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是引領小學生初步接觸科學的關鍵性課程,也是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課程。為了帶領小學生了解科學,在小學科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基礎的實驗教學,通過實驗的方式使學生對科學有更加具體的了解。本文將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的提高展開思考,并以教育科學出版社的科學教科書內容為例,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一、 引言
小學科學教育作為對小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教師如何構建有效的實驗課堂,在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小學科學實驗課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對課堂參與度不高、對教師的提問沒有反應、一味跟從教師的實驗步驟而不懂原理等,都嚴重影響了實驗課的有效性。
二、 創建有趣的試驗場景以提高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積極性,對參與科學實驗的興趣,就要在實驗開始前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這個情景應當是簡單的、趣味性的,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教師接下來要做的實驗懷有期待。
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不夠強,在向小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時,不能呆板地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不要只按照教科書上的知識完成教學,要采用靈活的方式傳授知識,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上,可以采用向學生講故事、變一個科學模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再對學生稍加引導,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會對接下來的實驗教學大感興趣,愿意集中注意力參與實驗,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生對此次實驗的印象,通過本實驗課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 展開互動教學以提高有效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學習的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教師,教師的課堂表現形式多樣化、生動有趣,學生就會對這門課程更感興趣。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提高課堂互動的方式提高效率。在進行科學實驗時,教師要多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積極回答,在一問一答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上冊小學科學教材中,有“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這一課,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地進行教學互動。實驗開始前,教師要準備足夠的清水、醋、食用油、洗潔精等,并分發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猜測洗潔精直接放入水中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發生,是否會溶于水,會浮在水面還是下沉,學生在進行討論后告知教師討論結果,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由于事先向學生提出了問題,學生會在實驗過程中更注意觀察,以印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準確。通過實驗學生會發現,洗潔精直接加入水中不會溶解,而且會沉入水中。教師再向學生提問,將醋和食用油分別放入水中,是否能夠溶于水。學生在做出自己的猜想后再次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經過觀察,學生會發現醋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食用油不能,且食用油會浮在水的表面。在這次實驗中,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了預先猜想,在實驗過后,無論學生的猜想正確與否,這次實驗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學生積極地參與了實驗并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講解實驗原理時聽講就更加認真,對知識的汲取效率提升,增強了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四、 學生積極動手實操以提高有效性
傳統的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實驗室的實驗材料、實驗工具太少,要節約使用,教師無法將實驗工具分發給每一個同學,從而造成了教師一人在講臺進行實驗,學生只能進行觀察的現象。這種現象由于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太低,注意力不集中,且很多坐在后排的學生無法進行觀察,在實際操作中的效率非常低,甚至在教師完成實驗后很多學生不知道實驗的步驟、現象。
要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當今教學條件提升,實驗室的配備已經能夠保證每位學生親手進行實驗,因此教師就要改變舊的實驗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走入實驗室,親自動手實驗。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學生才能在動手的過程中尋找到科學實驗的樂趣,注意力集中地完成實驗,在實操過程中記住實驗步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牢記實驗結果,增強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還是以科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材中“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這節課為例,這個實驗過程非常簡單,現象簡單,實驗過程中基本不會出現危險,非常適合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這個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材料多為無色,實驗現象并不明顯,比如將食用油加入水中,如果學生不能近距離觀察,就很難發現浮在水面上薄薄的一層油,也就失去了進行實驗的意義。帶領學生動手實操,給學生分發一張表格用來記錄實驗現象,給學生提供多種液體,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液體加入水中,并記錄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實驗成果,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上的自信。
五、 總結
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對小學生的培養備受重視,培養全面型人才的理念逐漸被普及。小學科學教育要順應潮流,積極更新傳統教學方式,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景創設,提高學生的興趣,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提高效率,同時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提高,積極性被充分激發,注意力更加集中,對實驗過程、現象、結果的記憶更加深刻,一定能夠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任杰,李丹丹.巧用微課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6):39.
[2]時曉慧,邵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提高的策略性研究[J].吉林教育,2017(37):86.
[3]曹文佳.基于《我們的身體》單元小學科實驗教學改進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吳育妹,甘肅省白銀市,烏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