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山
【摘要】數學思維的合理運用和保持數學思維的靈活性,才能使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比較直觀,而數學課本中的知識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本文對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低年級數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分析結果提出一些解決意見和建議,以求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數學 小學低年級 生活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20-0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將富有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其中,讓小學生從日常的生活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培養和提升,這樣不但可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提升,同時還能對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培養,進而實現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基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求轉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使之朝生活化的方向發展,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1.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發生的些許問題
1.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某些數學教師盡管對于生活化教學的重要作用有所明白,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目標還不夠明確,數學教師仍然將數學成績放在首位,通過考試分數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成果進行衡量,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及數學情感的培養進行了忽視,在數學教學中難以突顯數學的實用性,數學教育的本質性遭到違背。
1.2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不足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科學性是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偏向的一項內容,由此造成了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脫離,許多數學教師安排大量的數學練習題以此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提高,這種教學方式,實際上造成數學課本中的知識無法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亦或是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將一些生活案例引入到課堂中,這些知識還不能達到學生的認知范圍,甚至遠遠超出。基于上述情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質量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1.3生活化教學手段缺乏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用生活教學,通常都向學生舉例子來闡述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但對于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卻應用不足,尤其是農村中年紀較大的數學教師,他們受固有思維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方式較為死板、老套。由于生活化手段的缺乏,學生參與課堂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有效激發,造成學生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認識不足,認知僅僅停留在淺層理解上,使得學生無法對數學思維進行應用,影響他們對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的有效解決。
1.4生活素材沒有與數學教學概念有效結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要將生活素材進行恰當引入,以此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進行,如若不能做到,不但不會對數學課堂教學形成輔助,同時還會造成學生錯誤理解課本中的數學概念和知識。比如:學習圖形這一章節的知識中,在對平面圖形及立體圖形進行區分時,數學教師可對生活中的實體模型進行有效利用[1],讓學生能更加直觀的分清數學課堂中平面圖形及立體圖形與實際生活中相關物體的聯系和區別,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1.5數學思考被生活經驗所替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在生活素材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判斷。大多數學生會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數學思考形成替代,在學習數學知識上,學生僅停留在表面,他們認為只要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找到正確答案即可,對思考的過程卻不太重視,造成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經驗嚴謹學習思維難以形成?;谶@一情況,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依據課堂教學的內容恰當選取生活素材,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考,不僅能對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同時還能對他們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2]。
2.小學低年級數學應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1對數學教師的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強化,促使教學實踐的有效開展
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的領導上和組織上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對于生活化教學要科學、合理、有效的開展,具體策略如下:首先,數學教師要對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強化,讓教學環境更加貼近生活,在開展課堂教學前要進行精心設置導入語,營造趣味性、活躍性等課堂氛圍,讓學生自主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比如:在對《認識長度單位》這一章節的知識進行學習時,假若教師讓學生利用直尺簡單的對相關單位長度進行測量,這樣學生盡管能對相關知識進行掌握,但是在知識的理解上難以形成主觀情感體驗[3]?;谏鲜銮闆r,教師可讓學生測量生活中物體,通過生活實踐對物體長度進行認知,促使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的提升。
2.2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使用,讓教學內容生活化更強
實際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因此數學知識同樣可在生活中運用,對該項原則進行遵循,可讓學生不至于死學知識,而不知如何進行知識的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以致用的目的能夠真正達到。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對數學教材的實施規律進行把握,以具體的生活實例簡化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產生共鳴[4]。比如:在對整數與小數相乘的學習中,教師可將現實情境進行利用,對學生實施引導,讓其轉化思想,教師再將具體的生活案例進行引導,春天到了,有四個小伙伴約定去草坪上放風箏,打算購買材質相同的,假如每個風箏需要5.5元,那么購買四個需要多少錢?低年級學生大多都會采用連加的方式計算,教師以此對小數與整數相乘的知識進行導入,計算為:5.5+5.5+5.5+5.5=4×5.5。
2.3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對課堂活力進行提升
對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生活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簡化難度,讓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知識,并讓其體會到學習數學為自身帶來的趣味性,最為重要的是可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價值觀、正確情感等的形成。比如:在進行《認識角》這一章節的知識學習時,為了讓學生對生活與數學的聯系進行感受,教師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對與角相關的物體,如標識牌、警示牌等進行收集,對這些標志物的異同點進行總結和歸納[5],讓學生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有深刻感知和認識,以更好的進行數學的學習。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抽象性及邏輯性都較強,因此需要教師對生活化手段進行利用。使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邏輯性思維得到培養,并對自身的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強化,合理對教材進行使用,再將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運用,設置巧妙的導入,促使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范潔洋.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10):25-26.
[2]于紅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
[3]高敏丹.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 數學教學通訊,2018(1):56-57.
[4]楊光照.新課改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問題與對策[J]. 東西南北:教育, 2017(1):149.
[5]袁雪.小學低年級數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