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言作為我國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根本,隨著上千年的語言文字的演變和發展逐漸形成一套完善的漢語言文學體系。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漢語言文學受到網絡語言的沖擊,這就迫使漢語言文學順應潮流的發展進行革新。本文主要從新時代下網絡語言的主要呈現形式進行探討,進而分析新時代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以及網絡語言會在漢語言發展中起到的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 網絡語言 漢語言文學 發展影響 探討 分析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200-02
一、新時代網絡語言的概念及常呈現的形式
網絡語言是在網絡普及的情況下形成的一種新的語言形式,均是網民為了方便在網絡上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而產生的語言,主要是因為網絡交流都是非面對面、且聽不到交流聲音和交流語氣的語言表達,所以他們為了準確表達和讓對方清楚理解自己的意思應用簡單便捷的網絡語言比較方便。因此,網絡語言基本上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網絡語言主要是在聊天軟件,如QQ,微信,微博,快手和抖音這幾大軟件上進行交流的語言。
目前網絡語言呈現的形式主要有六大類:其一,最簡單的是數字型的網絡語言,這主要是借助于數字的諧音和寓意進行語言的傳達,如,“1314”代表“一生一世”,“886”代表“拜拜了”的意思。其二是字母型的網絡語言,為了提高打字的速度和聊天的進度,遇到一些貼字的語言,一般就會采用字詞的首字母代替,例如,“MM”代表“妹妹”的意思,“GG”代表“哥哥”的意思,這些字母的縮寫主要就是為了網絡聊天時候的方便。其三是異字同音變形的網絡語言,例如,“群豬”表示“群主”,“稀飯”就是指稀罕、喜歡的意思,這些詞的意思變化特別大,但是隨著人們在網絡上的經常使用,其意思也是很好理解的。其四是口頭語言演變的網絡語言,例如“醬紫”是說這樣子的意思,“神馬都是浮云”是說什么都沒有,都是空的意思,“想打洗我寄幾”這就話也是網絡上年輕人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想打死我自己。再就是網絡語言用的頻率最高的就是表情符號和表情包,這是剛興起的一種圖畫型的網絡語言,現在都行解鎖各種表情包,這樣的表情包給我們的聊天帶來了輕松愉快。隨著網絡語言的創造,很多生僻字也得到了應用,例如“囧”字,該字的意思可以充分的表達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例如,評分較高的喜劇電影《人在囧途》、《泰囧》等等,這些生僻字給電影增加了趣味性。可以說網絡語言的出現,豐富了我國漢語言文學的體系,使得語言表達更為生動有趣,從交流中得到快樂。
二、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積極影響
在網絡普及的時代,網絡語言在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網絡語言可以在網絡交流中準確、生動且形象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也影響著人們平時生活中的交流,可以說新時代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在漢語言系統中,網絡語言在這個時代是占有一定的優勢的,網絡語言對于網民來說具有一定的魅力,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網絡語言基本成為他們進行交流的主要語言了,網絡語言產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隨著網絡語言被大眾所認可,一些新的詞匯和合成詞匯被中華詞典所收錄,這就使得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的體系更為完善,推動著漢語言文學不斷的向前發展。
三、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消極影響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網絡語言也不例外,其在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即推動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對漢語言文學體系的豐富和完善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同時漢語言文學原有的體系因為網絡語言的出現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消極影響。主要是網絡語言不太規范,因為一些網絡語言為了獲得人們的關注和使用,會不遵循漢語言文學的使用規范,例如一些錯別字和同音不同意字詞的混用容易讓人們對漢語言文學的含義產生誤解,導致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產生誤導,長時間下去,人們會把正確的字詞忘記。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而且他們正處于學習漢語言文字和表達的關鍵時期,但會由于缺少生活閱歷,且對不良事物的分辨能力較低,長期接觸這些不良的網絡語言,會影響以后他們使用規范語言的能力,這對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四、小結
從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長遠影響來看,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有利影響的部分我們可以取其精華繼續發揚光大,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的部分舍棄,在新時代網絡語言普及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清楚的認識網絡語言,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春波,黃立珠.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16(9):95.
作者簡介:
李瑛(1974.3-),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漢語言文學專業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