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校園安保服務外包 學生 意外事故 妥善處置
作者簡介:余磊,浙江六和(湖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四級律師,黨委紀檢委員。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48
學校對學生的安保義務相當特殊,分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兩種,在界定其安保義務范圍時應兼顧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及學校教育管理職能的正常履行。然而,當前社會普遍公認學生在校期間發生意外事故,學校理應承擔相應責任。更有過激者將學生意外事故、學校以及教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當前校園安全保衛管理的一種全新模式,校園安保服務外包已經在許多學校中得到實踐應用。本文通過探究基于校園安保服務外包下的學生意外事故妥善處置,旨在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理論參考的同時,也能夠為學校妥善處理學生意外事故,保障學生校園安全給予相應實踐指導。
一、校園安保服務外包的基本內涵
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當中,發包方與承包方分別為學校和校外企業,雙方通過依法簽訂服務合同,由作為發包方的學校將校園安全保衛服務工作,承包給第三方企業負責完成。而學校在將除核心業務以外的后勤服務、安全保衛服務以及其他工作,承包給專業的校外企業如安保服務公司等,通過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可以在有效減輕學校安保工作壓力、解決校方安保人員數量相對有限等問題的同時,也可以使其優化整合其現有各項優勢資源,專心致志地從事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等工作,以此有效控制學校管理成本,使得學校核心競爭優勢可以得到進一步擴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校園安保服務外包的方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落實校園安保服務工作,保障學生在校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有助于降低學校管理成本,但由于受到承包方自身專業能力、綜合素養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加之當前我國整體安保行業的自律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學校仍然面臨許多校園與學生安全隱患。完全依賴第三方安保服務公司等承包方,無法獲得理想的校園安全保衛服務成效。
二、案例概況
為有效說明校園安保服務外包背景下的學生意外事故妥善處理,本文以浙江省某中學發生的真實學生意外事故為例。在該案例當中,原該校學生陳某(已畢業)案發前幾個月曾多次向該中學在校學生錢某索要財物,期間陳某曾經多次毆打或指使他人毆打錢某。案發當日下午,陳某與其他幾名案外人員在該中學對面奶茶店聊天,待學校放學后,陳某授意認識的人進校叫錢某,在將其帶至校門口右側約15米的位置后,陳某與錢某發生爭執并先踢了錢某幾腳,隨后用拳頭擊打錢某頭部。錢某在挨打還手的過程中,掏出其事先放置在書包側袋管制刀具,捅傷了陳某的大腿后離開現場,最終陳某因失血過多于案發當日死亡。
三、學生意外事故處置現存問題分析
(一) 學校對輿情敏感度較低
當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時,無論是事故受害人、侵害人還是其他相關人員,基本均為在校師生,而此類群體思想較為活躍,對輿論輿情的敏感度較高。如該案例中學生發生的意外事故事發突然、影響較大,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便有學生通過利用QQ、微信、微博等立刻將事件相關信息上傳至網絡中,迅速將意外事故事件涉及人員推至輿論高潮。而作為主要受眾群體的師生特別是中學生,易沖動化,且上傳至網絡中的輿情信息真假摻雜,這也使得學校在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時會突然承擔巨大輿論輿情壓力。但由于部分學校以及教師缺乏對輿論輿情的較高敏感度和輿論輿情控制能力,未能針對學生突發意外事故事前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機制,因此導致學校在處理學生意外事故時困難重重。
(二) 學校教師處境較為被動
由于該案件中學校采用了校園安保服務外包的模式,因此在發生學生意外事故時,學校雖努力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協調相關理賠事宜,但其認定自身不應在該起意外事故中承擔失職責任。一方面,學校在處置學生意外事故,和家長進行協商溝通、與承包方確定其所需承擔責任等方面均需要花費校方、教師等大量時間與精力。另一方面,一旦遇到情緒過激、大吵大鬧的家長,學校為維護聲譽同時保障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通常被迫會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與方式,以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這也使得學校與教師在處置學生意外事故的過程中,通常需要承擔經濟、精神等多方面的巨大壓力。
(三)學生及監護人較情緒化
從法律角度來看,學生與學校之間屬于一種的監護關系,學校有義務、有責任對在校學校充分發揮其監護職責。但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下,學校部分監護職責由第三方安保服務企業或其他相關承包方負責承擔,使得在學生意外事故發生時,學校需要依法承擔的責任較少甚至完全免責。而這也使得部分在意外事故中受到傷害的學生的監護人,容易出現情緒激動甚至各種過激行為,在不理智的情況下,鮮少有學生家長或監護人能夠主動選擇申請調查取證、醫療鑒定等各種正當程序處理學生意外事故。而學校、教師在與監護人進行協商、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部分情緒激動的監護人也會因其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情緒爆發,出現大吵大鬧、在校門口拉橫幅等行為,甚至引發其他不良事件,由此也使得學校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下處置學生意外事故難度大大增加。
(四) 安保服務公司態度消極
