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青團是我們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我們改革發(fā)展的重要后備力量。農村青年是農村主要的生力軍,是農村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加強和改進共青團對新時期農村青年的指引關乎鄉(xiāng)村振興的成敗。文章主要就當下加強共青團在農村工作的必要性展開論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使共青團在農村的工作煥發(fā)活力。
關鍵詞:共青團;農村青年;主要問題;改進措施
一、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建設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加強和改進共青團對于我們黨和國家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既是對青年人的最高期待,也是對青年人的一種警醒。團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廣大青年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創(chuàng)新新時期農村共青團的組織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團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強化共青團建設成為適應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一)強化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建設是新時代的要求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在發(fā)展,各種信息充斥著青年人的視野,尤其是各種不健康的信息、不正確的思想影響著青年一代人,各種非主流的文化大行其道,肆意傳播,使得一些青年人的思想觀念動搖,意識形態(tài)淡化,是非不分、善惡不分、道德滑坡。這些現(xiàn)象表明,我們必須加強共青團建設,加強共青團對青年人價值觀念的引領。
(二)強化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建設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要求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的新征程。五四運動是由中國的青年學生發(fā)起,隨后擴展到各界的運動。也就是從五四運動起,我們對青年有了新認識。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身上有著推動時代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使命。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國家要不斷發(fā)展壯大,就必須重視青年工作,加強對青年的指引,尤其需要共青團加強對青年人的引導。
(三)強化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建設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必然要求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總要求是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人的努力。無論是精準扶貧還是鄉(xiāng)村振興,都必須有強有力的帶頭人。青年人的視野廣,接觸的信息多,思維靈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是鄉(xiāng)村振興中人才振興的關鍵,因此,必須加強對青年的引導,讓廣大青年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做出他們的貢獻。
二、新時期農村青年現(xiàn)狀
農村青年是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生力軍,農村實際留存青年的數(shù)量和質量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系著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的振興。近年來,農村青年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
(一)農村青年數(shù)量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了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新的群體,農民工就是其中典型的團體之一。農民工群體的大量出現(xiàn),一代又一代的農民走進城市進行務工,使得農村青年的數(shù)量大大減少。走進現(xiàn)實的農村,不難發(fā)現(xiàn),農村中基本都是小孩子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基本都涌入了城市和城鎮(zhèn)。農民工在建設了美麗城市的同時,使得鄉(xiāng)村的發(fā)展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二)農村青年質量低
就農村高素質青年來說,近些年,國家大力實施西部計劃和“三支一扶”計劃以及大學生村官計劃,動員廣大青年投入到農村基層。但實際情況是,到農村的青年人依舊很少,及時有考上這些崗位的,也基本都被當?shù)氐泥l(xiāng)鎮(zhèn)政府留在了政府,沒有深入到農村。就農村本身來說,雖然城市化的發(fā)展使得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但也不是全部的農民都進入了城市,也有少部分人留在了農村。這些人長期呆在農村,很少走出去,再加之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保守,所以很難帶動農村的發(fā)展。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通過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農村青年中,每個村都有一個或幾個精神不太正常的青年人,這些人的存在,使得農村青年的有實際勞動能力的數(shù)量又不得不減少。
三、新時期農村共青團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黨中央和團中央圍繞提高青年人素質,引導青年人健康發(fā)展,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共青團工作了質量。例如,健全了共青團的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對團干部的教育,團員干部的素質明顯提高。加強和改善了團的建設,優(yōu)化團的作風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縱觀整個情況,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農村基層團建方面,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農村共青團組織建設相對滯后
由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滯后性,導致了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建設也跟著落后。一方面,農村共青團團委弱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通過在一些地方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共青團組織基本停留在了鄉(xiāng)鎮(zhèn)一級,行政村基本沒有團組織。另一方面,農村基層團組織民主制度不完善。構建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是共青團組織建設的核心,以團員代表大會制度為例,由于農村一般由農村黨支部和農村村民自治組織領導,淡化了共青團的作用。所以,長期以來團員大會基本不開,團員和青年的心聲沒有合適的表達途徑。這些現(xiàn)象,導致共青團的代表大會制度在農村基層基本流于一種存在形式。
(二)農村共青團機構建設不健全
