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國
摘 要:隨著國際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也在逐漸向著國際化發展,中外合作辦學成為我國近幾年大力推進的教學模式之一。在我國高職院校中,也逐漸開始引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進行教學管理。但是,由于中外文化差異較大、辦學觀點不統一等,導致中外合作辦學出現一些問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變得更復雜,影響著高校的辦學效果,中外合作辦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本文討論了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面臨的困難,并對如何優化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優化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北省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河北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703040150)。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也越來越國際化,教育事業也不例外,高職院校也在采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進行教學管理。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合作舉辦的主要以中國學生為對象招生的教育機構?,F如今,中外合作辦學主要在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大城市,國內合作者大多是名牌大學,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推動其發展中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因此,高等院校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進行教學管理,就要找到優化路徑,提升辦學水平與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教育國際化是高等院校發展的主要趨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逐步的推進,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出現了許多問題,影響著高等院校的辦學質量與水平,以及中外合作辦學目標的實現,更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1 辦學觀點不統一,觀念落后
目前,高等院校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展進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但是許多教師與家長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認識不到中外合作辦學的積極意義。然而,部分學生家長與教師跟隨時代發展,思想觀念也比較先進,認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想讓孩子走出去了解國外文化等,這就造成了高等院校的辦學觀點不統一,影響了高校的辦學效果。同時,少數高校雖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但辦學思想有偏差、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等,沒有建設真正有效的辦學機制。
1.2 師資建設復雜,辦學層次低
高等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管理,師資建設依舊是一個主要問題,相比于其他辦學模式不只是專業教師缺乏的問題,而是結構更加復雜。在高職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專業教師一般要選用中教和外教共同授課,還會有短期教師等,使教師流動性較大,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現如今我國高校中外辦學還處于初級階段,辦學層次較低。高職院校進行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較少、較集中,沒有引進外國優秀的教學資源。
1.3 教學管理機制不完善,課程不銜接
在高等院校中,教學管理制度影響著教學秩序與教學質量,所以說教學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如今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由于合作學校不同、專業不同、目標與要求不同等因素,使高校教學管理并不規范。同時,中外課程的銜接也是困難之一,在國內的教學中語言類課程可能回避專業課程所占比重更大,使專業課程知識不夠深入,不能跟隨時代的發展,影響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有效的發展。
2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的優化路徑
在高等院校中,良好的教學管理方式不僅影響著教學秩序的穩定,也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然而,高?;谥型夂献鬓k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也更困難,便要找到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的優化路徑,使中外合作辦學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培養一批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
2.1 提高國際化意識,規范招生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下,高校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國際化意識,認識到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主要的發展趨勢,也是促進學生了解國外文化、學習國外知識的一種渠道。高校要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進行教學管理就要在招生時有規范嚴格的招生政策,才能保證學生的教育水平以及質量。高職院校在招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時,也要按照其他專業的招生政策,設立標準的錄取分數線,嚴格進行專業的考試以及面試,錄取優質的學生,才能保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以及教學質量,提升中外合作辦學在社會中的聲譽。
2.2 建設師資隊伍,合理銜接課程
在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中,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是與外方合作辦學,因此高校在選取教師時要注重外語教學水平、了解國外文化背景以及專業的知識,也要聘請國外教師來進行專業的語言教學。同時,高校在安排的課程比重要合理,語言課程與專業課程要科學安排,并且要注重實際操作的訓練,將國內與國外的課程進行合理的銜接,完善中外課程體系。高校可以安排教師到合作的院校進行學習與交流,有效的進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高教師的國際化水平,加強師資力量。
2.3 完善教學管理機制,設立監督制度
中外合作辦學與普通的辦學不同,應設立專業的教學管理機構,完善教學管理機制。首先要明確中外合作辦學的目標、建立嚴格的標準要求以及充足的高素質教學管理人員,才能有效的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除此之外,還要設立專門的監管部門,讓中外合作院校都參與到教學管理評估制度的建設中來,結合兩校的標準制定教學管理監督制度。高等院校不只要對學生進行課程測試、實驗檢測等,還要對教師設立的監督評估制度,中方與外方教師共同管理,并且要與外方院校及時進行溝通,保證中外合作辦學后期更好的發展。
3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我國高校近年來推進發展的辦學模式之一,為豐富學生教育資源、建設國際化教學管理機制等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在高校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時,要認識到總中外合作辦學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更深入發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同時許多教學管理中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影響高校的辦學水平與效果。總的來說,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是目前的發展趨勢,改革與優化教學管理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生與學校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佳.淺議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的優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8(49):12-13.
[2]步光華.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07):20-21.
[3]文乾.教務管理人員工作效能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的優化[J].亞太教育,2016(01):195.
[4]彭婷,賀琛.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教學管理制度的創新[J].企業家天地,2009(05):56-57.
[5]徐玫.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管理與思考[J].科技與管理,200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