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鵬
在知識經濟成為社會發展主要動力的情況下,在這個新形勢的影響下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傳統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時代的需求,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企業正面臨著更復雜的問題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對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探究成為了促進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創新的必要性
企業經濟管理涵蓋了企業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在企業內部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經濟管理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優化并利用內部資源,還可以用較少的資源投入來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因而,在新形勢背景之下,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創新,不僅能夠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工作的順利進行,還有助于企業的日常維護經營。
由于從事行業不同、市場環境、行業性質也不同,不同企業之間的管理模式也不可一概而論。然而,無論是哪一個企業,都逃不開當今社會大趨勢的影響。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在新形勢下,新的經濟管理模式給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便和制約;二是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經濟全球化呈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我國的企業經濟管理正面臨著更復雜的環境問題與更加嚴峻的挑戰;三是隨著互聯網與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我國企業經濟增添了許多機遇以及挑戰。如何在這樣一個形勢下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確保企業的利益,既要保障對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組織的創新,也要重視企業內部管理理念的創新。
二、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 經濟管理創新意識薄弱
在許多企業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有所差別,一部分管理者只會把眼前的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也忽略了創新對于企業經濟發展的作用。這就導致企業在創新經濟的活動中不能有效開展工作,阻礙了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薄弱的經濟管理意識和忽略創新意識對企業經濟百害無一利。
(二)經濟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企業管理制度是為了約束企業內部員工,并且提高員工工作的激情和主觀能動性而存在的。現如今,在知識經濟成為社會發展主要動力的情況下,隨著企業員工數的增多以及經營規模的擴大,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企業的需求,與此同時,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存在許多缺陷,需要企業管理者基于當下經濟市場去完善制度。
(三)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不足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企業管理的各項活動中都具有重要并且深遠的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其員工的個人努力與員工之間的團隊協作。然而在現今的企業管理中,仍然存在著忽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現象,員工工作熱情不高,各部門配合不好,導致企業內部工作氛圍松散,凝聚力低。人力資源管理的陳舊制度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最終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勁阻礙之一。
三、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
創新意識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而言都至關重要,增強企業經濟管理方面的創新意識要通過兩方面來開展,首先要增強企業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定期開展研討會議,分析最新的市場局勢,讓各層管理人員提出對企業的創新建議;其次要保持憂患意識,不能滿足于企業發展的現狀,要做好根據市場變化隨時創新的準備,對企業的發展概況有清晰地認知,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最后也要讓企業內部員工樹立經濟管理的概念,定期組織培訓會,讓普通員工理解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意義。企業從高層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理解了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的意義之后,才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二)完善經濟管理制度
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從而為企業順利長久的發展提供保障。在經濟管理上一定要結合先進管理理念,摒棄陳舊的管理模式,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以及當下市場經濟發展局勢確立企業的管理制度,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加強控制與協調的關系來完善企業內部經濟管理制度,進而提高企業管理的質量,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
(三)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需要迎合當下的發展趨勢,變得更加規范化、制度化。企業要摒棄以往經驗用人的管理方法,采用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首先要秉承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不只是一味的要求員工努力工作,更應該站在員工的角度想問題,鼓勵員工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力求員工思想與工作理念的高度一致性,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與激勵方法,保障員工每日的工作量達到企業要求標準的同時保證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最后還要健全人才培養制度,從各地引進對企業發展有利的管理人才,同時公司內部要建立人才培養計劃,定期考核、評估企業員工,讓有發展前途的員工有晉升空間,從而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對于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個企業如何能在萬千企業中生存到最后、成為最終的贏家的秘訣就在于創新,加強對創新策略的探究尤其重要。
(作者單位:中化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