加強和改進共青團對青年工作的領導,必須加強共青團組織的建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就必須加強共青團的建設。長期以來,共青團工作的重心一直在學校和企業(yè),忽視了對脫離學校和企事業(yè)單位的農村團組織的建設,導致基層不重視團組織的建設,團組織機構建設不健全。主要問題如下:第一,由于一個鄉(xiāng)鎮(zhèn)所轄行政村較多,行政村分布較散,加之團干數(shù)量少,導致行政村團組織建設的缺失。第二,鄉(xiāng)鎮(zhèn)的團委書記一般都是兼職,沒有專門的團委書記,而且,鄉(xiāng)鎮(zhèn)的團委也基本只是有團委書記一人,團組織的一般工作基本由兼職的團委書記一個人負責。第三,共青團書記職責不明確,共青團書記的素養(yǎng)有待提升。由于基層的團支部書記大部分都是兼職,所以,受過專門教育培訓和訓練的團支部書記基本沒有,同時,由于不重視基層共青團建設,導致這些兼職的團委書記也基本沒有接受培訓的機會。強化共青團書記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是共青團建設的關鍵,農村現(xiàn)在的這種情況,必然導致共青團書記的職責不明確,工作方向不明確,工作效率低等。
(三)農村共青團開展工作情況不理想
由于農村共青團組織建設相對落后、共青團機構的不健全以及基層團干部素質低等問題,導致了共青團在農村開展工作的情況并不理想。同時,由于農村的特殊性,種地所得收入低,大部分青年人都選擇外出進程務工,留守農村的青年大部分都受教育程度低,政治素養(yǎng)不高,很多人不愿意或者沒時間參加共青團組織的一些活動,難以往起集中開展教育培訓等活動,長此以往,基層的團干部有的也不再愿意深入農村開展團員和青年活動,導致了共青團工作在農村開展的情況不理想,甚至出現(xiàn)了缺失。
四、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工作的改進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的講話中說道,共青團要發(fā)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黨爭取青年人心、匯聚青年力量。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期共青團工作必須以黨的要求為引領,從實際出發(fā),從青年人的需求出發(fā),引導教育青年人健康成長和發(fā)展。農村青年是農村黨支部活力發(fā)展的后備軍,是農村健康發(fā)展的希望,農村青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和鄉(xiāng)村振興的成敗,為此,我們必須做好青年工作,為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
(一)強化新時期農村共青團組織建設
組織建設是共青團健康發(fā)展的基礎。新時期共青團組織的建設要以黨的建設為基礎,以黨建帶團建,夯實團組織的各項基礎。一是要把共青團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布局,重視共青團工作對黨的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要完善共青團組織建設體系,基層共青團組織要對照共青團的文件要求和上級共青團組織建設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組織體系;三是要細化工作要點,明確工作要求,具體落實到人。要完善共青團工作的年度計劃和年度總結等工作,貫徹落實好共青團的代表大會制度,傾聽青年呼聲。
(二)加強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干部建設
共青團干部的素質的共青團能否調動青年的積極性,能否正確的開展工作的關鍵,要引導農村青年健康發(fā)展,就必須加強農村共青團干部的建設。一是要在農村基層配備合適的共青團工作隊伍,在要每個村都設立團支部,增強團支部的存在感和活力;二是要提升團支部隊伍的素質,要盡量選擇年輕、有活力、能干事、敢干事的同志去基層團支部任職,要定期不定期的對團支部成員進行培訓教育,提升基層團支部工作能力;三是要完善作風建設,加強對基層團支部人員的教育 ,嚴格落實“三嚴三實”制度,加強基層團支部人員和青年的聯(lián)系等。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新時期農村面臨的新的形勢,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讓農村進入了互聯(lián)網時代,農村青年接觸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思想也日趨多元化。新時期農村共青團干部要針對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和當?shù)厍嗄耆说那闆r,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和培訓活動,增強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對青年工作的引領,強化青年人為祖國、為當?shù)胤盏男拍睿黾铀麄兊募寄?,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在新時期農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中發(fā)揮主要作用,成為主要力量。
(四)正確引導新時期青年
新時期的青年思想日益多元化,同時,由于他們成長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環(huán)境,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比較多,基本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吃苦耐勞的能力差。新時期共青團工作要利用各種媒體和手段,加強對新時期青年的引導,例如,可以利用每周的線上團課加強對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同時,要鼓勵青年人到農村基層去,實施好西部計劃和“三支一扶”計劃,讓更多的青年人深入農村,深入基層,鍛煉他們。練就他們敢吃苦、能吃苦的優(yōu)良品質。讓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扎根在農村,幫助農村發(fā)展。
五、結語
一百年前,一群先進知識分子沖在了拯救民族危亡的最前頭;七十年前,歷經艱難的中華民族終于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今天,沐浴在祖國強盛的陽光中,我們始終不忘歷史,堅守著最初的信仰。在歷史的危難時刻,是農村和農民拯救了我黨;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期,是有理想的青年人沖在了救亡圖存的第一線。在我們偉大祖國日益強大的今天,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一定要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優(yōu)良品德,在我們黨和共青團的有力領導下,腳踏實地,努力奮斗,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幫助農村發(fā)展,幫助農民發(fā)展,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到每一個人,讓農民看到希望,讓農村充滿活力,讓農村和城市和諧發(fā)展,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賈斌.新時期高校共青團組織建設的路徑研究[J].時代金融,2018(07):336-337.
[2] 王平.高職院校共青團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2):57-62.
[3] 劉玉明,楊景振.發(fā)揮高校團組織作用創(chuàng)建先進的校園文化[J].河北青年管理,2016(11):45-48.
[4] 吳秀碧,賀孝碧.新生大學生活困擾之調查研究[J].輔導學報,1999(14):175-206.
[5] 黃艷,田輝玉.“90后”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1):50-51 +55.
[6] 張瀚元,周鵬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農村青年社會責任感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路徑思考[J].農業(yè)經濟與科技,2019(03):277-279.
[7]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08).
作者簡介:藺世奇(1994- ),男,漢族,山西靈石人,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yè)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