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建 方霞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從多角度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內涵以及對共產黨人的重要性、重大作用。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高校教師最高最大的德和政治靈魂,高校黨組織、行政部門、教師尤其思政課教師、班主任、社團組織都應成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體,并使自身成為學習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的表率。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信仰;表率;高校教師;思政課;立德樹人
信仰是理想、信念最集中、最高層次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對某種思想、主義、學說的高度認同和不懈追求,并以此作為生命追求的價值目標、心靈寄托、精神動力。共產黨人崇高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人類社會以來最科學、最崇高、最有廣泛社會群眾基礎的信仰。
一、習近平論馬克思主義信仰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堅守。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習近平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紀念陳云同志,就是學習他堅定信仰的精神。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陳云同志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不動搖。”
習近平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立根固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之所以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它是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毛澤東曾指出過這一點,習近平也說:“無論順境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因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和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積極‘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始終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三)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共產黨人政治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和極端重要性。習近平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失。”
(四)馬克思主義信仰具有無窮的力量,是共產黨人赴湯蹈火、改天換地的強大動力和精神力量。習近平指出:“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習近平還從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一個人的重大作用和巨大力量。習近平說:“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挫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五)堅定共產主義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習近平說,這個客觀標準,“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這就要求我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要按高標準踐行信仰,把遠大理想和現實工作統一起來。
(六)堅定信仰要言行一致,不做“兩面人”。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說,我說過“兩面人”的問題,大量案件表明,黨內有一些人問題很突出,有的修身不真修,有的信仰不真信,很會偽裝,喜歡作秀,表里不一,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手腕高得很。
(七)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就要堅定“四個自信”。習近平說:“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信仰還有很多論述,在這里已指出了其內涵、科學性、重要性、怎么做等方面,我們要深入學習和踐行。
二、高校教師最高最大的德就是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
有信仰的國家要有信仰的教育和教師。人無信仰不立,國無信仰不興,教無信仰不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員、教師尤其是思政課教師鮮明的政治底色,因為信仰是精神之魂,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在價值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起著統攝作用。
信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是高校教師的神圣職責。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承擔著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職責,“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對思政課提出“六點要求”。我們認為,這不僅是對思政課教師說的,對所有高校教師也是適用的。因為我們的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所有教師都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實,古今中外各國教育都有一個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在承認絕大多數高校教師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應看到少數教師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或缺失的諸多表現。有的自覺不自覺地認同、傳播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思想、制度,不重視甚至抵制思政課、削減思政課課程和課時,教師的教育信仰缺乏,只重教書不重育人,師德師風不正,功利主義、形式主義泛濫,有的教師甚至違反教育道德、政治紀律、生活腐化而被開除或移送司法機關。這從反面說明,高校教師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才能在多元價值觀面前不被錯誤的言論所左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立場不動搖、政治方向不偏移,確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性質不改變,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使命。
高校教師要帶頭向革命前輩和模范教師學習,忠于信仰,知行合一。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之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為了實現崇高的革命理想,為了堅守崇高的信仰,為了在中國徹底推翻黑暗的舊制度,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多少鄉村教師身處深山老林、愛生如子、愛校如家,多少高齡教師、科學家累倒在三尺講臺、實驗室,他們都是在終生以實際行動堅守信仰。高校教師只有把個人夢融入國家夢、人民夢,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正如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的,五四運動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我們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我們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實現中國夢同樣需要信仰的力量。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一百年,是中國人民逐步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一百年,是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一百年;蘇東劇變觸目驚心,根源就在蘇共領導集團的蛻變,在信仰上放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推崇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背棄了社會主義的道路。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可以使中國改天換地、滄桑巨變、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背棄馬克思主義信仰也可以使蘇東和平演變、亡黨亡國、淪為世界二等公民。
三、提升高校教師馬克思主義信仰水平要齊抓共管
(一)高校各級黨組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位。習近平在201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固本培元,就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就是要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入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黨組織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引導高校教師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做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的表率。
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黨支部、社團組織、課堂特別是思政課課堂宣講馬克思主義,把黨組織辦成學習型黨組織。要克服忽視立德樹人、忽視思想政治工作、領導不力、學風不正等現象,使學習同改造主觀世界、堅守政治信仰、堅定政治立場結合起來。要關心教師政治上、思想上的成長進步,重視對教師的德育教育、信仰教育、教育理念教育,增強對教師的尊重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榮譽感。在干部提拔上要以德為先,任人唯賢,防止投機鉆營、表演作秀的人進入領導崗位。
(二)高校各級行政管理部門要端正辦學理念和管理理念,立德興教,尊師重德。行政領導要深入課堂,尤其是思政課課堂帶頭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還要經常邀請教學名師、理論專家來校宣講馬克思主義。要改革老師職稱評定機制,讓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的老師優先,不以論文科研為唯一或主要評價指標。要防止出現任意削減思政課課程內容、課時、師資的錯誤做法,防止任意選派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的錯誤行為。
(三)思政課教師要真正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和青年學生的鑄魂者。習近平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明確了思政課的重大作用、前行方向、基本要求、重大舉措,為講好思政課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和“不可替代”的課程,對思政課教師有很多很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有“三可三為”的定位,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我們講的是愛國敬業、是奮斗奉獻,是愛國愛黨愛人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猶猶豫豫,不能含混不清,不能底氣不足,要頂天立地、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其實,古今中外各國都是培養各自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培養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都體現統治階級的社會意識形態的要求。在我國,就是要培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思政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信仰水平和道德修養。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提高自身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發揮好在教書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關鍵作用。思政課教師要努力做到座談會上的幾點要求:第一,政治要強,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第二,情懷要深,要有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第三,思維要新,要創新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第四,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回答一些學生的疑惑。
思政課要按照“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的要求,堅持“八個統一”,即政治性和學理性的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的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的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的統一,打好“組合拳”,才能講好思政課。最終要落實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要貫徹習近平“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要求,選派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沒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言行不端的人,不能上思政課。
(四)輔導員、班主任、社團組織都應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熱心人,把學生家庭和社會納入信仰教育的陣地。要開好各種主題班會,力戒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更多地組織參觀各種形式的革命文化教育基地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邀請校外輔導員作報告,加強同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聯系,在潛移默化中,在各種實踐中,提升教師和學生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的信仰體系及實現途徑[J].中共黨史研究,2015(10).
[2] 李林.思政課教師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N].重慶日報,2019-03-28.
[3] 人民日報評論員.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R].壹學者思政研究,2019-03-19.
[4] 顧海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R].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周末理論大課堂》的報告,2019-04-12.
[5]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點[D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9-04-20.
[6] 習近平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DB/OL].新華網,2015-06-12.
[7] 習近平2015年9月1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2015-09-11.
[8]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上的講話[DB/OL].人民網,2016-07-01.
[9]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人民出版社,2016:9-10.
[10] 最大信仰是人民[DB/OL].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02-16.
[11] 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新華社電.2016-10-21.
[12] 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如何走好必由之路[J].求是,2019(07).
作者簡介:李新建,南昌理工學院思政部,教授,原江西財經大學教授;方霞,南昌理工學院思政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