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初中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受到近幾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當前我國初中教學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傳統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主題教學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語文教學方法,利用該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本文就針對初中語文的主題教學工作進行分析,探究其有效實踐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主題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057-01
主題教學是近幾年來教育改革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該教學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學校教師設置一個教學主題,然后在該主題的引導下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分析,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探究和理解,并使學生在該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該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能夠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在過程中獲取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知識,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十分有效。
一、初中語文主題教學的原則
1.文本閱讀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主題教學主要針對的是閱讀教學,這是在利用主題教學模式時,首先需要確定一個教學的主題,然后根據該主題尋找相應的閱讀文本,讓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和品位,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文本是語文主題教學的基礎,后續其他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都要立足于文本,必須要堅持讓學生進行文本閱讀。
2.多元化解讀
主題教學模式在運用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只是設置了一個教學的主題,后期教學的探究都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所以在該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和自主性,教師不能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約束,要給予學生質疑和多角度思考的自由,讓學生能夠對同一閱讀內容和同一形象進行不同的解讀,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創造性解決問題,這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理解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3.提煉整合
在主題教學的模式下,針對某一教學主題的教學內容是十分豐富的,而且學生在該過程中還能夠通過不同途徑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所以在過程中,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和文化也會更加復雜。但是由于初中生本身的心理發育不成熟,生活經驗不足,所以對事物的理解也會存在偏差,針對這種問題,要求教師在該過程中必須要對其中的某些關鍵知識點進行提煉和整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使其對知識進行正確解讀。
二、初中語文主題教學實踐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主題式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確定了一個教學主題和教學內容,而大部分的教學過程則需要學生自主探究,所以學生在該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自由度,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而學生也必須要能夠進行自主探究。所以在初中語文主題教學工作中,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化的探究,必須要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以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自由的探究和學習,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熱情。
2.確立明確的主題
初中語文主題教學工作中,教學主題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在明確的教學主題的引導下才能進行,所以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求教師必須要確立一個明確的教學主題,要設置教學的任務,教師要明白在該教學工作中,想要讓學生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從該角度著手設置教學主題和教學任務,這樣就能夠使后續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學環節的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拓展主題內容
教師在確定了教學主題之后,還需要對主題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豐富,因為教學主題在設置之后,就需要通過對主題內容的拓展,使學生了解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同時幫助學生加強對主題內容的理解,這能夠對學生后期的學習起到必要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4.豐富主題形式
最后,在初中語文主題教學工作中,教師還需要對主題的形式進行豐富,閱讀是其中最基本的形式,但是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讀和寫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之后通過寫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這樣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束語
從上文內容能夠得知,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主題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其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教學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加多元化的知識,促進學生創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孫建忠.初中語文主題教學的實踐開展思路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1):47.
[2]李清.初中語文主題教學的實踐探討[J].華夏教師,2018(2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