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長軍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34-01
數學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這樣的教學目標也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了寬廣的空間和相對自由的發揮空間。同時,要想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論和思維方式創新教學手段,滿足學生情感需求和學習需求,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優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環節。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手段的創新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1.探索式的教學模式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探究活動的創建,并且,教師要從發現式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形成,發現數學知識潛在規律,明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雖然這種類型的教學模式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意識有著極強的意義。因此,教師就要把握好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力量,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比如:在《指數函數》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掌握指數函數的圖像、相關性質及簡單的運算及應用。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了細胞分裂的狀態,并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每分裂一次,細胞的數目有何變化?學生通過觀察和探索就能夠得到細胞數目與分裂次數關系。這時,學生就能夠初步建立起指數函數的概念。緊接著,筆者又為學生展示了放射性物質衰變問題,并且要求學生思考:物質的剩余量隨時間變化關系是什么。學生結合相應的情境,就能夠明確指數函數的相關知識。最后,筆者為學生展示了指數函數的圖象,要求學生分析了指數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等內容。這時,學生就會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深入了解和認知。當然,學生的數學素養也就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2.活動式的教學模式
所謂活動式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活動,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挖掘數學內在規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是通過師生之間的創造性的活動來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要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從而在發展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比如:在《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直線與平面垂直、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和相關定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長方體的模型,要求學生自主觀察長方體,并且,通過動手實踐,回答問題: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垂直,那么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結論,如果兩條直線與同一個平面垂直呢?學生結合原有的數學知識,就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緊接著,筆者為學生創建了活動:觀察教室相鄰兩面墻的交線。這時,學生就發現了該交線與地面是垂直的關系。據此學生就得到了相關的性質和定理。在筆者創建的活動中,學生發揮了自身主觀能動性,完成了筆者設置的任務,得到了正確結論。而學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3.自主式的教學模式
自主式教學模式是學生獨立閱讀數學材料,獨立思考和獲取數學知識的新型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并不是讓學生自學,而是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完成數學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選擇一些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力量,探索分析數學知識。只有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才能夠掌握一定的自學能力,而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在此環節中得到培養和發展。總體來說,自主式的教學模式是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的。
比如:在《直線、圓的位置關系》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掌握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性質和判定方法。筆者要求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活動。并且,筆者為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通過觀察和動手,正確認識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及判定方法。同時,筆者要求學生查詢網絡上的資源,讓學生從具體視頻中體會了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體會直線和圓形的位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還可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優化學生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教學模式的創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關鍵性的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數學基礎出發,采取探究式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構建活動式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最后,教師要注重自主式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