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艷玲
摘 ? ?要: 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所占分值越來越大。本文結合歷年試題探討怎樣有效提高此類題目的得分,尋找解題技巧和方法,力求將解題方法概要化、格式化。
關鍵詞: 中考語文 ? ?現代文閱讀 ? ?解題技巧
初中學業考試不僅是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綜合性考試,更是莘莘學子初中畢業及高中升學的唯一衡量標準。筆者通過分析近年來的中考語文學科熱點,從我省各地市考試題目來看,中考現代文閱讀對學生知識的考查已經實現了閱讀數量和表達能力的有機統一、高度結合。
中考現代文閱讀主要包括記敘文與小說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和散文閱讀四大部分。筆者根據我省近幾年語文中考試題及考試評分要求,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體驗,著重以具備“三種能力”和掌握“五個作用”為切入點,在文中逐一對“把主旨、找文眼、抓分值”三種能力進行探討,并結合歷年真題解析如何掌握“題目、句子、修辭、描寫、記敘”在現代文閱讀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總結提煉答題方法,分析歸納答題技巧,以“拋磚引玉”,發展學生的廣闊思維和創新能力。
一、具備三種能力
筆者所說的三種能力,其實是通過對現代文的不斷閱讀和反思總結,逐漸培養語感和技巧,具備在通篇閱讀文章以后迅速找到文章主旨思想、明晰文章脈絡結構和審清題目準確作答的能力。只要具備了這三種能力,在遇到現代文閱讀有關考試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信手拈來,才能在競賽中占得先機,贏在當下。
(一)把主旨的能力
有人將把握主旨的能力概括為從略讀到精讀的轉換能力,實際上是一個意思的不同表達。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首先要養成拿到文章后就快速通篇閱讀的習慣,培養和鍛煉自己通過快速瀏覽全文迅速找到文章主題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力爭在這一遍快速瀏覽時就整理出文章的基本意思,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知道文章講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作者最想表達的觀點是什么?文章的段落結構是什么?文章中有哪些關鍵語句?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其次,帶著上面的問題細讀文章,這一遍閱讀要真正讀懂文章,全面掌握文章內容和要義,把文章的段落和結構弄清楚,結合作者的寫作手法把文章主旨內容掌握清楚,這樣就能在閱讀過程中從文章中找到解答問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抓住“文章的主旨”。
(二)找文眼的能力
也許有同學會問“什么是文眼”?簡言之,題眼就是文章的眼睛和靈魂。所有形式的文章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學生遇到課外文章閱讀時,如果能夠找到文章的文眼,就掌握了文章的靈魂,把握住了文章的整體,俗話說“牽住了牛鼻子”。例如:記敘文有寫景、寫人、言物和記事等多種體裁,一看題目就能基本判斷出文章的內容和文眼,揣摩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如《變色龍》這篇文章,就是從題目開始著手解析,文章的表層含義指變色的蜥蜴,深層含義指沙皇警察,作者通過“變色”這個文眼,借寫變色龍這種動物諷刺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欺下媚上的沙皇警察形象。說明文的文眼往往隱含在題目之中,起到強調說明對象或對象特征的作用,例如文章《跳出地球看“地震”》,題目中就出現了文眼——地震,進而可以得知文章下一步想要說明的就是地震這個現象,通過這個現象引申出我國古代到現代的地震研究和發明。學生可以根據文眼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找出能夠生動體現說明對象的語句。
(三)抓分值的能力
有一種觀點認為現代文閱讀只要回答出題目考查的要點和文章的關鍵詞就能得分,其實,這是一種相對片面和不嚴謹的說法。現代文考試中要取得理想分值,一定要講究答題的規范化和格式化,考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完整規范地作答,做到語句通順流暢,語言文字沒有錯別字。考生對文章或者句子意圖、目的的理解完全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要服從和服務于主旨,二是要為體現某個主體對象服務。例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懷和精神?有的考生直接作答是“先憂后樂的精神”,雖然內容是對的,但是答題不規范、不完整,必然不會得到高分。完整的答案應該是:做官者應該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積極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分憂解難,為廣大人民謀福利,表現出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擔當與寬廣的心胸氣魄。
二、掌握五個作用
上一章節提到的提高現代文閱讀需要具備的三種能力,是從主觀上對學生提的一個要求。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從客觀上就現代文的五個作用與各位探討學習。
(一)題目的作用
一般而言,一篇文章的題目往往有兩個內涵,其中一個是題目自身的含義,另外一個是題目隱含的深層次含義。
例如:小說中,“鎖王”是指什么?(2017年,煙臺市中考題目)。這里,“鎖王”有兩個不同的含義,一個是指“物”,即別人打不開(技術指標過硬)的鎖;一個是指“人”,即設計這種別人打不開、技術過硬的鎖的人。
再來分析,題目的作用具體有哪些?都是什么作用?結合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題目主要有三個重要作用:一是在文章結構上起主導線索的作用,能夠貫穿全文,使文章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二是在文章內容上起到歸納點題的作用,寫了哪些事件,突出了文章的哪些主旨思想,并且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三是起到激發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的作用。
例如:小說以“洋蔥”為題有什么作用?試簡要分析。(2017年,日照市中考題目)。在該現代文閱讀中,作者以“洋蔥”為題,使文章在結構有了線索,故事以“洋蔥”為發展脈絡,并且始終貫穿全文,使全文在“題形意”方面整體形成一個有機結合體。作者運用鋪墊伏筆的寫法,開篇就寫洋蔥為后來小米追問母親、母親回答解密提前做足了鋪墊,為后來高度升華文章的主旨打下伏筆。
