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榮 李永霞 鄭靜靜 王敏
摘 ? ?要: 現今,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情況直接影響嬰幼兒的成長與發展。通過對衡水市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現狀的調查,發現存在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觀念較為傳統,早教機構早期教育指導輻射不足,社區早期教育指導缺失等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提高嬰幼兒家長科學育兒素養,拓寬早教機構早期教育指導范圍,發揮社區早期教育指導效能,健全政府早期教育指導管理機制等建議,促進嬰幼兒早期教育有效指導。
關鍵詞: 嬰幼兒 ? ?早期教育 ? ?教育指導
近年來黨和國家日益關注“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將其視為重要的民生問題。《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婦字〔2010〕6號)《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從法規層面,面向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兒童教育機構及相關部門、媒體等,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提出了較為清晰的指導原則、內容及要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強調“廣泛深入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科學教育理念,推廣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樹立正確育兒觀念”等。為切實提高衡水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質量,開展面向衡水市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現狀調查,滿足衡水市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需求,構建衡水市0—3歲早期教育指導體系貢獻力量。
一、研究方法
根據本項目研究目的,在衡水市桃城區、濱湖新區、開發區和冀州區主要社區,通過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遴選0—3歲嬰幼兒家長300人,發放《衡水市0—3歲早期教育指導現狀調查問卷》,問卷涉及內容包括家長早期教育觀念、家長早期教育指導需求、家長接受的早期教育指導方式途徑與內容、接受指導的效果等。問卷發放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8份,有效回收率為92.67%。并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隨機選取5位家長及3位早教機構、社區及政府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進行深度訪談,旨在深入調查了解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現狀。
二、調研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處理、訪談資文本分析等進行研究資料收集與處理,發現衡水市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存在以下問題:
(一)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觀念較為傳統和行動盲從
被調查的0—3歲嬰幼兒家長存在兩極分化,認為“對0—3歲嬰幼兒無須早期教育”及“對0—3歲嬰幼兒需特別重視早期教育的”家長占比較多,分別占被調查家長的43.5%和42.7%。可見被調查的0—3歲嬰幼兒家長,一部分忽視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發展無關緊要,另一部分家長由于受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理影響,盲目跟隨早期教育大流,重視早期教育,過于關注0—3歲子女的成長;早期教育具體實施方面,被調查的嬰幼兒家長一部分多為“隔代父母看護,以吃好喝好等養護為主”,另一部分多以“年輕母親負責看護,以上早教中心機構等為主”。可見被調查的0—3歲嬰幼兒家長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實踐,或沿襲以往的家庭育兒觀念,對0—3歲嬰幼兒只重視營養、身體健康即可,或過于盲從追逐各種育兒理念,盲目信任早教機構可完全承擔起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
(二)早教機構對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輻射不足
早教機構,是對0—3歲嬰幼兒親子園、早期潛能開發機構等的統稱。早教機構作為當前社會組織中針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專業機構,不僅承擔著對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更肩負著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專業指導的重任。調查顯示,被調查的0—3歲嬰幼兒家長中,接受過早期教育指導的主要途徑和來源是早教機構,占接受早期教育指導家長的83.7%。問卷及訪談結果表明,雖然家長主要通過早教機構接受早期教育指導,但并非全部上過早教機構的嬰幼兒的家長都接受過早教機構的早期教育指導。相當一部分選擇0—3歲在家看護的嬰幼兒家長更難以獲得專業機構的早期教育指導。由此可見,早教機構不僅未對全部入機構的嬰幼兒家長進行早期教育指導,更難以滿足覆蓋全市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需求。
(三)社區對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缺失
社區作為當前衡水市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不僅為社區城鎮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更擔負對社區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指導的責任。調查顯示,衡水市社區僅開展嬰幼兒健康體檢、預防接種等工作,尚未對社區內0—3歲嬰幼兒家長開展針對性的早期教育指導工作。由此可見,社區在我市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方面尚需深入開展系列工作。
(四)政府對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管理缺位
政府是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體系的重要管理者、監督者。調查表明,被調查的0—3歲嬰幼兒家長大多不了解政府機構在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管理的職責和功能。訪談中早教機構管理人員希望政府主管教育的相關職能部門能統籌協調對全市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對其進行系統的監管。政府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在訪談中談到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要系統規范。由此可見,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尚需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三、建議
(一)提高嬰幼兒家長自身的科學育兒素養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發現嬰幼兒家長素質有待提升。首先,嬰幼兒家長應提升育兒觀念,敢于摒棄以往的育兒觀,認識到養育子女是父母的第一重任,更新育兒理念。其次,嬰幼兒家長應自覺主動地豐富育兒知識,多涉獵些早期教育書籍、期刊、報紙,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及大數據技術,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手機QQ、微信網絡新媒體等多種途徑,自主學習早期教育相關知識,獲得早期教育科學的理論內容。再次,強化科學育兒的實踐。嬰幼兒家長應自覺在家庭中積極將學習的早期教育知識、技能運用到子女早期教育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早期教育素養。
(二)切實拓寬早教機構對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范圍
早教機構應充分明確自身對社會服務的功能定位,不斷拓寬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范圍。首先,需對本機構內所有嬰幼兒家長進行分批次、分輪次的早期教育指導;其次,早教機構可通過會演、節日慶典、講座、親子活動等多樣化的形式,在衡水市區主要廣場進行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再次,早教機構可利用網絡新媒體,通過公眾號、網站等形式為更多的0—3歲嬰幼兒家長提供早期教育的指導服務,切實拓寬早教機構早期教育指導的范圍。
(三)充分發揮社區對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效能
社區在做好現有的社區城鎮人口服務的基礎上,加大對社區內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服務力度。加大社區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站等配套建設的力度,明確專人、崗位及相關職責,深入住戶,扎實開展社區0—3歲嬰幼兒家長基本情況、家長早期教育指導需求等的調研,并充分借助衡水學院學前教育專家團隊、衡水地區早教機構專業人員等資源,切實為社區家長早期教育指導提供專題講座、工作坊、家庭教育咨詢等指導性服務,以發揮應有的效能。
(四)健全政府對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管理機制
為全面推進新時代嬰幼兒素質的提升,政府需完善對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管理體系。鼓勵衡水地區高校積極培育0—3歲早期教育專業人員,鼓勵嬰幼兒家長、畢業生、下崗人員及農民工等失業群體修讀早期教育指導相關內容,提高早期教育指導力及就業競爭力,以滿足社區、早教機構及廣大0—3歲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需求。統籌協調社區、早教機構、高校等專業的早教指導資源,完善對嬰幼兒家長早期教育指導的相關管理制度,明確專門部門人員負責對其的監督考核及管理,為衡水市0—3歲公益性普惠性早期教育指導體系的構建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玲.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家長教養行為誤區分析與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8(8).
[2]廖思斯.早教機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價值、難題與思路[J].教育觀察,2018(7).
[3]張惠.0—3歲嬰幼兒社區早教服務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路徑[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12).
基金項目:衡水學院校級課題(2018LX11)資助,衡水學院教改項目(jg2018089),衡水學院特色課程建設項目(2017 tsk0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