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連 林杰 趙丹 熊倩
【關鍵詞】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醫養結合;實習模式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需求日漸提升,醫養結合的護理管理模式成為老年人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而高職院校只有根據市場環境和護理管理的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和實習方式,才能夠保證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此次研究于年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高職院校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選取2016級的2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不同的教學實習模式下兩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考試成績,明確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醫養結合實習模式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于年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高職院校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選取2016級的2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入組的學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名。研究組學生中男性2名,女性8名,年齡范圍為21~23歲,平均年齡(22.42.±0.85)歲。對照組學生中男性2名,女性8名,年齡為21~23歲,平均年齡(22.24±1.01)歲。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基礎知識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教學實習模式。
研究組采取醫養結合實習模式,組織學生分別開展醫療護理認知實習和養老照護頂崗實習,醫療護理認知實習中學生首先接受實習前教育,接受入院介紹和工作要求;再分別于醫療機構或是醫養結合機構的老年病房、危急重癥病房、康復保健科以及護理部門和老年門診,進行針對性的實習。養老照護頂崗實習中,學生在養老機構分別于自理老年人護理區、半自理老年人護理區、失能老年人護理區以及護理接待前臺開展針對性的實習。
兩組學生的實習期均為20周。
1.3觀察指標實習結束后分別考核評估兩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績。
1.4統計學處理此次研究當中測量及統計的數據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的計數資料均用(x2)進行校驗,計量資料用(t)進行數據校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績,分別是(92.31±2.64)分和(89.75±2.95)分,對照組的成績分別是(81.31±2.95)分和(75.75±3.75)分,研究組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是現代化養老服務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形成,要求老年服務和管理中合理地融入老年人健康和醫療服務的內容,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并針對性地解決社會問題。在這種現實背景下采取醫養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需要考量的問題。此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績,分別是(92.31±2.64)分和(89.75±2.95)分,對照組的成績分別是(81.31±2.95)分和(75.75±3.75)分,研究組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針對性地采取醫養結合實習模式,讓學生在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接受針對性的實踐學習,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提升,真正地掌握和理解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服務實際需求,從而提升自身的醫療和養老服務技能。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管理中,融入醫養結合理念,強化學生的醫療護理認知實習與養老照護頂崗實習,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的老年服務與管理需求,有助于學生的就業和老年服務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