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需要隨時創新手段,提高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了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以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策略
在新時期,小學班主任擔負著重要的德育教育責任,其在班級管理和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德育教育。現如今,有些班主任在德育水平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對于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并不重視,開展德育工作不務實,影響了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這樣的情況需要及時杜絕和改正。
1 當前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對德育工作不重視
部分小學班主任不重視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的重心上,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學業保障、衛生習慣等方面;在完成學校政教處下達的德育工作任務時,存在輕視、應付、懈怠的心理。如某教育局開展班主任工作常規督查時,發現很多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日志中,多是班級管理、衛生要求、行為紀律等方面的內容,在德育工作方案、德育活動組織、德育工作落實等存在很大的欠缺,反映出小學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輕視。
1.2 開展德育工作不務實
有的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形式單一單調,只注重了德育工作的形式,在德育工作效果上不能保障。如有的班主任一學期開展的德育工作無非是常規的德育教育、德育班會等,說教多于行動,形式多于內容;甚至單純從積累德育活動材料的目的出發,帶有很大的功利性;還有的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不能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對國家關于德育工作的要求、政策等不熟悉,“按老經驗做事”“穿新鞋,走老路”,讓德育工作浮、飄、虛,與新時代德育工作“生態育人、立德樹人”的理念相違背。
1.3 德育工作與社會現實脫節
德育當為時代服務,而德育的最終目標也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在國家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清晰地提出當前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法治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但是很多小校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與時代和現實脫節,過于老套,教育效果差。
2 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2.1 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現代教育講究高效教育,班主任為能實現德育工作的高效性,需要首先與班級的所有學生建立好溝通交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生活習慣,及時掌握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惑。關心學生的家庭環境生活狀況,適當地去同他們以朋友的角度談心,也可以通過他們的朋友了解其性格,因材施教,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該做到用真誠打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始終展現一個和藹可親的態度。一旦班集體中有學生出現異常,及時與學生溝通,最終幫助他們走出困惑。當學生遇到學習或者生活中的折時,及時幫學生分析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解決問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針對有自卑感的學生,幫助他們調整心態,逐步建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必要時可以適度地進行心理指導。要帶好學生,班主任的“勤”也必不可少。對待班級工作,班主任應該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勤觀察,勤思考,勤交流,勤學習。
2.2 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少先隊活動
充滿生機活力、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班級文化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比如借助教室的墻報展示學生的繪畫、優秀作文、書法、精美小報等作品;有些班級設置了綠化窗臺和生態角,讓學生置身于美的環境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啟迪;還有些班級增設讀書角,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浸潤了學生的心靈,熏陶了學生的性情,提升了學生的價值觀念。此外,各班還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積極開展“節約水電”“大手拉小手”“學會感恩”“愛在文明,美在禮儀”等少先隊活動。系列活動的開展給學生的內心帶來了很大的觸動,學生紛紛表示要嚴格按照活動所傳達的思想執行,做個有孝心、懂禮儀、知節約的好學生。
2.3 樹立典型的榜樣模范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教師應該樹立典型的榜樣模范,為周邊的學生帶來積極的榜樣作用。諸如,教師可以在班級樹立學習榜樣,無論是否在身邊都可以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尤其是教師作為學生日常學習中接觸時間最長的人,應該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參考。如,教師發現班級衛生環境較差,應該積極主動地進行班級清潔工作,通過言傳身教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同營造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所以,教師可以定期舉辦 “每周一星” 活動,評比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講解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升華思想,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長。
2.4 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前提是尊重與理解學生,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小學生盡管年齡不大,但是自尊心往往很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反而會帶來不良影響。作為班主任,應該嘗試對學生更多的關愛,多去理解學生,與學生用心交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學生所想的方向去思索問題,幫助學生找出解決遇到困難的對策。而不是不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進行挖苦與諷刺,這樣會導致學生失去自信心,對德育工作帶來更多的問題。以愛心為出發點,把班集體營造出溫暖的氛圍,這對學生的學習和德育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很少,整個班級就沒有生機和活力。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里布置盆栽和綠植,優化教室環境,讓學生感到神清氣爽,可以有效地調節學生的情緒,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情、學習精神、學習態度。
3 總結
新時期加強小學德育工作創新,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健全人格,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有助于規范自身言行舉止,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賀長禮.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J].甘肅教育,2019(02).
[2] 周麗.芻議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如何加強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
作者簡介:田濤 (1990—),男,河北保定人,佛山市順德區倫教北海小學體育教師,學士學位,主要從事小學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