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張會 王嵐 孫小諾
摘要 ? ?為了更好地開展人影工作、提高人影工作的水平和效益,特對保定市人影工作進行調研。本文分析了保定市人影工作現狀和作業需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保定市人影工作發展對策,以期為促進保定市人影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人工影響天氣;現狀;作業需求;問題;對策;河北保定
中圖分類號 ? ?P48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3-017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保定市位于華北平原腹地、太行山脈東麓,地形以山區(含深山區、淺山區和丘陵地區)、平原、洼淀區為主,西北部為山區,東南部為平原,總面積2.2萬km2,人口1 119萬人。保定市地形復雜且氣象災害天氣(暴雨、冰雹、干旱、霧、霾等)頻發。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工業化加快影響,全市水資源日漸匱乏,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國平均值的1/7,大多數河流常年干涸,地下水嚴重過度開采。保定市是農業大市,全市常年糧食種植面積80萬hm2,蔬菜種植面積13.3萬hm2,年產林果150萬t以上。保定市緊鄰北京南部,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支撐區,是京、津、冀生態建設、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的“主戰場”。為充分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減輕冰雹災害損失、改善生態環境,保定市常年開展以高炮、火箭、碘化銀發生爐為主要工具的人影作業,在服務農業生產、緩解水資源緊缺、防災減災、保護生態環境以及保障重大社會活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 ?現狀
1.1 ? ?業務體系
保定市人影天氣工作由保定市氣象局負責組織實施,具體工作由保定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負責統一指揮調度和協調。設有人影業務機構——保定市人影天氣作業指揮中心,業務崗位有作業指揮、效益評估、設備網絡保障等,各崗位配備專職業務人員。各縣(市、區)人影工作大部分由當地氣象局負責開展,淶源縣人工防雹由縣農業局負責,增雨作業由淶源氣象局負責,淶水縣防雹和增雨均由縣林業局下屬的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負責。各縣人影管理機構負責本縣(市、區)轄區人工增雨防雹作業的組織與管理。市、縣、作業單位三級業務分工明確,市、縣、作業單位三級業務布局、業務崗位設置清晰,崗位職責明確,各項任務落實到崗、責任落實到人。
1.2 ? ?作業點布局
在各級政府和省氣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有18個縣(市、區)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但由于雄安新區和新機場的建設,東部平原的部分作業點人影作業受到限制。目前,保定市現有火箭作業站點18個、高炮作業站點22個、高山碘化銀地基煙爐15個,其中通過省級安全等級評定的作業站點有24個。按照每門高炮的有效作業面積78 km2、火箭200 km2、煙爐100 km2的標準(S=πR2,高炮R=5 km,火箭R=8 km,煙爐R=6 km)計算,現有地面作業裝備可以有效覆蓋面積約6 800 km2,相對全區總面積約22 000 km2而言,僅占31%。
1.3 ? ?作業裝備情況
保定人影作業裝備數量與種類型號多。高炮作業點22個,共有28門高炮(6門單管37高炮、21門雙管37高炮、1門57高炮);18個火箭作業點,共有20部火箭架(6部中天WR98火箭架、6部內蒙556廠RY1-6300、6部江西9394廠的BL-1A火箭架、2部中兵火箭架);煙爐15臺(內蒙556廠RDY型6臺、內蒙556廠RDJ-1型2臺、江西9394廠Y700型5臺,中天ZY型2臺)。
2 ? ?作業需求
保定人影工作以前以夏季防雹和冬、春旱季增雨雪作業為主,近年來人影工作需求發生顯著變化。一是大型社會活動人影保障任務增多。從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及國慶60周年人影保障開始,到2018年的全運會及保定的旅發大會,諸多重大社會活動都具有人影保障需求。二是森林防火(突發森林火災)人影保障任務增多。隨著保定西部山區生態改善和森林覆蓋率的逐漸增加,森林防火壓力越來越大,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有森林火災發生,發生火災后均接到適時開展增雨作業配合滅火的命令。另外,通過秋、冬、春季開展增雨雪作業,降低西部山區森林防火等級的需求也十分強烈。三是大氣污染防治觸發的重污染天氣人工影響天氣干預的需求增多[1-2]。按市大氣辦要求制訂了重污染天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方案,多次在重污染天氣時開展增雨雪作業。四是基于生態修復、生態保持的人工增雨雪作業需求增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白洋淀流域生態修復與水土保持對人影增雨雪作業的需求旺盛。五是山區林果產區扶貧攻堅的人影防雹作業需求增多。隨著扶貧攻堅工作的持續開展,許多貧困山區發展了林果業,雹災成為影響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人影防雹實施保護需求強烈。
3 ? ?存在的問題
3.1 ? ?作業能力不足
根據保定市現有地面人影作業裝備包括高炮、火箭和煙爐,按照每門高炮的有效作業面積計算,現有地面作業裝備可以有效覆蓋面積6 800 km2,相對全區總面積(約22 000 km2)的31%,尚有相當大的區域未能覆蓋,作業能力明顯不足。