(二)句子的作用
一篇優美的文章離不開句子所起的作用,其中開篇句、中間句和結尾句在文章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和明顯。開篇句一般是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引起下文,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調,以此引起讀者的濃厚興趣;中間句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依據上文承接下文,并展開描寫和敘述;結尾句的作用主要是總結全文、升華情感、書物言志,用以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就“中間句”的作用舉例說明。
例如:文章第2段有何作用?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2017年,濟寧市中考題目)
該題目就是考查中間句在文章里的作用。考生可以中間句能夠“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為思路對文章進行閱讀賞析,這段話巧妙地承接上文講述了胡記面館的好口碑,自然引出下面對胡記面館精細的工藝流程進行描寫。既突出了老胡誠實守信、堅守規矩,又為后來老胡反對兒子破壞商業規矩做足了鋪墊。
(三)修辭的作用
中考現代文閱讀中對句子的賞析是必考項目之一,近幾年一般分值設定為4分,設定題量為2個,基本以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對于這類題目,我總結的是“四字”答題法,主要技巧是:技(表達方式、動詞、形容詞、修辭、表現手法等)+(情)境+情(理)+效(果),結合試題具體講一講“比喻”和“擬人”的賞析方法。
比喻就是把某一物比作另一物,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一物的形象,突出強調其特點,并借此抒發對某一物的情感,使讀者便于接受和理解。
例如:賞析“每到八九月間,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2015年,日照市中考題目)。文章中的這一段描寫就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綴滿棗樹的半紅半綠的棗兒”比喻成“一片彩色的瀑布”,作者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棗兒的數量之多和色彩之豐富,突出描寫了棗樹生機勃勃的生命力,抒發了對作者棗樹的喜愛和贊揚,這類描寫手法能夠讓讀者見字如面,留下深刻而久遠的印象。
擬人就是把某一物人格化,將人的情感賦予特定的物,將物的形象予以生動的展現,既突出了對物的描寫,又抒發了人的感情。通過這一手法,不但能讓讀者容易理解,還能將物的描寫更生動,從而增強語言的渲染力和表現力。
例如:葉兒們努力地貼向地面,那是一種力量爆發前,手腳觸地的姿勢。(2016年,濰坊市中考題目)。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就是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葉子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巧妙使用努力、力量、手腳等人物化詞語加以修飾,活靈活現地將蒲公英緊貼地面、堅強生長的狀態表現出來,不但使蒲公英的形象生動躍然紙上,增強蒲公英的立體感,更借寫蒲公英抒發對頑強生命力的贊頌之情。
(四)描寫的作用
一篇好的文章對于景物的描寫要求非常嚴格和細致,景物描寫要向讀者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天氣、地點等細節,以此渲染文章主旨要表達的氣氛,烘托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心理變化和內心感受,通過景物描寫襯托出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通過景物的變化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抒發作者要表達的濃厚情感。
例如:天快亮的時候,一陣可怕的寂靜從四周蔓延過,眼睜睜地看著涌動著的浪,幾乎在瞬間就凝固住了,滑行的漁船也凍結在冰里。(2015年,濰坊市中考題目)
通過閱讀文章可知,作者在文中交代了父子二人打魚的時間、季節和環境,突出表現了環境的惡劣,渲染了緊張的氣氛,烘托了人物的形象。隨著作者對景物描寫的進展,“父親”鎮定、勇敢和愛兒子的性格特征更加鮮活和突出,這樣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為下文砸冰、扒冰等做鋪墊。
(五)記敘的作用
記敘分為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方式,文章中不同記敘方法起的作用各不相同。順敘是按時間順序記敘,使文章條理清楚、脈絡清晰。倒敘是為了設置懸念,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吸引讀者的關注。插敘也稱補敘,是為了使文章內容更豐富、人物形象更豐滿、故事情節更曲折,使文章結構更緊湊,更能突出文章的思想主旨。
例如:這篇散文按照什么順序描寫家鄉柿子樹的景色?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015年,菏澤市中考題目)
通過閱讀文章發現,作者在此處采用了倒敘的寫作手法,主要通過生動的描寫讓文章產生懸念,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有效避免了簡單敘述的蒼白和文章結構的單一。
以上是筆者結合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實踐,通過梳理歷年現代文閱讀的經典試題得出的一些想法,意在拋磚引玉,讓學生舉一反三,摸索適合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生活是語文最好的外延和拓展,日常生活的積累非常重要。要在不斷的知識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摸索總結經驗和方法,提高閱讀技巧和能力。每年的“中考季”都寄托了家長和學子的殷殷期盼,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就必須首先贏下中考,在考試中靈活應對各種體裁的現代文,熟練運用現代文閱讀技巧,做到融會貫通、駕輕就熟。
參考文獻:
[1]髙如霞.初中語文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答題技巧[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224.
[2]姜紫云.提高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的指導策略[J].甘肅教育,2018(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