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敏 張雪
近幾年,國家加大了環境污染的管控,對各大污染指標進行了審核。調查顯示,煤、氣能源的使用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加大電能替代應用工作的研究迫在眉睫,電能替代工作的開展對改善能源應用的現狀有著積極作用。電能替代操作簡單,能源消耗少,適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生產,切實有效的效益評價即將引領未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值得推廣應用。
一、電能替代應用
能源替代是能源合理利用和能源領域技術進步的表現,能源在應用過程中先后出現了煤炭替代薪柴、天然氣替代煤炭、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情況。為了將可再生能源方便快捷的運輸到所需單位,可以將其轉變為電能。在電力企業的快速發展中,電價趨于合理,電力設備的制造技術越來越先進,電力使用領域不斷擴大,電能的生產越來越經濟與環保,為電能替代提供了良好的支撐。電能替代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國家電網執行的電能替代方案,是對城市進行集中供暖,逐漸淘汰和替代原先的燃料加熱供暖方式;工業中的鋼鐵企業或陶瓷制造業使用電能替代了煤或油對零部件進行加熱處理;交通方面電氣化的鐵路、電動汽車在快速發展;日常生活中電磁爐、電飯煲、微波爐等電器被大量普及應用。電能自身的優越性會成為日后社會發展所需的首選能源。
二、電能替代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分析
從能源供應系統的研究角度發現,電能替代涉及到的效益計算類別有兩種,分別是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只關注經濟效益的計算方法是在能源供應的經濟角度出發,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量。經濟效益還包括社會生產所需的設備投資,還關注到整體社會對電力設備使用中產生的物料費用、設備使用的運營成本、長期使用的設備參與工作的人工、檢查和維修等費用。使用費用計算公式可得相關的費用成本,其中公式中的A數額代表了電能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消費內容,實現了對電能經濟效益的評估與計算。根據環境因素對電能替代進行效益計算,會涉及到人們生活所需要的生活性資源,在能量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等因素。所以,對環境效益進行計算時需要考慮到負責與處理污染氣體產生的費用。對電能替代的效益進行計算能夠證明電能替代的應用價值與未來發展意義。
三、電能替代效益評價
在新時代的能源應用背景下提出電能替代的有效策略,可以合理性的擴大使用電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從節能評價的角度對電能替代進行分析,總結有四點:1.電能替代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降低使用質量的要求;3.從根本上杜絕能源浪費;4.通過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達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電能替代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節能方法,也是節能利用技術之一,從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發展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對節能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評價,計算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研究人員需要從各個角度對電能替代應用的效益評價進行分析,如初期投資階段、運行維護管理、運行節約資費、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因素,實現電能替代的全方面評價。常用的能源評價方法有經濟效益評價、能源利用效率評價、生命周期評價。經濟效益評價是對節能技術的制造成本與應用節能技術后產生的效益進行分析;能源利用效率評價的重心在能源的高效轉化和充分利用上;生命周期評價是在節能方案的執行過程中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評價,力求將節能方案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經濟評價是在節能方案實施之前對電能替代的可行性與經濟效益進行評估,確定投資方向,避免造成人力、物力上的資源浪費。對電能替代進行經濟評價的方法是建立不同的技術方案,比較各個方案在技術性能和經濟效益上的優劣處,找出影響電能替代經濟性的相關因素,使用數據分析與科學計算,確定最佳方案,在經濟評價中考慮環境因素,將燃料的廢氣排放作為懲罰值,全面分析后做出最后決策。
四、結語
電能替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工業化與城鎮化的發展趨勢下,各個領域對資源的利用率要求越來越高,環保問題逐漸受到更多人群的重視。要想實現再生能源的大量、持續應用,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能源轉換,用電能替代礦物質就是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通過對電能替代的環境效益評價研究可知,電能替代能夠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評價結果具有合理性。
(作者單位:國網武漢市沌口經濟開發區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