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棟
【摘要】初中物理是培養中學生解決及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初期階段。對物理教學質量該如何進行提升,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教師要想通過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來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就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物理教學對策。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教學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對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中學生 有效性學習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61-02
物理的應用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理論卻看似高于生活,同時物理又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因此,在物理教授領域,需要更多的方法來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以便中學生對知識點可以更容易理解、接受,以及使用。當談到學習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時,我們應談談有效性的話題。無人不曉,初中是開放物理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不僅肩負著知識教學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這一過程的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本文從教師的不同經歷出發,探討了中學物理學習的有效方法。
1.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1教學理念比較陳舊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了,但是部分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仍然沒有依據新課改的要求來對教學思路進行調整,也沒有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因此,課堂教學理念陳舊,不能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學習物理的指導者是物理教師,同時在物理知識的海洋中,物理教師還是學生漫步的光。倘若不創新或者更新教學理念,則教師仍然充當課堂的主體。這樣不符合目前學生是課堂主體的要求。學生在“我說你聽”的死記硬背教學中,始終處于被動學習和聽講的狀態,這樣對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植入給學生關鍵的知識具有不利的影響。
教學理念太過陳舊,對教師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學習物理的需求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從而極容易在制定教學方案,選擇教學內容方面脫離實際,甚至在學生學習物理時,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不利于學習氣氛的改善、教學質量的提升。
1.2嚴重忽視實驗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首次接觸物理知識的階段,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倘若物理教師在給學生教授物理學科時,僅僅只是講授理論的知識,這樣不僅會對學生的創造力造成影響,還會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重要的是實驗,因為實驗與力學、電學,以及熱學的學習息息相關。但是在一些學校實際的物理教學中了解到,對于實驗教學,并沒有對其進行高度重視,特別是針對部分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教師板書贅述的重復次數越來越多,相關的實驗內容幾乎沒有,即使一些實驗課程是根據新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安排的,它們也更多地被理論教學所取代,學生們幾乎沒有機會親自體驗,這不僅會增加理解的難度,而且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熱情。
2.研究提高學生有效性學習的策略
2.1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創設情景教學
為了能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概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學理念,符合新課改的核心要求,在實際生活中,指導中學生感知物理知識。比如:同學們你們都有照鏡子的習慣,但是,你們可以告訴老師,你們為什么為出現在鏡子里面嗎?你們有知道的嗎?快速將課本翻開,課本中有答案哦。這會同學們知道了,我們之所以會在鏡子里面出現,是因為平面鏡成像原理,那么,當我們在河邊插魚時,為什么魚叉要比魚離我們遠一點呢?是的,這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對此種情境教學形式進行有效運用,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2對實驗教學進行高度重視,培養中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主要的核心部分是實驗,因為實驗不但可以將物理過程進行簡單、直接的呈現出來,還可以引導中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做到更加全面和深入,并看到理論教學不知道的知識。
舉個簡單的實例,為了使學生對《平面鏡成像》這一章節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師組織學生在實驗室里,進行“水中燃燒蠟燭”的物理實驗,在正式開始進行試驗前,會讓學生想一想燃燒的蠟燭放在水里后,會不會熄滅這一問題,并讓學生思考其原因,這樣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會將精力更加的集中在實驗的觀察上,在此種情況下,會讓學生有更多實踐動手的機會,利用實踐動手的方法,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可以更直接、更迅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重視實驗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自新教育改革全面實施以來,人們對初中物理教學中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與初中物理教學多年的工作實踐相結合,并列舉了物理教學的實際案例,提出了提高學生有效性學習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蔡昂.聯系生活實際巧設問題,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廣東科技,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