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癡呆屬于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發病主要集中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病人身心健康及其家屬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威脅[1-2]。研究發現,血管性癡呆與血管內皮功能、氧化應激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密切相關[3-4],其中血管內皮因子以及氧化應激反應釋放的自由基均可損傷神經元,在該病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另外有研究發現,葉酸、維生素B12(VitB12)及血清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與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5]。為進一步了解老年血管性癡呆發病的相關因素,本研究對病人內皮功能、抗氧化水平、神經細胞因子及低氧誘導因子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癡呆病人57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齡65~82歲,平均(73.26±9.08)歲;另選60例同期體檢健康人(均通過認知功能篩查確定無認知功能障礙)作為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66~81歲,平均(73.84±10.76)歲,2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人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已知情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癡呆標準;(2)有腦血管病變證據;(3)癡呆與腦血管疾病有因果關系,并確診為血管性癡呆[6]。病人均經頭部CT及磁共振成像確診;簡易智能量表(MMSE)評分8~22分;年齡≥65歲。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肺等器官功能異常;(2)發病前存在認知功能及精神障礙;(3)合并其他影響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及氧化應激反應的疾病;(4)入院前服用過干擾本研究指標的藥物。
1.3 觀察指標 全部受試者禁食12 h,采集清晨靜脈血,采用ELISA法檢測內皮素(ET)、一氧化氮(NO)、HIF-1α水平;經酶循環法檢測Hcy;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硫酸巴比妥比色法檢測丙二醛(MDA);葉酸、VitB12經電化學發光法檢測。上述試劑盒及儀器由西門子、羅氏、貝克曼公司提供。

2.1 2組內皮功能比較 觀察組E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NO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內皮功能指標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抗氧化指標比較 觀察組MD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SOD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抗氧化指標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Hcy、HIF-1α、葉酸及VitB12指標的比較分析 觀察組Hcy、HIF-1α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葉酸及VitB1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有研究報道,在亞洲國家,血管性癡呆約占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病因的20%,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主要是由腦血管因素損傷腦組織,進而引發癡呆綜合征[7]。其病理機制較為復雜,現認為可能與血管內皮細胞、連鎖的炎癥氧化應激反應及其他相關細胞因子與神經細胞相互作用有關[8]。
研究發現,血管內皮細胞與神經元及神經膠質細胞相互作用,在血管性癡呆發病過程中發揮著協同作用[9]。ET及NO均屬于血管內皮活性物質,其中ET水平越高,血管收縮能力越強,促使神經細胞鈣超載,釋放自由基,加重腦損傷;NO同時又是一種神經活性物質,可調控神經遞質的合成與分泌,其水平越高,血管擴張能力越強[10-11]。本研究發現,觀察組E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NO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老年血管性癡呆病人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其原因可能是病人的白質病變時,血液循環中非對稱二甲基精氨酸含量升高,損傷腦動脈NO依賴性的血管舒張功能,致使血管僵硬度增加,進而影響ET及NO水平。因此通過增強血管內皮功能對病人病情的改善有一定幫助。

表3 2組Hcy、HIF-1α、葉酸及VitB12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病理研究表明,血管性認知障礙病人白質受損,其氧化應激的標志物(SOD及MDA)含量會隨之改變[12]。史殿志[13]研究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病人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上升。本研究發現觀察組MD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SOD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老年血管性癡呆病人抗氧化能力較為低下,其原因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病時,血漿蛋白外滲,包括纖維蛋白原、補體或免疫球蛋白,這些蛋白可誘發一系列的氧化應激反應或炎癥反應,釋放自由基,在腦缺氧時,自由基可破壞或殺死神經元細胞,從而致使認知功能障礙。鑒于此,可通過服用抗氧化藥物對病人進行干預治療。
葉酸及VitB12可參與Hcy的循環代謝,葉酸及VitB12缺乏可導致Hcy水平上升,激活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產生自由基,引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同時Hcy的毒性作用可促使神經元或神經細胞凋亡,進一步誘發癡呆。HIF-1α屬于低氧誘導因子家族中最早發現的蛋白因子,當組織低氧時,HIF-1α表達明顯升高,通過調控下游靶基因發揮神經保護作用[5]。本研究發現,觀察組Hcy、HIF-1α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葉酸及VitB1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老年血管性癡呆病人神經細胞受損嚴重,腦組織處于缺血低氧狀態。
綜上所述,老年血管性癡呆病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嚴重、抗氧化能力較低,且Hcy、HIF-1α、葉酸及VitB12水平表達與病人發病密切相關。本研究為治療老年血管性癡呆的藥物開發提供了臨床依據。