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懿軒 王百玲
[摘要]為了我國人口可持續發展,國家出臺了全面二孩政策,然而我國農村育齡女性對全面二孩政策的響應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經濟條件及人力成本、自身與胎兒健康、就業與自身發展、生育保險制度等幾個方面存在顧慮,據此應該推出相應的具體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全面二孩政策;農村育齡女性;生育問題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來,我國出現人口形勢向老齡化發展、子女贍養家庭負擔過重、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勞動力不足、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等社會經濟問題。為了使我國人口健康均衡地發展,國家不斷調整人口政策。2015 年 10月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明確指出: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定不移地落實下去,積極全面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全面推行并實施二孩政策。《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于 2015 年 12 月得到審議,次年年初正式實施。依照國家衛計委預測,“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每年所增加的出生人口可能都不會低于300萬,截止到 2050 年,增加勞動力會在3000萬人上下,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然而,在“全面二孩”政策出臺之后,生育率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是總體生育率并未達到理想預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是2000年以來的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為1786萬,比2015年多出生191萬人。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較2016年減少63萬人。可見,人們的生育行為并不完全受政策調整的影響,對此我們需要深入探討。在中國人口中農村人口占較大比例,而農村育齡女性作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目標群體之一,是生育行為中尤為重要的因素。那么在農村育齡女性生育行為中存在何種問題?該如何讓農村育齡女性積極響應“全面二孩”政策?這分別是本文思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 “全面二孩”政策下農村育齡女性生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農村育齡女性的“多子多福”、“多生多育”等傳統生育觀念逐漸轉變。雖然有二孩政策的出臺,但實際的生育行為并未達到預期目標,其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家庭經濟狀況及照看二孩的時間與精力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變遷,農村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同時,人們對養育孩子的物質基礎也越來越看重。據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開始從重視子女的“量”轉變到“質”上來,逐步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那么,再生育一個孩子,從分娩到養育再到孩子的教育等一系列額外的支出,都會給農村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同時,生育二孩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的人力成本更高。如果生育二胎,不僅會加重農村育齡女性照看家庭的負擔,也會減少個人時間,使得她們無暇顧及自己的興趣愛好,會降低生活的幸福感。由此看,這些經濟、時間及人力成本應該是影響生育行為的首要問題。
2.2 女性自身和胎兒健康狀況的問題
女性生育會給自身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高齡產婦在妊娠期間出現并發癥的比例相對較高,同時生育出不健康孩子的比例也相對較高,這些都是現實中的育齡期婦女更為重視的問題。從時間節點來看,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后,符合生育政策的農村育齡女性中的相當部分已經屬于孕產的高齡期人群;這部分人群在選擇生育時必然要考慮從受孕到分娩的各種風險,同時還要做好各種并發癥對自身或胎兒健康帶來的可能后果的思想準備,以及做好如何面對高齡孕產婦常見的自然流產或停止發育等多發癥的物質和人力準備。此外,有相當一部分已經生育過一個孩子的農村育齡女性已經做了節育手術,在備孕前就必須再去醫院做手術,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這也成為女性選擇再生的阻礙因素。
2.3 就業與自身發展問題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農村育齡女性也走向了職場,但如果生育二胎,她們會遇到工作與家庭之間難以兼顧的問題。因為女性從懷孕到分娩再到哺育的這段時間內,無論是職場競爭力還是女性的生理狀況,都處在一個天然的弱勢狀態,等到生完孩子重回職場,已經喪失了原有的工作優勢。這對有著穩定工作,并且事業在上升期的女性來說,會是一個兩難選擇。事實上,勞動力市場對孕產期女性存在普遍的就業歧視。自“二孩”政策全面開放以來,一些用人單位在女性應聘時會把是否生育二胎這一因素考慮在內,一些用人單位則用各種理由辭退已懷二胎的女性。另外,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現今大部分農村女性對自身的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有一定的需求,認為生育二孩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自我發展。由此,這些方面的顧慮也成為生育二孩的阻礙因素。
2.4 農村生育保險制度及托育服務不完善
農村生育保險制度是指農村的生育婦女因妊娠和分娩而喪失勞動力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生育醫療服務和生育津貼的權利,以保障生育婦女和嬰兒的基本生活,對農村婦女的生育風險進行保障,促進其勞動力恢復的一種社會保險。農村生育保險制度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相對較低,農村育齡女性更需要生育保險來提高她們生育意愿。而現實中的農村和城鎮的生育保險制度不統一,部分農村育齡女性享受不到生育保險,與城市女性的權益保護不平等,這同樣影響著農村育齡女性的生育意愿和行為。對孩子托育問題的擔憂也成為農村育齡女性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因素之一。在大部分農村地區,托育服務管理不夠規范,或者缺乏專業的托育機構。
3 對策建議
3.1 加強對農村孕產的服務能力
加強基層鄉鎮和縣級衛生醫療設施建設,提高農村醫療水平。加強對農村高齡產婦的監測管理,定期隨訪,全程跟蹤孕產情況,督促專科體檢,提早預防,減少農村高齡產婦的并發癥。提高農村育齡女性的安全意識和孕產育兒知識,有效降低產婦胎兒死亡率,促進優生優育。另外,要加強農村育齡女性健康知識宣傳,大力推進婚前檢查、優生優育咨詢指導、婦科體檢等一系列健康生產的醫療措施,為農村女性生育提供醫療技術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