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榕
【摘 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體驗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思想,充分凸顯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育家波利亞也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主要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一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為此,課堂教學只有通過“學習體驗”,才能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在情境中體驗,在參與中發展,從中獲得親身的感受和體驗,才能誘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情境;樂學;活動;體驗;問題;意識
一、在情境中激發樂學
因為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各種生活情境,著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又能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作用,促使學生樂學。
1.追根溯源,感受數學
小學數學中的知識多數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例如,追問學生為什么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引導學生結合圖形探究后發現:因為一個長方形有2條長和2條寬組成,得到①周長=長+寬+長+寬;②周長=長+長+寬+寬;③周長=長×2+寬×2;接著比較四種計算方法,師生共同評價之后,總結得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是最簡便的方法。這樣在追根溯源的探究過程中,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知識的再創造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2.回歸生活,應用數學
回歸生活,以社會、生活為數學學習的大課堂,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既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把抽象的數學形象化,又能加深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如“購物”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可以創設“小小百貨商店”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玩具等標上價格。學生四人一組模擬買賣商品的活動,使學生置身于模擬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參與,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還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聯系實際,學習數學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聯系實際,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發展數學。激發學習動機,有效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進一步獲得積極情感體驗,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時,學生列舉了生活中見過的很多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感受三角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特別是體會所有建筑物都是應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感受生活中三角形的作用非同凡響,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在獲得新知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這樣有利于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與深入探尋。
二、在活動中體驗學習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到一次成功的喜悅,更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師不僅要善于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求欲望,更要善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首先,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經歷,缺乏實踐活動經驗,所以教師應善于收集生活中相應的素材,為教學提供感性認識。例如,在教授數學實踐活動課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景:春天來了,同學們最喜歡什么活動?(春游)那么在春游活動中應該考慮什么問題?(租車、購票、天氣、耗油、購物、路程與速度等問題)你能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嗎?頓時,教室里一片嘩然,學生從不同角度設計了許多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現,讓他們感受到原來學習數學是這么快樂的事。
其次,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學習“平移與旋轉”時,為充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創造出平移與旋轉的動作,全班一起“動起來”,充分留給學生創造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氣氛此起彼伏,讓學生自我探究,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潛力。
三、在問題中喚醒意識
問題意識是創新的基石,喚起學生的問題是培養創新精神起點,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因此,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一般來說,顯而易見的問題無需發現,難以發現隱藏在習以為常現象背后的問題。所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智力空間,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探究精神的學習情境。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把平行四邊形木架拉成長方形的過程,發現:①拉成的長方形比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大(面積變大了),反之面積變小了;②拉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③為什么呢?
又如,教授“100以內數的組成”這一課時,教師先不演示整十數的組成,而是先讓學生結合數學學具親自操作。“邊數邊擺,想一想怎樣オ能讓人一眼就看清楚是多少?”這時,學生就不是單純的讀數,而是邊數邊動腦筋,怎樣擺放呢?讓學生自己來操作、推理、驗證,讓他們在自主活動的天地里參與實踐,不但自主創新的能力得到了培養,也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收獲到了知識。這樣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好習慣,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葉圣陶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材,學生的發展不可限量。因此,只要每個教師堅持在教學中樹立創新意識,處處運用創新理念,時時體現創新思想,刻刻感受學習體驗,就一定能促使教育之花開遍教壇,定能培養出一代新型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オ。
例如: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這一課時,先讓學生親自操作,結合數學學具。“邊數邊擺,想一想怎樣オ能讓人一眼就看清楚是多少?”這時學生就不是單純的讀數,而是邊數邊動腦筋,怎樣擺放呢?讓學生自己來驗證,自己來推理,在合作探究的氣氛中,他們品嘗到了成功,收獲到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