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皮亞杰從心理學的認識角度對兒童發展劃分出了具體的階段,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對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進行分析,并結合具體的例子對其做出解釋。
關鍵詞: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例證
中圖分類號:B842.3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0-0020-01
在研究人類認知發展領域中,皮亞杰提出了認知發展階段論這個重要理論。他認為,人一生的認知發展存在著幾個具有鮮明的質的差異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中,都會出現新的不同的認知能力從而適應社會與自身的成長發展。
一、感知運動階段
1.從出生到1個月
在這個過程當中,嬰兒只具備先天遺傳的無條件反射。例如哭喊、吮吸、抓握等這些簡單的動作。但是實際上,嬰兒并不能真正地感覺到外在的事物,僅以先天的無條件反射來平衡發展自身,以此適應環境。
2. 1~4個月
在此期間,嬰兒已經形成了一些新的習慣,并能使之重復發生。比如當父母在使用音響播放音樂時,嬰兒聽到樂曲的聲音,會主動地觀察四周,找出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但此時的動作仍然不具有任何的目的,只是適應環境后一段時間內的產物。
3. 4~10個月
此時,嬰兒的動作已經產生了一定的目的性。比如嬰兒饑餓時父母會拿奶瓶給他喂奶,當他產生滿足感后,他會注意到嘴里奶瓶的存在。如此重復很多次后,當嬰兒再感到饑餓時,他便會有意識地尋找奶瓶放到嘴里吮吸。
4. 10~12個月
嬰兒的智慧動作出現。打個比方來說,當嬰兒想要吃包裝袋里的食物時,他會主動要求大人幫他打開。
5. 12~18個月
此時嬰兒已經不只是進行簡單的重復動作,而是思考如何做出一些新的動作達到目的。
6. 18~24個月
在此期間,嬰兒開始學會用大腦來思考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二、前運算階段
1.前概念或象征思維階段
約2~4歲,兒童已經學會使用象征符號。但是兒童的象征符號缺乏一般性的概念,比如當父母將狗指認給兒童看時,兒童會關注到狗是四只腿的動物,也許在看到貓等一系列的四條腿的動物時,兒童都會將其指認為狗。
2.直覺思維期
約4~7歲,幼兒主要對事物的表面現象做出反應,只會從一種特殊情況推到另一種特殊情況,并將無關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系。自我中心思想是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
三、為具體運算階段
7~11歲左右,在這一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邏輯思維。但他們看待事物離不開具體經驗,產生了“去中心化”,同時,兒童的行為體現出了他們對守恒性的理解。舉個例子,當父母教兒童算術2+3時,兒童可能會產生猶豫和不確定,難以理解并做出解答。但是當父母先拿出2塊糖果,再拿出3塊糖果,讓兒童數出一共是幾塊糖果時,兒童可能會很快說出答案。而對于守恒性,比如,拿出兩塊大小、形狀、質量相同的橡皮泥球,展示給兒童,再將其中一個拍成扁的矩形,此時兒童能夠意識到兩塊橡皮泥的質量和重量還是一樣的。
四、形式運算階段
12~15歲左右,此時,個體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系統,比如可以進行邏輯數學、社會科學等部分問題的解答,并能很好地利用語言文字來適應環境。
總的來說,皮亞杰的理論把認知論和心理學緊密聯系起來,促進了科學認知論的發展,也促進了兒童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等學科的發展。但是,其理論仍存在缺陷。
參考文獻:
[1]孫清祥.論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12(1).
[2]董莉.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14).
作者簡介:楊燦(1993—),女,安徽合肥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