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說是一種敘事性文學載體,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樹立學生正確人生觀具有促進意義。然而,由于城鄉教育差異性,使農村高中小說教學質量不高。在新時代農村高中高效課堂模式下,如何促進高中小說教學質量的提升,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較為關注的話題。對此,文章以農村高中小說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農村高中高效課堂下小說教學的現狀,提出農村高中高效課堂下小說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說教學;農村高中;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G633.33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043-01
一、農村高中高效課堂下小說教學的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高中語文教學在改革中也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然而,由于城鄉教育差異性,使農村部分教師還沒有從傳統教育理念中轉變過來,在教育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缺失,尤其是在高中小說教學中。首先,在高中小說教學中,教師以自身為教學主體,單方面為學生講授小說知識,大都以分析小說知識為主,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閱讀能力與知識接受能力培養不佳。其次,在高中小說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性,不注重加以引領學生,使學生淪為學習的工具,導致學生課堂主體性無法得到發揮。最后,在高中小說教學中,小說知識與生活實際脫離,沒有通過知識引領學生去探究生活知識現象,導致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不強。
二、農村高中高效課堂下小說教學的策略
1.培養學生自讀小說能力
首先,在學生初次接觸小說時,教師應該為學生示范讀小說,之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讀小說,并且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邊讀邊品味,自己去領會小說傳遞的思想情感,增強學生教學體驗能力,促進學生與小說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鳴。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小說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發揮引領作用,以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開展小說討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的平臺,將自身對知識的感悟傳遞給他人。教師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體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在自讀教學部分,更好地去探究、分析小說,以便更好地融入小組合作學習中。同時,在小組合作討論中,學生能夠形成思維的碰撞,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對小說萌發新的感悟。最后,教師引領學生將這些感悟記錄下來,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2.創設情境
在高中小說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小說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教學活動,進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中國小說發展歷程較為久遠,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所傳遞的小說思想內容不同。因此,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情境教學,將學生引領到小說場景中,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內涵。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小說主要以記錄事實為主。在高中小說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將小說中的人物與事件呈現出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內涵,將學生帶入小說情節中,帶動學生情感,使學生情感與作者思想形成共鳴。
3.拓展學生知識面
在農村高中高效課堂下,教師不僅要引領學生課內閱讀小說,為了開闊學生閱讀視野,還應該引領學生課外閱讀,實現課內與課外閱讀的相融合,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通常情況下,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小說,大都是小說名著中的一部分,如果學生對小說不能夠提前掌握,很難知曉其中要傳遞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如果不提前閱讀《水滸傳》,很難理解小說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整本書閱讀,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為學生樹立整本書閱讀理念,進而豐富學生知識體系。
總之,構建農村高中高效課堂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革新,有助于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高中小說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教學環境,引領學生探究小說知識,讓學生自主體驗、感悟知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能力,發展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進而提升農村高中小說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瑛.小說類文本教學策略探析——《少年王冕》教學實錄與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8(34):62-65.
[2]楊建設.小說閱讀教學的理性回歸——談談高中小說閱讀的知識教學[J].語文教學之友,2018(8):27-29.
作者簡介:陸繼君(1974—),男,壯族,廣西馬山人,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