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以“生命線”來概括形容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國有企業對工作效率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優秀企業更是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科研生產經營管理,與企業的改革發展及和諧穩定,與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好員工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緊密聯系起來,以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按照要求,目前,各地的機構改革工作已陸續到位。調查研究發現,在機構改革過程中,大多數職工能夠正確對待改革,正確對待利益的再分配。同時,機構改革引發的員工精簡行為,歸根到底,給企業員工帶來的變化是事實勞動關系的暫時中止和工資收入的不確定性的概率在短期內驟然增加,這對于以薪酬福利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維持日常消費支出的企業員工而言,具有巨大的沖擊。一些企業因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影響企業機構改革工作順利推進,還會帶來一定的社會負面效應,干擾和破壞當前的社會穩定大局。具體表現為:
一、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實行機構改革后,會有意或無意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作為唯一目的和最高目標。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不會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企業對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將它視為多余的負擔,從而導致政工機構或撤或并,人員大幅度裁減,政治學習流于形式。
(二)部分領導干部沒有正確處理業務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只重視改革中業務工作的結果,沒有充分認識到改革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待員工的待遇高低、離職與留用、升遷與調動、懲罰與獎勵等問題,沒有深入細致地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去替員工考慮。部分人員,特別是被裁撤掉的單位中一些技能相對差、年齡相對大、學歷層次相對低的人員心理上存在落差。
(三)企業實行機構改革后,個人利益成了維系和調動員工科研、生產、工作積極性的紐帶和籌碼,利益驅動比思想政治工作還奏效。
以上種種,雖然只是部分企業機構改革中出現的個別現象,如若處理得當,則改革平穩過渡;相反,則會遭遇較大阻力,甚而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等,導致無法挽救的損失。
二、國有企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那么如何確保機構改革干部員工隊伍思想穩定、人心穩定、工作穩定,保障機構改革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必須充分認識到機構改革中員工思想穩定的重要性,制定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方案,并全面抓好落實,確保改革中員工的思想穩定和改革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一)提高認識,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直以來,國家對一些國有企業在資金和物質上有所扶持,導致其中的一些職工養成了對上級較強的依附性和對單位較強的依賴性。同時,由于受工作性質限制,他們生活圈子狹小封閉,創新觀念不強,得過且過。
機構改革中,各企業通過實行體制機制改革、縮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制定嚴格的考核、績效制度等措施,較大促進了企業創新創造能力,從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有企業原有的平衡,回歸到了事實上按照市場需求進行薪酬分配的用工制度之中。
因此,有效做好機構改革過程中形勢宣傳、輿論引導、人文關懷及文化引領等方面的整體謀劃工作,對于保障職工隊伍思想穩定性和企業各項工作平穩運行,最終將員工的思想集中統一到服務國企改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來顯得極為緊迫和必要。
(二)上下聯動,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做法。
不可否認,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職工的焦慮感和困惑感也在無形中加大。然而,有的單位放松和忽視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及時進行政策宣貫,對涉及深層次的思想問題“沒講清、沒講深、沒講透”,導致職工在思想上產生了迷茫和不滿。那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三)解決實際問題,維護合法權益。
實踐表明,機構改革過程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企業可以有效應對行業發展,同時也是解決企業發展瓶頸的有效措施。但從現實角度看,機構改革過程所帶來的利益關系調整,職工群眾處于相對弱勢地位。
調查發現,對于以付出勞動從企業獲取薪酬福利作為生活來源的員工而言,勞動關系的暫時中斷,薪酬福利獲取的不穩定性增加,會導致員工思想情緒上產生較大落差。如何通過改革促進單位的發展,同時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一是要做好長遠規劃,開展主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企業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和預見性,而不是等到出了問題事后補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二是要站在職工群眾的角度,把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與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具體工作中,則體現為從實現、維護、發展職工群眾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切實把職工的實際困難放在心上,落到實處,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從感情上取得職工對企業機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四)做好思想引導,適當組織活動。
為了穩定職工隊伍,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穩定發展,要有針對性地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在落實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嘗試。一是企業要充分利用內部媒體,如利用企業局域網、報紙、雜志、宣傳欄、宣傳櫥窗、LED屏、微信等多種媒介方式,既要宣傳開展機構改革的必要性和工作思路,還要宣傳企業改革發展的系列舉措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員工堅定對企業的發展信心,以積極心態支持和參與企業的改革發展。二是邀請專家舉辦心理講座,開展談心談話工作,緩解心理壓力和危機。機構改革過程中,領導干部要俯下身子,經常性走到群眾身邊開展走訪和談話,在了解思想動態的同時,深入調研,將職工個人發展需求和企業發展需求相統一,推進相關工作深入開展,為職工工作生活及成長成才搭建平臺。三是適當組織團體活動。研究發現,團體活動的開展結果有助于激發企業職工的愛國愛企熱忱;有助于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宣泄情緒、撫慰心靈;有助于增強團隊凝聚力。四是開展幫扶活動,定期對困難職工走訪慰問,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三、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擔負著重要使命。事實表明,國有產業做強做優做大的背后,是對機制脫胎換骨式的變革。雖然,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痛苦且艱難,但為了國家經濟命脈的持續健康發展,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最大優勢,回顧國有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的40年來,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履行了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關心人的職責。因此,在推進機構改革的過程中,更要求從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豐厚扎實的知識功底、嫻熟的表達技能、良好的自身形象等。要將重視培育以企業精神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和提升全員思想境界,將個人志向與企業發展真正密切結合起來。企業領導干部要在實際工作中逐漸改變過去那種自上而下單項灌輸的變革方式,深入企業實際,參與一線,服務一線,多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實際工作和業務中遇到問題就地消化,隨時處理,以達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最終達到保障企業機構改革平穩順利過渡,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為全力全速全面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