在該案例當中,之所以會發生學生意外事故,與安保服務公司向校方提供的安保服務不完善、專業性低等有一定關聯,受害方學生及其監護人有權要求安保服務公司、學校依法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然而安保服務公司與學校所需要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對象,主要為正常教學活動期間的在校學生,在該事故中,事故發生時間為學校按正常時間放學后,地點為校門口右側人行道,被告錢某系在校學生,而死者陳某系校外人員,因此學校對陳某的人身安全并沒有法律上的保障義務。但如果在事故中學校也需承擔一定責任,為了不影響當下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其一般會待事態平息之后,再根據與承包方簽訂的合約內容追究安保服務公司的責任。受此影響,在對學生意外事故進行處置過程中,部分安保服務公司會出現態度消極、畏首畏尾的情況。
四、 校園安保服務外包背景下的學生意外事故妥善處置措施
(一) 對輿情輿論快速反應
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背景下,學校妥善處置學生意外事故中,需要提高對輿論輿情的敏感度,學會正確把控輿論輿情。一方面,當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時,學校應當秉持實事求是的理念,以真誠、坦誠的態度主動公布事故發生情況、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事故處理進展,從而在有效獲得社會公眾認可,避免虛假信息混入其中的同時,也可以為后續與學生監護人進行協商溝通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一旦學生發生意外事故,學校需要立即將其上報給有關部門,并申請公安機關等官方機構第一時間介入其中,通過充分發揮官方威信力、公信力,以此有效把控輿情輿論走向,使得事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主動建立專門的輿情輿論監控體系與學生意外事故應急預案,培訓校方人員、教師等學會熟練使用各種新興媒體監測輿論輿情,從而有效借助輿論輿情的力量妥善處置學生意外事故。
(二) 需合理運用法律手段
考慮到部分學生意外事故案情和影響較大、事發突然,加之受害人學生及其監護人因情緒過激或是提出不合理要求,而阻礙事故的正常處置。學校需要主動運用法律手段,切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并有效化解矛盾。例如在該案件中,死者陳某的監護人認定學校因未盡安全教育職責,應承擔共同賠償責任。但校方堅持辯稱自身無過錯,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在與陳某的監護人多次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最終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在案件審理中,根據危險控制理論和過錯的經濟分析理論,以及現有證據證明學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已經對學生進行了相應安全教育與管理,錢某攜帶的管制刀具平常放置于隱蔽位置,學校要發現存在較大難度,且尚無證據證明學校已經發現錢某攜帶刀具而未予以制止,因此綜合考慮,學校的監管行為與陳某死亡之間無直接因果關系,且無保障陳某人身安全的義務,因此無需對陳某死亡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在該事故中,正是通過充分展示了法治力度,在司法機關、公安機關等部門的適時介入下,有效維護了學校的聲譽與正常秩序,為妥善處置學生意外事故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 向多方轉移事故風險
本文認為,學校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下,對學生意外事故進行處理時,可以立足學校實際情況,引入社會保險管理模式,將學生傷亡責任事故歸至社會保險中,使得學生購買的學生意外傷害險具有更強的公益性與福利性,一旦學生發生意外事故,可由相關保險公司承擔部分賠償責任,以此有效減輕學校賠償壓力。另外,學校還需要主動聯合學生家長、安保服務公司以及其他各方主體,針對學生意外事故,專門成立相應賠償基金會,將學生意外事故風險風險及時分散給多方主體,從而有效扭轉目前學校在處置學生意外事故中的被動局面。在與安保服務公司簽訂校園安保服務外包合同時,學校也需要將學生意外事故發生時責任劃分、賠償范圍等進行明確規定,以此有效解決處置學生意外事故時安保服務公司態度消極的問題。
(四) 落實好后續處理工作
即便在完成學生意外事故責任主體以及賠償資金的落實后,學校也需要主動聯合教師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等,處理好各項后續工作。包括及時為受害學生提供身體康復治療和心理疏導服務,進一步在學校內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時實時監督管理受害學生及其監護人是否在規定期限內獲得相應賠償資金,在主動與受害學生及其監護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實際問題與現實困難下,集中學校力量主動為其提供相應幫助,由此促進學生意外事故真正實現妥善處置。
五、結語
綜上所述,校園安保服務外包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校共同保障在校學生安全,但學校仍然在校園安全與學生安全等方面存在諸多隱患。而在處置學生意外事故中,由于學校對輿論輿情的敏感度較低、安保服務公司態度消極、學校與教師較為被動等,導致學生意外事故處置難度較大且容易與事故受害學生及其監護人產生扯皮的情況。因此,在校園安保服務外包的背景下,學校還需要從理念、制度與策略等方面研究如何在今后更好地規避安全責任風險,創建安全校園,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在發生事故時,主動運用法律手段,妥善進行處置,維護學校聲譽,積極培養人才,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渠瀅.高校對學生的安全保障義務范圍探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7(5):80-85.
[2]蘇磊.中小學生校園意外事故賠償[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3]沈洪啟.學校的安全保障義務及責任[D].西南政法大學,2009.
[4]胡繼梅.中小學校安全責任風險及其規避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