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本文先從存貨審計理論入手,說明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重點管理的項目之一,再通過存貨審計理論的分析,說明存貨審計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性,所以加強存貨審計尤為重要,隨著審計行業的發展,風險導向審計占有主導地位,存貨審計就是在此基礎上對存貨項目進行風險評估、了解分析存貨內部控制,并對存貨項目進行實質性測,實現審計目標。
[關鍵詞]存貨;審計方法;風險評估;內部控制;實質性測試
[中圖分類號]F239.4 [文獻標識碼]A
存貨是資產負債表重要項目,也是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存貨的周轉速度影響企業的流動比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而存貨因為自身的特點,品種繁多、金額較大,管理不當,容易毀損、變質,導致企業的盈利和虧損無法準確核算,對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無法確知,給國家稅收帶來影響,造成國民生產總值統計不實,因此有必要加強企業存貨審計。
1 存貨審計難點
存貨的特點是品種繁多,占用資金比重很大,流動性強,周轉快,又因為審計時間、審計力量有限,審計工作任務重,需要花費較高的技術和精力,所以存貨審計是審計工作的一大難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存貨數量多,原材料、輔助材料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統計,盤點困難;存貨由于陳舊、過時、管理不善、回損、變質,存貨的質量難以保證;不同企業,存貨核算繁瑣,造成計價困難,這些難點都需要審計人員選擇科學、嚴謹的審計工作方法,增加樣本量,擴大審計覆蓋面,對企業存貨進行審計核準,既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還要有敏銳的專業判斷,綜合分析能力以及風險評估與控制能力。因此,大有必要加強對存貨審計的研究。
2 存貨審計方法
存貨審計有多種方法,比如盤點法、調解法、鑒定法、抽查法、核對法、審閱法、復算法、分析法、比較法等;這些審計方法屬于常規方法。而目前的風險導向審計體系在這些審計方法的基礎上,又納入了戰略管理思想和系統論的思想,從而建立了更高層次的審計風險分析框架,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對被審計單位存在風險進行評估,確定審計的重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運用,與過去相比,高審計風險現象有了極大改觀,注冊會計師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的能力明顯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價值得以實現。
3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存貨審計中的實施
3.1 明確存貨審計目標
存貨審計要實現七個方面的目標:第一方面證實企業有存貨并且是真實存在的;第二方面證實所有的存貨都統計在內是完整的;第三方面證實所有的存貨都歸企業所有具有所有權;第四方面證實存貨的計價是正確的合理的;第五方面證實存貨的采購和銷售業務是合法經營的;第六方面證實存貨賬務處理和存貨記錄截止期是正確的不存在跨期計提;第七方面證實存貨披露的正確性。
3.2 審計風險模型探究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和外延相比傳統審計擴大了,眾所周知審計風險模型中,審計風險的確定,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之積,而重大錯報風險取決于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之積,在審計工作中審計風險一般是一個確定的數值,注冊會計師只有對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評估,才能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以此來設定審計程序。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主要是對會計報表整體層次風險和認定層次風險的評估。通過這個風險模型,結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特點,審計人員站在企業戰略的角度分析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產品、經營模式、剩余風險等,把握審計的源頭,從宏觀上把控,發現、測算會計報表錯報的金額是否在可接受的風險承擔范圍之內,如果方法運用得當、判斷準確、評估恰當,評估的戰略風險概率在5%以內,可以承接此項目審計,繼續審計分析認定層次風險概率,再將二者有機結合分析重大錯報風險概率,根據得出的總體錯報風險概率和重大錯報風險概率,計算檢查風險概率,以此確認實質性測試范圍和重點,如果大于5%,此審計項目不可接受,終止審計,此方法不僅節約審計成本還可以降低審計風險。
3.3 評估存貨審計存在的風險
3.3.1 評估企業存貨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
審計工作往往從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入手,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內外部環境,是風險評估的首要前提和基礎,內部控制風險因素主要與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措施、信息與溝通、監督等要素相關,除此還要考慮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建設、實施和效果,內部控制設計得再好也不能百分百確保內部控制有效,有制度沒有執行力,內部人員串通一氣,監督不作為,也會使內部控制失效,甚至造成貪污、犯罪,正所謂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
3.3.2 存貨數量確定、質量評價、計價認定風險
存貨數量多、種類多,小到零件配件大到中型組部件,生產、耗用、銷售周轉快,流動性強,具體情況除了存貨管理人員,其他人員入手清查很難,另外有些存貨陳舊過時的速度和易損壞程度較快,須由專業人員認定,審計人員由于專業所限,很難對存貨質量進行評估,還有個別存貨加工成本需要分配計算,審計人員需要從勞資、生產、財務等部門收集大量數據,而數據的收集和復核也存在較大風險。
3.3.3 存貨資產監盤風險
存貨資產監盤審計是重要的審計程序,監盤風險主要來自盤點人員虛報、錯報存貨數量和金額,存貨質量的認定、減值準備的認定不實,長期掛賬以次充好,以及監盤人員能不能利用監盤有效控制整個監盤程序,從而找出、發現存貨存在以上問題風險。
4 存貨審計風險應對措施
(1)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測試、評價以確定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審計人員應注重了解并收集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內外部資料,根據所得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比如:外部環境考慮整個行業狀況整體水平、行業關鍵指標、市場供求狀況、經營周期、法律環境以及監管環境等;內部環境考慮被審計單位自身特點、組織架構、經營管理觀念、戰略風險選擇、業績衡量標準和設定的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 。初步判斷被審計單位存在重大錯報的主客觀原因。選擇相應程序實現審計目標,例如對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內部相關管理人員口頭問詢、觀察和檢查。完善的存貨資產內控制度建設和內控制度日常執行有效,在保證資產安全完整、促進資產發揮應有效果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反之亦然。
(2)在風險導向審計前提下,審計重點要確定存貨審計重要性水平,對存貨進行計價、截止、監盤審計程序,確定被審計單位存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所有權歸屬。監盤是存貨的核心,必須保證監盤履行嚴格的審計程序,審計人員必須現場監盤,必要時要親自過數復核,審計人員還要在監盤過程中關注存貨質量問題,老、舊、腐爛、變質、積壓的存貨要做重新認定,對于無法監盤的存貨要采用函證和查閱相關文件、記錄加以確認。對于期末前后購進、發出存貨,實施存貨截止性測試,以確定無漏記、錯記下一會計期間的交易。
(3)風險導向審計下對被審計單位重大交易事項進行實質性測試程序,對企業的成本和計價進行測試,獲取直接證據,得出審計結論。實質性測試主要有兩種方式細節測試和分析程序,細節測試主要是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具體細節進行測試,例如采用抽樣審計方法,抽取部分定貨單作為樣本,審核定貨單樣本是否附有合法合規的原始憑證,如請購單、其他批準文件、供應商發票,并根據現金日記賬追查購貨發票,以驗證購貨交易的真實性,通過日記賬、有關存貨明細賬、總分類賬之間的核對驗證存貨數量和金額是否相符。分析程序是對財務數據、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對比、分析各年數據的變化、變化幅度,從而找出變化原因是否正常,為細節性測試提供正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周潔茹,陳雙生.基于風向導向模式下的企業存貨審計[J].管理觀察,2017(10).
[2] 沈萍.存貨審計風險及應對[J].財會學習,2017(05).
[3] 胡翠.風向導向審計下企業存貨內部控制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08).
[收稿日期]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