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葉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健康的護理需求也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契合社會的需求開設護理專業,改進教學模式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一線護理人才。目前來說護理專業在教學中還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諸多問題,只有改進教學模式,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筆者作為一名護理專業教師將淺談改進策略三大方面,從而為我國護理專業教育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模式;臨床實踐
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學模式上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護理專業作為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之一,無論對于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還是教學方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護理專業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護理學習興趣不濃、專業能力不高的情況。作為護理專業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專業需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一、理論教學改進策略
(一)豐富教學資源
教師在進行護理專業教學時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護理學專業教學資源,一方面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新的教學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教學內容,從而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護理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互聯網上可以搜索到由山東大學出品的《外科護理學》(10集)、《社區護理學》(12集)、《護理心理學》(41集)、湖南中醫藥大學出品的《中醫護理學基礎》(68集)、吉林醫藥學院《基礎護理學》(278集)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資源的信息共享性,以護理學專業教學為搜索關鍵詞,豐富教學資源。
(二)改進教學方法
護理學專業理論知識點繁雜,加大了學生的護理學習難度。為此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時應該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護理知識記憶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概念圖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概念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記憶模式幫助學生建立護理知識概念圖,讓學生以中心關鍵詞出發,根據衍生專業詞與其關系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護理知識概念圖。如:教師在講解護理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將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問題作為概念圖的中心詞匯發散思維,將研究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對患者身心健康的而影響、疾病的影響、護理效果等多個方面作為思維發散的方向,有助于學生理解護理學的相關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聲、像并具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護理學學習興趣。如:教師在講解臨床護理學的理論知識時,可以將影視劇中的護理鏡頭節選給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找出其中違背護理專業知識的地方。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護理專業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護理學專業知識。
再者,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教學。課程內容在設置上應該基于職業能力進行,然后緊緊環繞著教學項目去完成。因此,教師可以經教材以及一些學習內容或材料的整合,讓實踐內容、理論內容相融到一體,且以自編講義的形式完成“學習包”的整理,其內容上可以是參考資料、教科書以及輔導材料等等,資源可廣泛運用。由于護理專業存在非常強的實踐性,僅僅是經課堂學習還不足以高效、高質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需要在課堂之下完成大量的相關練習,所以需要教師以多種形式更好的完成課外補充內容。比如:運用精品課程網站進行討論區的設置及開放,期間學生能夠在網站上隨時進行課后提問,再由很多名教師一起在線處理學生的提問。這種網絡教學方式可以讓師生間進行更多的互動,不僅拓展了教師的教學空間,還實現了教學內容上的擴充,也即是處理了學生課后眾多問題,均更好的調起他們在學習中的興趣、主動性等。
二、實踐教學改進策略
實踐教學是護理學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護理專業能力的主要渠道。學生只有具備護理學專業實踐能力,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崗位中。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護理行業的發展需求,才能真正的把握行業導向教學原則。
首先,教師在常規教學中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與小組合作教學輔助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了解護理的步驟,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4到6人構成組成一個合作小組,選取其中一名學生作為糖尿病患者,其他小組成員作為護理醫生進行護理實踐。學生們在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從飲食指導、觀測胰島素的使用情況、病情監測、疾病預防指導四個方面出發。
其次,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可以與醫療機構進行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并定期派遣學生到學校的合作單位進行臨床實踐學習,從而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護理專業實踐能力。另外,也可以考慮建設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實踐教學,即“一主線”也就是以學生職業技術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升作為教學主線;“四訓練”也就是訓練學生的基礎技能操作能力,在校內進行綜合演練,在醫院進行見習或是實習前予以集中化的訓練,在畢業頂崗實習過程中訓練其對專業技術的應用能力;而“二對接”也就是護理臨床需求以及技能考核等的對接,還有護理職業資格考試以及理論考核的對接。
三、學習規劃改進策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直接關系著課堂學習效率。針對學生護理專業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與專業認識不清這兩點問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做好學習規劃,從而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如:教師在開學之初,可以邀請即將畢業的護理專業學生對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減少新生入學時的困惑。同時教師可以帶領新生參加護理專業的實訓基地,讓學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專業,明確學生以后從業的方向。在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后,教師引導學生制定學習的長期與短期計劃,并通過定期的專業考核來督促學生完成計劃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四、成績評定改進策略
當下教學背景,倡導“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其在教學根本任務或是目標上就是要培養出具有全面素質、扎實基礎、過硬本領、快速上手、轉型速度等相關高技能型的新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務社會或是醫,同時也達到其對人才的需求。所以,校內護理操作考核的標準設計方面要與臨床護理行業的實時考核標準相貼近??梢杂筛呗氃盒5慕處熞约芭R床護理專家一起組建成考評小組,然后在臨床環境以及模擬情境實訓當中對學生予以考評,確保理論考核的內容要和國家規定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吻合,不可背離,而且口試、筆試也要結合起來,實操和理論相結合起來。
為了順應當代社會上對于護理高級人才的熱烈需求,可以在其考核當中運用“整體化技能”的考核標準,同時有機結合職業素質、臨床應變能力等等,達到全面考核的目的。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教師在對專業進行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時要堅持學校培養專業技術性人才的教學理念,探討傳統教學模式中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中的不足,尋求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實行多種教學策略,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行業競爭力,并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劉青青.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高職護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進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3):120-122.
[2]徐婧.探析衛校護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J].才智,2018(25):10.
[3]程蕾.護理學專業學生英語課堂焦慮和聽力焦慮與聽力策略運用的現狀分析及其教學啟示[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4):543-546.
[4]鄧麗金.基于概念圖的小組教學策略對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評判性思維傾向性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34(7):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