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蕾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促使各個行業開始創新變革,檔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互聯網+”促使檔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攀升,由此發掘出深層次的內涵,推動檔案管理展現出全新的面貌。因此,“互聯網+”思維推動了檔案管理模式的變革,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本文基于“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由此探究檔案管理工作模式發展,以促進檔案管理向著科學化、便捷化、專業化發展為主要目標,展開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管理;管理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對檔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以往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開始變得陳舊落后,從而產生出一系列管理方面的新問題。因此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實現檔案管理創新,形成全新的檔案管理模式,成為當下主要研究的新課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要求檔案管理必須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搭建相應的自動化發展平臺,為促進檔案管理信息化開發一條真正符合時代發展的檔案管理模式。具體任務,就是需要完成由以往傳統檔案管理向電子化方向轉變的過渡,同時,要求檔案管理必須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和法治性。通過檔案管理平臺,能夠切實有效的促使檔案管理工作內容向多元化、科學化轉變。
1 “互聯網+”下檔案管理時代特性分析
1)檔案管理數據化轉變。通常在檔案業務管理部門工作當中,所面臨的檔案業務數量非常繁復龐大,主要工作任務,就是需要將以往大量的紙質檔案通過計算機數據來將其轉換為互聯網電子檔案類型。就其實質而言,檔案數據資料的增長速度與從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數量的增長并不是正比狀態。因此,直接導致檔案管理部門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與日俱增。
2)大幅度提高檔案資源利用率。“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實現,更多是借助相應的信息技術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整合。特別是在當今資源共享背景下,檔案資源的利用率必將由此獲得極大的提升,從而有效避免一些重復勞動的情況出現。這都為往后很長一段發展時間內,促使檔案管理工作的持續優化與改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檔案管理信息化需持續更新。“互聯網+”的發展異常迅速,因此檔案管理的網絡信息化模式并非一成不變,這就向我們提出更多要求,來實現持續的變革、創新與發展。檔案管理工作在當今互聯網模式之下,所形成的工作模式很容易面臨一些技術層面的瓶頸,比如檔案管理在全新的數據平臺背景下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也即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模式的形成需要更為專業的法律法規來提供重要保障。在此基礎上的檔案管理人員所持有的業務技能與知識理念,也需要持續更新,由此才能充分適應社會變革發展的需求。
由此可見,結合“互聯網+”發展背景下,所形成的檔案管理工作的時代特征、檔案管理模式特點,相比于傳統的檔案管理,現代檔案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完善點等等,此類問題值得進行深入探究。
2 “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模式轉變
1)檔案管理理論體系的轉變。“互聯網+”時代下,數據信息的數量持續攀升,這本身也是“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特征,由此促使檔案管理的理論知識也隨之持續轉變。像大檔案觀理念就是一種全新的檔案管理理念,其直接將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全新定義,也將大檔案觀定義為涵蓋一切數據的理論知識內容,其能夠直接將社會生產,乃至人們生活當中的信息內容,以數據的形式加以呈現,且保留其所具備的真實、有效性,由此能夠更好的供人們使用。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變革,在內容上不僅僅是指服務層面、服務結構的深層次變革,同時也是相應服務需求領域內的發展變革。在當今大服務觀的發展理念引領之下,能夠切實為用戶們提供真實性的數據文件,同時還要包括大量數據文件本身所隱含的信息。
2)檔案信息資源體系轉變。以往傳統的檔案信息資源通常都是以館藏數量來加以衡量,比如,采取館藏資源的數量來對某個檔案管理部門業績好壞實施評價。然而,由此很容易導致各級檔案管理部門間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最終導致在檔案資源的實際使用上產生一系列壁壘障礙,使檔案本身的使用效率由此變得越來越低下。“互聯網+”時代下檔案信息資源,主要基于大數據、信息平臺及資源共享管理體系來展開。其中數據資源的內容收集、存儲和相關資料的使用等都相比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存在明顯的差異。通過檔案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能夠促使各級檔案管理部門內的數據資源,將由此展現出成幾何倍數增長的趨勢,并且在各部門間的合作配合與交叉作業的情況也將變得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在檔案信息內容的類型上將由此變得多元化,不但包含一些文字紙質檔案,同時還將衍生出視頻、音頻、網盤等載體檔案,真正給客戶的使用提供了巨大便利。
3)檔案安全保障體系轉變。“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真正實現數據化、平臺化及信息化轉變,相應的安全保障工作由此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是由于檔案的安全保障是相關安全管理部門履行政府職能的底線,而且更是檔案管理的職權行使的邊界線。如今數據檔案的內容和數量持續增加,檔案管理機構均可借助大數據、云平臺等形式來實現檔案業務處理,但網絡自帶的技術保障和信息保密問題隨之暴露而出,由此引發的信息安全威脅不斷增多,檔案信息安全保障問題也越來越凸顯。
4)檔案行政管理體系轉變。檔案行政管理的原則在于黨政統管、減少干預、分層負責。在以往傳統檔案館模式下,企事業單位通常由政府集中統一管理,以政府為主導實施宏觀調控舉措。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及形式都隨之發生轉變,多數檔案業務服務開始探索合作發展模式。在此情形下,檔案行政管理單位,要求應當充分適應這一轉變,積極更新自身觀念,并且還應當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充分發揮出指導、監督及服務的職能。具體要求切實保障檔案行政執法強制性特點,從而不斷彰顯檔案行政執法所具備的權威性。
3 “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模式轉變應對策略
1)積極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為了能夠切實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實現有法可依的目標,我國為此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與《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都屬于現行的法律法規政策,這些都被作為當下檔案工作開展的重要準則和依據。“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工作應當基于傳統法律法規背景下持續完善,要求充分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不斷研發和出臺全新的制度內容,由此才能在規避風險的同時符合時代發展新要求。同時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樹立起檔案管理的嚴肅性,增強頂層設計,充分運用大數據管理的特點,針對各個行業、專業及業務的政策性意見加以明確,具體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業務背景、流程、意圖等來推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內容,由此才能促使檔案管理標準化、業務流程化及整個管理工作信息化轉變。
2)檔案數據管理創新,實現服務多元化。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應當實施采用全新思維和方法來進行,在此基礎上大力倡導個性化、人性化、智能化及知識化的服務理念。在具體的服務層面,要求應當在數據層面做好歸檔管理、辨別和分析工作,要求應當促使檔案數據功能更為真實、全面和有效。并且還應當在數據背后大力開展工作,要求應當做好檔案定性分析、注釋說明、完善檔案管理預警機制,借助大數據技術,深入發掘檔案知識內容,借助科學技術方法促使檔案使用率的提高。在服務質量上,要求應當精準匹配相應的采集對象、數據采集和使用的目的、開發的路徑、服務的內容與方式等等。
3)強化責任追究機制,責任落實到人。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檔案的安全問題方面,這就要求檔案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改善檔案管理安全責任制度內容,需嚴格的落實相應的責任。具體須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由上至下的責任劃分管理體系。要求應當大力完善檔案安全應急管理制度,主要應當領導全體檔案工作人員時刻維持相應的安全管理意識,從而搭建起來完善的防控體系,并且做好檔案管理安全風險的定期樹立,并制定對應的治理舉措,從根本上避免檔案管理風險。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應當緊隨時代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充分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特性,不斷在尋求全新的發展與突破。重點在于科學應對檔案管理模式的轉變,積極探求“互聯網+”時代下檔案管理的有效路徑,促使檔案管理的革命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萬玉俠.“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交際,2018(17):219-220.
[2]姚德運.探究“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方式[J].數字通信世界,2018(07):277.
[3]毛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的改進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1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