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要帶著滿腔的熱情,一顆愛心,一顆責任心,放下架子,與誠相待,不卑不亢,就會贏得家長對你的尊重與感謝。在與家長溝通中要相互信任以誠相待;因家而異善于溝通;將心比心平等對待;語言藝術溝通技巧。
◆關鍵詞:相互信任;以誠相待;因家而異;善于溝通;將心比心;平等對待;語言藝術;溝通技巧
這次的班主任經驗交流,我接到一個命題作文——怎樣與家長做好溝通。換句話說,就是怎樣與家長配合好,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其實,經驗談不上,但當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感受頗多。記得剛當班主任時,我也是憑著滿腔的熱情和直爽的性格與家長溝通、交流。學生出現問題,就毫不客氣地請家長,向家長反映;家長放任不管的,還要批評家長,甚至臉色也不好看。時光流逝,原來的年輕班主任,現在已是華發早生,對于和家長的溝通、相處也不再那么直接、生硬。今天我在這里將工作中與家長溝通的一些方法和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啟發。
一、相互信任 以誠相待
班主任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始終要體現老師對學生的愛,因為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家長要能從你的行動、語言中感受得到,他把孩子交給你——放心,信任你!班主任與家長交流時,要尊重家長,不能一見面就告狀,埋怨數落家長。要善于傾聽家長的心聲。多數班主任約見家長時,說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數落,情緒發泄完了,結果,使家長產生逆反心理。于是與教師對著干或者對孩子放任自流。事實上,傾聽能讓我們從家長身上得到大量信息,還能讓家長感受到他在老師面前是有話語權的,老師是尊重、信任他的。很多家長又能從老師身上汲取教育孩子方式方法。這樣,教師與家長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才能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因家而異 善于溝通
班主任要善于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一個班五、六十個孩子,每個孩子身后就有一百多個家長。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個性”突出。因為家長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其知識結構、職業類別、性格氣質、修養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沒有哪一種家庭教育方法是萬能的,某種方法在這個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則可能不靈。班主任應對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分析,對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年齡、家教思想、家庭關系等做到心中有數。對待不同層次的家長,可以用短信、電話、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溝通。比如:我們以前遇到過家長,孩子在學校犯錯誤了,放學后老師幫把孩子送回家。家長不僅不感謝,反而說你送他的孩子回家,掃了他的臉,這樣的家庭就不適合家訪。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力求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將心比心 平等對待
在班級管理中,怎樣與家長溝通,形成合力,這就是一門學問。
記得,我執教過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他十分令我頭痛。因為他對學習沒有一點兒興趣,不完成作業,上課不遵守紀律,愛打架。平時邀三伙四地上網,常常惹事生非,經常都有其他班的老師、同學來告他的狀。無論我是苦口婆心耐心細致地的教育,還是聲色俱厲地批評,均無濟于事。他一副軟硬不吃的樣子。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那后果不堪設想。對于這個問題學生,我多次與他的家長交流、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家長每一次到校后。哪怕他犯了多嚴重的錯誤,我都不當眾數落他。而是首先換位思考:假如這個孩子是我養的,我該怎么辦?正因為有了這種心理。我首先給他找優點,哪怕是很小的優點,我都給他放大,讓家長仿佛在黑夜里看到一點亮光。然后委婉、中肯地指出學生的缺點,請求他們加強配合,共同教育孩子。最后我真誠感謝他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因為我始終用一顆真誠的心與家長溝通,而不是家長一到,先把“火”發在他們的身上,說一些過激的話。所以六年來,雖然這個學生依然調皮,依然缺點很多,但我與家長的關系卻很和諧,對于我向家長提出的要求,他們大力支持,積極配合,為保證我們班平安,順利地畢業作了大量的工作。
四、語言藝術 溝通技巧
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說明白。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后是不會向家長說的,他們都會找一些對自己有利的理由來說,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會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的班主任也要有老師的風度、教師的尊嚴,不要和家長斤斤計較,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來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
我還要勸各位班主任慎用請家長這一法寶,我看過一本書是韓寒所寫的《通稿2003》。在書中寫到“我上學的時候,教師最厲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長來一趟。我覺得這話其實是很可笑的,首先連個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雖然他的話未免偏激,但結合我們的實際工作,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不要輕易用請家長來威嚇學生。因為請家長,家長不樂意,學生不高興,讓本應達到的效果不僅達不到。反而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現在我還充分利用“校訊通”、QQ群、微信等和家長們真誠溝通,及時將孩子們在校表現,考試成績等發送給家長。但是發送成績時,還是要特別注意孩子和家長的感受,有時隱私不得不尊重。
以上幾點,是我在與家長溝通中的一些粗淺認識,我堅信一點“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只要帶著滿腔的熱情,一顆愛心,一顆責任心,放下架子,與誠相待,不卑不亢,就會贏得家長對你的尊重與感謝。
參考文獻
[1]王雅菲.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A].魏書生教育作品集[C],2013.
作者簡介
陸敏,一級教師,冕寧縣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