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鴻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高等教育也迎來了發展的全新春天。在傳統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中,由于主客觀原因,使得學科建設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和解決。而在新形勢下,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被擺在了一個迫在眉睫的位置之上,如何利用各種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效率成為了每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現如今,各個高等院校已經在學科建設中做出了諸多的成績,但是存在于其間的困境依然層出不窮,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高等院校的學科建設沒有規劃,雜亂無章。大部分高校在進行學科建設的過程中都缺乏統一的安排與計劃,常常是“想一出,是一出”,由于沒有系統的工作安排,學科建設不但沒有按照預期取得成效,相反浪費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在這種低效率的持續運作之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原先應該擺擺在重要位置之上的學科體系建設也漸漸淪為了一句“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而已。第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實際嚴重脫節。縱觀當前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現狀,建設內容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少的學科建設從事者已經很久沒有參與到教學一線中去了,對于教學一線的認知和理解顯得十分的差強人意。學科建設本身就是一項現實與理論相互結合的系統工程,如果整個的學科建設都喪失了相應的實踐性,那么學科建設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都將大打折扣,沒有絲毫的意義可言。
二、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措施
(一)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全面革新高等教育學培養目標
正作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高等院校教育學科建設亦是如此。為了在教育學學科建設上走的更長遠、更穩當,先從教學目標的變革上狠下功夫顯得十分關鍵,在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學科建設顯得至關重要。在不少傳統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專業設置的局限性而導致學生綜合素質的下降現象十分常見,因此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目標設置中,為了避免學科建設專業的局限性,要從高等教育學培養目標上進行改革,凈化高等教育學的建設環境,為最終培養出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動力。此外,在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中,每個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專業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調整和改進,在目標體系創造革新過程中實現學科建設的最堅實一步。
(二)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中實現對人才培養方式的全面轉變
有了目標改革創新之后,學科建設過程中人才培養方式的轉變也應該緊密跟上。在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創新過程之中,學科建設也立下過不可忽視的“汗馬功勞”。隨著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個高等院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應用性質較強的高等院校來說,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應該被放在關鍵的位置之上,而對于偏向人文性的高等院校則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此外,對于一些重點院校和重點學科來說,在人才培養的方式上實行一系列的本碩連讀、或者是碩博連讀等都是人才培養方式的多種嘗試形式。總而言之,在高等院校教育學學科建設過程中,人才培養方式的轉變是一個漫長且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每一個高等院校擺正自己的位置,找準定位,才能讓人才培養在學科建設中發揮異軍突起的有效作用。
(三)在高等院校學科建設中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有效措施
高等院校教育學學科建設本身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工程需要實踐與理論的共同輔助、共同支撐方能最終實現并產生效果。一方面,實踐是學科建設的起步階段,有了實踐的堅持支撐,學科建設才能在康莊大道上邁出最為堅實且有力的第一步。另一方面,理論建設也應該與實踐活動相互一致、相互匹配。理論是開展整個學科建設的總綱領,只有綱領方向正確和內容正確才能更加有效的指導實踐活動和服務于實踐活動。同時,在整個高等院校學科建設中切勿犯下過分追求理論建設或者是過分追求實踐建設的問題,只有很好的拿捏這二者之間的“度”,方能讓高等院校的學科建設真正走上正軌,為我國源源不斷的進行人才輸出。
三、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個高等院校在進行教育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應該不斷調整思路,認清差距,在充分把握現實的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學科建設,切勿心浮氣躁、好高騖遠,最終讓整個高等院校教育學學科建設開出碩果累累的花朵。
(作者單位: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師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