相當豐富,大數據為圖書館開辟了服務的新模式,由傳統簡單的服務轉化為科學、高效的服務;這種服務仍然體現為以大數據為本、以大量的信息資源為本,以讀者為本。大數據的科技知識服務有四個特征:一是整體性把握對知識需求不確定性;二是知識服務模式精細化,既顧及廣大讀者的共同的愛好、需要,即共性,又顧及個別讀者的需求、愛好,愛讀什么書,有什么專長,即個性;三是滿足讀者需要,提供按需付費的服務;四是全方位的大數據知識服務。
3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的創新策略
3.1 推進圖書館服務技術手段的有效創新
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對于人們來說已變得不可或缺,圖書館亦是如此,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合理應用,可實現圖書服務模式的有效創新。例如,圖書館可依托技術軟件開發,為受眾提供訪問圖書館、獲取圖書館資源的多元渠道,提高受眾對圖書館的認同度。與此同時,圖書館開發的技術軟件還可對受眾需求信息資源進行統計,分析受眾流量,進而使圖書館資源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由中國科技大學圖書館推行的LISER軟件,通過推進該項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效相融,為高校受眾帶來了優質的數據體驗。圖書館還可將已有信息資源傳輸至手機平臺、網絡平臺等,促進資源共享,依托多種不同途徑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資源,進一步使圖書館信息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3.2 建立圖書館服務共享平臺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應當結合大數據對自身服務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致力于建立大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并依托科學完善的服務體系,加強對圖書館資源、服務信息等的全面采集。然后結合圖書館服務決策體系明確具體要求,在共享平臺上對異構資源開展優化整合。對于圖書館經營發展而言,區域聯盟是一項較為有效的發展模式,可通過對區域內圖書館管理組織、部門等的有效聯合,為受眾打造覆蓋面廣泛且便捷實惠的圖書館服務平臺。例如,我國廣東地區建立的“珠江三角洲數字圖書館聯盟”,依托區域內各大圖書館相互間的聯合管理、服務等,以為廣大受眾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識服務。又如,浙江省高校圖書館、江蘇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等區域聯盟,同樣收獲了理想的發展成效。在推進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過程中,大數據技術提高有力的理念保障及技術支持。
3.3 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
大數據時代下,越來越多網絡平臺嘗試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受眾需求開展分析,再依據對信息資源的優化整合,發掘有需求的受眾,結合受眾的實際需求,進而依托系統向受眾推薦對應的信息服務。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同樣可借助相關技術提供信息資源推送服務,使受眾個性化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在傳統圖書館檢索中,受眾檢索相關信息時往往會出現大量的資源,由此使得受眾不僅要投入大量的檢索實踐,還會極大程度占據圖書館的數據儲存空間。因而,圖書館應當依托大數據技術,對受眾需求的一系列高效檢索方式進行有效整合,使受眾便捷高效地檢索到自身需求的需求。總的來說,現如今圖書館應當切實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平臺,依托信息資源推送服務,為廣大受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使受眾可獲取優質的服務體驗。
4 結束語
多少年來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傳統的服務,而大數據時代到來,圖書館服務模式發生這極大變化發。信息資源數據處理量大、一種智慧形式圖書館、一種數字形式圖書館,都是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新模式。探究大數據在圖書館中作用,實現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意義十分重大。
參考文獻
[1]劉軼.淺談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S1):100-103.
[2]李巨偉.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探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8(12):20-21.
[3]聶楓.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服務創新研究[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8,20(06):91-93.
[4]鐘永文.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