3.2 ? ?作業不利因素增加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國家和省以及保定區域陸續建設了高速公路、高鐵、城際鐵路、國道、省道,路網結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北京及周邊機場的建設使區域上空飛行密度越來越大,平原地區開展地面高炮、火箭人工防雹與增雨雪作業所需的空域申請越來越難。由于城鎮化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和人口數量增加,村莊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使保定市實施人工影響天氣安全作業、規模化作業受到嚴重制約。特別是高碑店市、容城縣、雄縣、安新縣、高陽縣、蠡縣、安國市、望都等8個縣(市、區)的作業點,受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而無法實時有效開展增雨防雹作業。
3.3 ? ?科學決策指揮能力有待提升
受諸多因素制約,目前市、縣兩級人影業務單位,沒有形成硬件設備統一、功能完善(作業條件預報預警、作業時機部位選擇、作業方案設計、跟蹤指揮、效果評估、信息傳輸等功能一體)的人影作業指揮系統和業務運行機制;作業指揮人員也缺乏專業的科學分析、決策、指揮的知識和能力,缺乏總體統一設計、統一指揮,事實上存在決策能力不足和盲目作業的問題。
3.4 ? ?監測預報、預警和識別能力不足
保定市無氣象探測雷達,不能對云狀、云高、云量等作業條件進行識別,無法滿足人影天氣作業的需求;增雨防雹作業需要探測云中相態結構、氣態、液態水含量及云粒子分布特征,所需的偏振雷達、微波輻射計、激光雨滴譜儀等專門技術裝備亟待配備。
3.5 ? ?事故處置賠償機制有待建立
雖然各個廠家彈藥安全技術不斷改進升級,但是人影作業安全生產事故仍有可能發生。因此,人影作業安全生產事故處置賠償機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3.6 ? ?人影作業人員待遇偏低
各縣人影作業人員待遇不均衡,月薪僅為300~1 500元。待遇低嚴重影響人影隊伍的穩定性,不利于提高人影作業人員的積極性,嚴重制約高素質人員加入人影作業隊伍。
4 ? ?對策
4.1 ? ?強化防雹減災和增雨抗旱服務,保障農業生產
各縣(市、區)要在主要林果產區、特色農業種植區、大型農業園區,科學合理布設人影作業點,組織開展人工防雹與人工增雨作業,最大程度減輕冰雹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各相關縣(市、區)政府要制定年度人影工作方案與實施計劃,加強組織,加大作業力度,確保農業豐產豐收,確保農民不因雹災致貧或返貧。
4.2 ? ?大力推進河北省白洋淀流域生態修復人工影響天氣保障服務
在白洋淀上游主要河流及四大水庫流域,合理布設地面火箭與高山煙爐作業點,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為生態修復、大氣污染治理、降低森林火險等級、農業抗旱等提供人影保障服務。
4.3 ? ?全力做好突發事件應對和重大活動保障
建立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制定完善應急響應預案,當遇到突發森林火災或重大社會活動時,可及時啟動相應的人影保障作業。加強技術儲備和實戰演練,適時開展局部地區人工消云減雨作業,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進行。
4.4 ? ?推進人影作業點標準化建設,強化基礎保障能力
加大原有作業點和新建作業點標準化建設力度,嚴格按照地面作業點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進行建設;提升高炮、火箭發射裝置的自動化水平和彈藥的可靠性。
4.5 ? ?提高指揮調度水平
進一步完善人影天氣作業指揮體系,建立具有科學決策指揮和快速反應、功能完善、運行穩定、保障有力的市、縣兩級人影作業指揮業務平臺,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形成統一協調、區域聯防、跨區作業的人影業務能力和運行機制,提高作業科學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
4.6 ? ?完善安全監管體系
建立責任明確、操作規范、制度嚴格、措施到位的人影作業安全管理體系[3-4]。加快推進人影裝備與彈藥物聯網建設,加強空域申請、彈藥儲運、作業環境等重點環節的管理與監督檢查,強化裝備、彈藥購置的質量監督,依法落實購銷、儲運等管理制度,杜絕發生責任事故。加強人影作業人員安全作業培訓,落實作業人員安全保險。完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加強聯合應急演練,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建立有效的事故處置賠償機制,督促人影彈藥生產廠家增加保險賠付額度,統籌設立人影事故賠償基金。
4.7 ? ?加強科普宣傳
把人工影響天氣作為氣象科普公益宣傳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網站、報紙、電視、微信、微博等載體,提高全社會對人工影響天氣的科學認識,營造良好的人影工作氛圍。
5 ? ?參考文獻
[1] 洪延超,雷恒池.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響天氣研究進展和思考[J].氣候與環境研究,2012,17(6):951-967.
[2] 賀永全.海東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現狀與思考[J].青海農林科技,2016(3):49-52.
[3] 金鋼鐵,金龍范.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思考[J].吉林農業,2018(13):105-106.
[4] 魯翠英.人工影響天氣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及發展建議[J].南方農業,2018,12(2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