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榮
摘 要:經濟要發展,電力應先行,經濟的發展同時推動著電力發展,隨著電力系統建設規模的擴大,電力系統可靠運行水平日益提高,電力線損控制已經成為供電所管理體系中關注的重點問題。目前鄉村供電所管理還存在一定不足,無法發揮其在電力系統安全運行上的作用,因此,應將加強供電所管理作為重點研究內容,根據線損產生原因來制定管理措施,在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益上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鄉村;供電所;管理;降低線損
1 造成線損過高的主要原因
1.1 設備技術原因
1)電網線路布局不合理,存在部分低壓線路供電半徑過大的情況,長距離輸電使線損升高。2)農村低壓線路導線截面小,不能滿足負荷的要求,導致線損偏高。3)低壓線路無功補償容量不足或臺區無功補償電容器投運率較低,造成功率因數偏低。4)臺區三相負荷分配不均,造成線損較大。5)配變容量與負荷不匹配,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造成線損過高。6)用戶電能表存在計量誤差。
1.2 管理不到位
1)對降損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基層供電企業以保障供電和安全生產為主,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線損工作的重要性,臺區線損管理考核辦法和制度落實不到位,考核缺乏激勵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員工對于線損工作積極性不高。2)稽查管理不嚴。個別營抄員為圖省事,沒有加大稽查和處罰力度。企業對臺區抄表員的監管力度也不夠,沒有對其工作情況進行實時有效的監督。3)用電檢查力度不足。鄉鎮供電客戶較分散,基層供電服務工抄表催費工作繁重,部分抄表員用電檢查專業技能較低,導致部分竊電情況不能及時發現。
2 基于供電所管理的降低線損的方法
2.1 增強變壓器管理
針對鄉村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壓器管理問題,需要盡快完善管理計劃,做好變壓器維護工作,營造良好的電網運行環境。變壓器是系統中的重要設備之一,需要密切關注變壓器運行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變壓器故障問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因此,鄉村供電所應將管理重點放在變壓器定期監測和維護上,確保在變壓器作用下,有效調整系統中的電流分布,實現電流資源的供需平衡。當前管理指標還不明確,需要供電所對變壓器調整管理進行適當的調整,根據一段時間內變壓器管理效果,確定管理方案的改進措施。如在監測周期設定上,還要根據變壓器問題發生頻率,靈活調整監測周期。在保證變壓器監測結果時效性的基礎上,能快速解決變壓器問題,從而加大對電網線損的控制。
2.2 加強線損管理
在人員素質管理方面,要通過提高鄉村供電所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不斷創新降低線損的手段,確保電網運行效益較好。要通過培訓教育,逐步增強管理者的責任感,是線損管理科學開展的重要基礎。總表及戶表計量數值的準確性,是降低線損的主要因素。如果線損數據記錄不準確或遺漏時,將直接影響線損率計算,由此增加線損問題。因此,需要明確各崗位職能,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戶表管理,同時應根據設備容量和線路布局來完善管理手段。另外,需要做好檢查和檢修工作。如建立定期查表制度,可為有關工作的展開提供依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電網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電能使用信息,這些信息能為線損管理提供依據,在保證電表計量準確的條件下,加強電網線損管理。要求工作人員按照規章制度規范查表,不能隨意更改查表時間。另外,為了準確反映有關信息,確保設備運作穩定性,管理人員要采取先進的設備維修技術,保證系統內重要設備的可靠運行,取得預期的管理效果。
2.3 調整三相負荷平衡
在電網運行時,會進行對電力的傳輸,此時,就要做好對三相符合的平衡調整,通過對配電變壓器工作效率的有效增強,來達到減少線損率的目的。在進行對三相符合的調整時,應對配電變壓器三相電流的不平衡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能始終控制在10%以內,同時還應確保對電力干線和其支線始端的三相電流的調整,將其始終控制于20%的范圍內,以這些操作來保證線損率的有效減少,并實現對電能損耗的降低。
2.4 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能力
重視人才培訓與管理。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要保障應聘者具有專業的技能,綜合線損管理工作的內容與要求,制定完善的崗前培訓工作,要完善知識系統,保障其可以快速融入到線損工作中,避免因為人員素質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失誤性問題。同時,要根據規范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標準,完善考核制度,明確不同崗位的不同責任,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為線損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2.5 明確理論線損的計算方法,合理劃分崗位責任
理論線損計算主要有兩種方式,就是電量精算法以及均方根電流計算方式。理論線損計算要獲得單位主要電網、配電網以及低壓網接線圖,根據具體的布局分析,計算涉及到的相關線路內容,錄入變壓器等設備參數信息。獲得統計期間中不同時間段中發電機以及負荷參數信息,例如,主網計算要了解有功無功處理、有功無功負荷、電壓等相關信息內容,在完成之后對其進行統一的計算分析。理論線損的計算結構可以為電力企業線損工作開展指標確定等提供有效的參數。確定線損年度管理目標之后,電力企業要通過目標分解方式,在總線損目標的要求之下,落實對應線路、單位以及基層供電單位的各項內容,將其分解到不同崗位上,明確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與目標,強化管理,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管理人員要制定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對策與任務量指標,要有目的地開展工作,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6 加快配電網建設,綜合治理農網低電壓問題
低電壓治理的重點和思路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加快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進度,通過配變增點、增容改造和低壓線路改造解決現有存量低電壓問題臺區,在解決現有“低電壓”等突出問題的同時,不斷滿足未來負荷增長和網架結構優化完善需要;第二,完善低電壓綜合治理快速響應機制,對低電壓問題做到及時發現、迅速安排、快速治理;第三,加強配網運行維護管理,做好配變調壓及三相負荷平衡工作,杜絕應運行維護管理而導致的低電壓問題;第四,針對農網實際情況合理推廣調容變、調壓變等新技術,提高配網臺區無功補償裝置配置率。
2.7 進行法治宣傳
進行線損降低工作時,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某處用電線路集中,那么管理者就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在此處安排合適的人員展開巡邏,若是發現電力異常的現象,就及時的進行上報,同時安排技術水平足夠的工作人員進行分析,找到發生異常的原因并查明地點,制定好相應的解決措施,并落實策略的應用;在實際工作中,針對基層的管理人員,應進行定期的培訓,加強其法律意識,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對竊電行為的稽查要加大力度,對于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就要嚴懲不貸;確保法律宣傳工作的全面開展,各個領域均離不開電力事業的工作,因此應把所進行的宣傳進行到生活的各個地方。
3 結語
導致供電系統發生線損的原因較多,實際進行供電管理時,需要注重管理技術的創新,根據電力系統運行實際問題,制定管理方案,以便充分發揮供電所管理在系統安全運行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濤.鄉村供電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線損的方法研究[J].鄉村科技,2017(06):91-92.
[2]郭志.農村供電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J].低碳世界,2015(35):61-62.
[3]姚春艷,姚偉敏,于炎偉.供電所線損管理的要點分析[J].電子測試,2015(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