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
摘 要:就現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目標來講,其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該門科目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素養以及對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任何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特別是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來說,更要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而通過“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也能夠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
通過課程知識內容提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是教師們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強化,已經將道德與法治列入了初中的學習課程之一,這體現了我們國家對道德與法治的重視,希望新一代的青少年能夠更加深刻的領悟它,將其作為自己人生的標桿,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制觀念,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構建不僅可以幫助老師在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與法治觀念時變得更為輕松,也能使得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更為輕易的變為自身素質。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現狀與重要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差距較大。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與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所以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和學習中的實例進行課程講解。然而,部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老師所引用的案例并不符合當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從而可能使得學生無法理解課程內容,甚至學生出現思維混亂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學生真實的生活和學習狀況進行案例分析。
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仍然運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多是由教師教、學生聽,在課堂上,這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很難提高上去。再加上,教師不能夠明確生活化教學的根本意義,沒有為其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這就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
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應用,因而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一方面,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特別是由于這一學科如果單純從知識的角度向學生灌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將其進行生活化處理,則能夠使學生很容易與自身的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最終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特別是通過將相關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比如通過將法治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進而使學生在生活過程中能夠弘揚道德、遵守法律,成為一名合作的公民。
二、生活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構建策略
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實施課堂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人員可以運用生活實例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快地理解課程知識。而且,課程知識的具體化和形象化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關注當地熱點事件,將事件內容與課程內容進行融合,使得課程內容也能夠作為生活實踐的指導。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有關政治的內容,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枯燥乏味,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是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積極尋找解決途徑的問題。將具有時代性的素材融合到課堂上的政治教學中,讓政治課堂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僅有助于踐行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同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實踐活動,也能夠梳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到的知識。例如說在學習關于生命的思考,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于抗震救災的紀錄片,或者是組織學生去參觀抗震救災紀念館,通過這種有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參與,能夠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抗震救災人物,了解更多的抗爭救災英雄事跡,并能夠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生發出一種敬畏生命的情懷。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深化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知識點的思考,從而產生更多的感悟和體會。 些有關道德與法治的內容都是在平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不僅可以引發他們內心的共鳴,產生學習興趣和加深學習印象,也能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三、生活化教育模式應用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準則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通過教學內容的傳授,學生才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想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生活化教學內容。想能夠使得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上所學習的知識能夠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僅僅聯系生活實際是不夠的,還要求我們教師能夠將自身的情感滲透入教學過程中去。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把情感教育充分滲透在教學環節中。在課堂教學時,自然和諧的將情感融合到教學情境中,將教學與情感融合為一體。
而是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要求教師能夠引入身邊的事件或者案例,防止出現案例與生活不相符的問題。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地區特征,運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
綜上,就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目標來講,其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該門科目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素養以及對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應對這些問題,合理應用有助于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佚名.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合肥師范學院,2018.
[2]修雪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7(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