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教育”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隨著網絡教學平臺和各種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課堂教學。關注教學的融合點即關注學科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在當前信息化社會的大前提下,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是大勢所趨,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教學設計與信息技術融合。
【關鍵詞】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09-01
一、平臺數字化讓小學英語課前預習變的有趣、有效
傳統的英語教學預習學生也只是讀讀課文,劃劃詞語,查查字典,以及互相對話,預習和不預習差別不大。信息技術的運用讓預習變得有的放矢,課前可以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向學生發放自主學習單,例如運用樂教樂學平臺推送給學生預學內容,自主學習指在課前幫助學生們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的學習任務單。根據教材課程內容特點,設計自主學習單,內容有自主掌握本課的重點單詞,拼寫,發音;針對本課的場景、模擬應用對話場景;理清課程脈絡;針對本課訓練點的小練筆留白等。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與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緊密聯系,一一對應,真正發揮課前預學發現問題的作用。
二、網絡化教學技術的引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形式過于單一,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網絡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交互性、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可以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環境、聲像同步的教學情景、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優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網絡化教學的交互功能、及時實現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和評價,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平板,可以把自己的作業及時拍照上傳,教師也可以隨時監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與正確率。低年級單詞的閱讀和拼寫是重點,網絡化信息技術既可以領讀、跟讀、也有正音功能,還能模擬對話應用,也減輕了家長輔導的痛苦。
2.利用電子書包,結合PPT進行整篇課文的指導朗讀、課文分析,電子書包既有范讀,又可以隨時進行標、劃,方便又直觀。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又擴大了課堂知識容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既可以節省指導拼寫的時間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
三、信息技術植入讓英語課堂變得無限、延伸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還表現在課外延伸方面:例如五年級上冊Unit5《What do they do》這一課時,學生學完Story time之后,在拓展時,先是呈現一段chant:
A: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B: He is a teacher,he teaches English.
A: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B: She is a writer, she writes stories.
B: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A: He is a doctor,he helps sick people.
B: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A: She is a worker, she makes sweets.
讓學生和著節奏讀一讀,以緩解課堂的疲勞,同時提煉story主要內容,并突出本課重點句型。在學生熟讀之后,運用多媒體適時提供一些孩子們的父母可能從事職業的words,讓學生work in pairs,互相問一問,談一談彼此父母是做什么的,以運用所學的句型,學生交流之后,再讓他們用自己的信息重編chant。并且利用班級網絡平臺共享學生的寫繪作品,在爸爸媽媽的共同參與評價下,將班級的部分優秀作品推薦至學校的公共信息平臺,借助才藝秀這一欄目,接受來自全校師生和家長的評價,結合作品集贊的數量,評選出了班級本期的寫繪之星。多元化的評價,使學生走出課堂,師生合力共同建構的一種充滿快樂和生命力的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技術凸顯了這一理念,指引學生既享受課堂, 又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四、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更加有趣、有意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七條明確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小學一至六年級英語課外閱讀總量應在 50 萬字以上?!边@就給小學英語教師一個重要的任務:引導學生廣泛地閱讀,有效地閱讀。信息技術為課外閱讀提供了多種類的工具,拓展了課外閱讀的途徑,提供了高質量的課外閱讀內容。
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獲取更多新的內容,開拓了新的空間。閱讀的方式已經在信息技術的催促下產生了質的飛越。電子書、電子報刊、電子圖文已經成為新時期閱讀的載體。傳媒種類的增多,能夠根本上改變閱讀的內容,學生能夠從眾多的閱讀內容中,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目進行閱讀。高質量的課外閱讀內容能夠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使閱讀更加符合學生成長的需要。
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改變了原有的學習方式。多媒體多種形式的融合和互助便利和豐富了英語課堂,讓學生真正在信息化的社會,感受信息化和網絡的浸染,體驗教育信息化,成為受益者,成為引領者,這也是教育變革的意義所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的變化正是教育創新的有力回聲。信息技術的運用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課前因學定教,關注學情,課中自主體驗,關注生長,課后拓展延伸,提升素養。信息技術在不斷進步,我們的課堂也應跟隨著時代的腳步,繼續探索新的融合點,尋求英語課堂的高質量發展,真真正正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英語課堂是紅花一朵,多媒體是綠葉一片正是教育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給小學英語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學生們徜徉在花的海洋里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胡舉玲.網絡化教學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5):123-124.
[2]肖翠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5(7Z).
[3]都志剛.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7(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