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專科護士的發展現況與特色方向,為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校內課程設置及培養做指引。[方法]借助我校-倫敦國王學院合作子項目——在職專科護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CPPD)行程,與英方專家近距離接觸并查閱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糖尿病專科護士在英國發展成熟且得到認可,我國仍處在全力發展階段。[結論]在校內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加強醫學基礎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結合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工作內容引領校內選修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對未來職業規劃的能力。
【關鍵詞】糖尿病專科護士 護理 教學
【課題來源】第四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ZYB61。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232-02
1860年,Florence Nightingale在英國倫敦St.Thomas醫院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護理正式成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護理教育經過100多年的實踐發展,護理教育與培訓體系日趨于完善。
筆者有幸在政府支持中外合作交流的背景下,參與我校與英國倫敦國王大學南丁格爾護理與助產學院的系列師資培訓深度合作——在職專科護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CPPD),近距離學習英國護理人才的培養情況以及與國內區別,結合自身內分泌與代謝病的學科方向,收獲對日后教學的相關啟示,匯報如下。
一、中、英護理教育發展史
自1860年創辦護校直至 1996 年,英國才將護理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阿爾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Ulster) 于1994 年開設了英國第一個護理學博士(Doctor of Nursing Science,DNSc)的學位教育[1]。與英國相比較,我國的護理教育發展較遲,自1888年我國的第一所護士學校建立;2004年我國才設有護理學博士學位。
二、中、英護理體系構建特點
在英國,由護士和助產士協會(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NMC) 建立全國統一法規,制定各類規章和護士考核標準,護士必須在此協會注冊后方可獲得注冊護士的資格,且從低到高進行9 級管理且設有專科護士。而國內需要通過國家人事部、衛生部組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才能獲取從業資格,再依次考取并評聘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及主任護師各級別。與英國相比較,我國的護理體系構建更為清晰,但專科護士的發展并未明確列入國家統籌管理。
三、中、英糖尿病專科護士發展
英國專科護士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必須經過6個月專科知識和臨床專科技能的培訓,通過專科考試,獲得專科證書,才能獲得專科執業資格;進一步通過護士處方資格認證就可擁有處方權,在相應的專科領域可以開具處方和進行檢查等。
英國的專科護士有兩種:一種是具有獨立處方權的護士(Nurse Independent Prescriber,NIP),又稱獨立處方者,有能力評估、診斷、獨立開具處方(包括藥物、器械、檢查項目);另一種是補充處方護士(Nurse Supplementary Prescriber,NSP),又稱補充處方者,她們提供的護理服務更加適合慢性病的長期持續管理,包括需終身控制血糖的糖尿病病人[3]。
英國于1952年正式任命了第一位糖尿病專科護士(Diabetes specialist nurse,DSN)。隨著19世紀不同劑型胰島素的面世和自我監測血糖的普及,到了80年代早期,英國注冊糖尿病專科護士的人數迅速增多,且具有一定的處方權。皮特博士[4]的研究均顯示DSN 在護士處方、胰島素劑量調整、糖尿病足的管理以及胰島素泵的訓練等方面有了更大的擴展,越來越多的 DSN 具有更大的工作獨立性[4]。
從2005年開始,我國北京、上海、江蘇、安徽、廣東等地的發達城市先行開展了專科護士培訓與認證的實踐工作[5,6]。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主要有兩種形式:①聯合辦學:如廣東省衛生廳與南方醫科大學聯合香港理工大學舉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育[6]。②自主辦學:如江蘇省護理學會開設了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且率先開設了糖尿病專科護理門診[7]。綜上所述,我國的培訓形式主要為進修式繼續教育,課程結束后只授予培訓合格證書而不是專科護士資格證書[8],沒有處方權,且各省份地區不同,承擔的臨床實踐責任也不盡相同。
與英國相比,我國糖尿病專科護士的發展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中、英糖尿病專科護士區別對內科護理《糖尿病病人護理》教學的啟示
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于2013年就超過了10.9%,內分泌科護士的責任十分沉重,在工作過程中應該更好地呈現“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以及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護理。
師資培訓過程中對于糖尿病專科護士的中、英差異,總結如下:①英國護士的職責更加細化,分類包含如:咨詢、藥劑、理療、營養等;②英國糖尿病專科護士具有一定的處方權。
任何事物都要順應社會發展的規律才能獲得更好地發展,醫學教育更是要適應臨床需求。所以,結合我國護理教育事業起步較遲、專科護士發展有前景但尚未能國家統籌的現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關注護理教育發展的前沿方向融合到教學中,而不僅僅是滿足于課本的“教”。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要做好學生職業生涯的導師,注重培養護生的核心能力。
作為內科護理學的專業課教師,在文獻查閱中發現我國專科護士的培訓證如火如荼的開展;而在對比了中英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培養差異與工作職責差異后,發現和發展時間較長的英國糖尿病專科護士相比,我國的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工作職責[9]主要表現在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主要包含飲食、運動、血糖監測三個方面)、糖尿病病人的隨訪(主要通過信息化的方法呈現大數據的處理結果)。通過文獻閱讀發現未來糖尿病專科護士的發展方向傾向于護理科研與部分處方權的獲取,基于此,我覺得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未來”的糖尿病專科護士,可在校內根據臨床需求方向開設糖尿病專科護理特色選修課,基于核心能力教學 (Competency Outcomes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模式,著重培養護生的評估和干預能力、交流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領導能力、教學能力和知識綜合能力。創建糖尿病專科護士的模擬工作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進行可行性規劃,同時在校內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和完善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