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改革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也是每個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就當前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探討,旨在為其他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中政治教育;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4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34
網絡作為新的載體,傳播信息的速度十分驚人,且網絡也逐漸覆蓋我們的生活[1]。高中生的行為、三觀以及思維都受到了很多的沖擊。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緊跟時代步伐,逐漸優化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
隨著網絡的循序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網絡信息化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無法滿足當前的環境要求。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且已經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新途徑甚至成為有效途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看到網絡信息化的深入給廣大教育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網絡時代的到來,教師在教學之前就需要先了解知識,這也使得傳統教育的先天優勢遭受到嚴峻的挑戰[2]。
高中生正處于事物的認知階段,因此教師給學生講解的知識與學生在網絡接受到的知識不同時,他們也會產生強烈的疑惑;再加上高中生叛逆心理比較強,因此在此作用下學生可能會挑戰教師的權威,或者是要求教師能給出學生信服的說法等等。可見,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教師教學也帶來很多的挑戰。
(一)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
網絡是當前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傳播的主要載體,在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比如說信息傳播的容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也不再受限于空間、實踐等,使其覆蓋面得到了有效的擴張,這也有利于促進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漸變得社會化。為此,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育者,應該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并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工具、教學資源等,積極開展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當前國內外很多的教師與都紛紛運用了網絡技術,激發了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這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教學內容也都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教學效果很好。
(二)理論與實際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
政治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極強的科目。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教學中以實踐指導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的學習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記憶力也比較久,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3]。同時,在當前網絡時代的背景下,教師也要積極運用網絡教學資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主,以與時俱進的思想教學,凸顯政治學科的時代性。
以教學“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為例,由于很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對這部分的內容都一知半解。為此,筆者設置了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商場上用處相同的商品價格不同,比如說洗衣機、電視機、筆等等,而一些不同作用的商品價格卻可能相等?大部分人在選購商品時都要貨比三家,希望能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這種希望能不能實現?”緊接著可以帶同學們到學校的商店去體驗,之后再讓學生來上課,在此之后教學效果也就大不相同了。
(三)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約束力與責任感
網絡時代的發展使智能手機逐漸得到普及。很多高中生成為了“低頭族”“手機控”。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給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為此,教師要重視給學生強化網絡道德教育,這也是整個高中階段網絡道德教育的關鍵[4]。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穿插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觀。比如說教師可以開展以“網絡道德”為主題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深入分析良好的網絡道德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積極開展一些與網絡道德教育有關的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不斷增強學生的約束力以及責任感。
網絡信息化的發展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正確地看待其中的利弊,積極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輔助教學,充分發揮網絡的價值,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單榮.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6(3):130.
[2]杜洪遠.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思路[J].青春歲月,2017(5).
[3]蔡長青.巧用網絡,創新教學——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6(29):140.
[4]閆冰紅.網絡時代高中思想政治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3(15):321.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吳福斌(1967— ),漢族,甘肅金塔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