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璐 佟飛



[摘要]休閑農業是在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為滿足城里人休閑需求,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以平度市為例,探究了平度市休閑農業發展中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存在的問題以及平度市休閑農業發展中科技服務的不足,進而提出完善平度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平度;休閑農業;農業科技服務需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353[文獻標識碼]A
1 平度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1.1 經營現狀
平度市有80多萬農業人口,從事休閑農業的人數在2016年達到了3.448萬人,休閑農戶人均收入27969元,休閑農業總產值達到了6.65億元,全年接待游客135.4萬人,人均消費52.83元,帶動農戶14979戶。從2013年到2017年傳統農戶人均年收入雖有小幅上升,但總體變化不大;休閑農戶的人均收入增加率分別為14.66%、18.05%、13.10%、14.64%。目前規模較大的12個觀光園管理相對規范,每年共接待游客120余萬人次,有近三萬從業人員,解決了當地兩萬多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
平度市休閑農業近幾年一直蓬勃發展,從2013年到2016年,平度市休閑農業產值一直呈增加趨勢,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雖然也在上升,但總體還是偏小,這與我國休閑農業起步較晚、重視較晚,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平度市現在發展農業的工作重心大幅偏向特色農業和農業旅游,但想要使休閑農業真正成為平度市經濟創收的新支柱依然任重道遠。
1.2 經營模式
休閑農業發展模式選擇的重點是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發展模式。平度市不斷調整自身產業結構,幫助經營戶尋求多樣化、科學化、特色化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目前看來主要有四種類型:生態觀光園、休閑采摘園、農家樂和特色民俗體驗。這四種類型在不斷發展中還相互融合,有很多大的經營戶采用多種模式同時發展的方式,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收益。生態觀光園和特色民俗體驗通常設立在休閑個體農戶較密集的地區,由鎮政府、企業或者大型合作社牽頭,依托特色農業產業和特色文化景觀資源,投入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進行較有力度的宣傳,形成產業化的經營。
1.3 相關政策支持
2016年6月,平度市成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同年青島市農委制定出臺的《關于加大支持平度市農村發展改革工作的意見》指出,支持平度市加快發展休閑生態農業。指導平度市編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規劃,推進大澤山生態小鎮等重點農村旅游項目建設;以大沽河沿岸現代農業園區和北部山區為核心,規劃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011年《平度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加強政策扶持,保障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梢姡蓍e農業已經受到了各級市政府的高度關注。
2平度市休閑農業科技服務現狀分析
2.1 休閑農業科技服務的供給機制
平度市農業科技服務還是主要依靠政府服務機制,一些社會組織為輔,實際調研總結,平度市針對休閑農業的農業科技服務主體有四種:市農業局技術人員、鄉鎮農技站技術人員、其他社會組織技術人員、高校農業專家。服務的對象目前主要是大規模休閑農業產業區的從業人員,對比較分散的區域服務頻率較低。2014年,這四類主要科技服務人員共有21人(如表1),按照2014年休閑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平均一名科技服務人員要面對1020名從業人員,這種供給應該算是非常匱乏了。到了2017年,這種局面也沒有改善多少,平均一名科技服務人員仍要面對460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像美國、日本、德國這些發達國家,農業科技人才占農業人員比例已經超過千分之六,并且是農民中自有的科技人才,這說明平度市休閑農業科技服務要想實施到位還需要加大科技服務隊伍的建設,并且提高人員素質和質量。
2.2 休閑農業科技服務形式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平度市休閑農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對農業科技服務需求的不斷變化促使了農業科技服務形式的改變。平度市一直堅持政府主導,各種農民組織協同發展的農業科技服務路線,通過教育、培訓、信息傳播和咨詢服務的方式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傳遞。目前,平度市針對休閑農業的科技服務形式主要有農技人員現場指導、開設農科講堂、書面農科資料印發、視頻學習和現場咨詢會幾種形式,其中農科資料印發是最主要的形式,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相關資料發放到各鄉鎮,但數量并不能覆蓋所有休閑農戶。
2.3 休閑農業科技服務水平
由于平度市農業科技服務人員數量有限,因此針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采取的主要是一些傳統推廣方式,比如紙質材料發放、集中培訓學習,偶爾開展農技人員下鄉實地提供咨詢的服務。但僅僅是這些比較傳統的方式,也無法全面覆蓋。通過對平度市12個大型休閑農業觀光園從業人員和其他鄉鎮零散戶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如表2)可以看出,抽取的200名大規模休閑觀光園從業人員有88%表示接受過科技服務,但接受服務頻率大體還是少于一年三次,總體滿意度一般;200名零散戶從業人員僅有19.5%接受過科技服務,有73%的表示對農業科技服務不是很了解甚至并未聽說過。
3 平度市休閑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分析
3.1 調查對象
本文以平度市4個鎮,9個行政村,1300多個獨立休閑農戶作為抽樣調查對象進行調研分析。將所有休閑農戶打亂順序隨機分為5組,再從每組中隨機抽取20戶,共200個獨立休閑農業經營戶參與調查。
3.2 小型零散經營主體對科技服務認識不足,有效需求較少
調查發現,平度市休閑農戶對科技服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傳統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性技術服務方面,尤其是小型零散戶,對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趨勢以及產品產業宣傳等產業規劃的知識需求不足, 參加農業科技相關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也不是特別高。因為小型零散戶大多分布在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經營者基本都是傳統農民,生產和經營理念十分傳統,而且,他們又是文化程度較低的一部分群體,這就必然影響他們對先進農業科技知識的認知和接受能力,許多優秀的營銷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得不到有效推廣,嚴重影響休閑農戶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